投稿|社区电商是福不是祸,传统商超迎来创新发展机遇

【投稿|社区电商是福不是祸,传统商超迎来创新发展机遇】投稿|社区电商是福不是祸,传统商超迎来创新发展机遇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庄帅
实际上 , 传统商超从五年前开始 , 就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竞争阶段 。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 一是传统电商平台亟需新的增长 , 于是生鲜品类和快消品类这两大传统商超的主力品类被盯上了;
  • 二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新应用的形成 , 以微信为主战场的去中心化结构让新电商势力能够与中心化的传统商超竞争 。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 , 今年上半年18家主要超市上市企业中 , 有7家企业营收净利双降 , 分别为永辉超市、联华超市、北京京客隆、人人乐、三江购物、江西国光连锁及安德利;其中 , 营收降幅最大的是三江购物 , 净利降幅最大的是安德利 。
传统商超虽然意识到竞争的加剧 , 也做出一些努力 , 却因为对新市场、新对手、新模式和新技术认知的周期太长 , 在模式更轻发展更快的社区电商出现时 , 更加显得有些措手不及 。
在我的研究看来 , 社区电商的创新模式同样可以帮助传统商超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 实现新的增长 。
事实上 , 不少传统商超也已经持续推进线上化转型 , 试水社区电商等新业态 。
在18家上市的头部传统商超中 , 永辉、中百、天虹、步步高、新华百货等6家企业都在积极布局便利店/社区店、仓储会员店等新业态 , 并与社区电商紧密结合 , 希望提升盈利能力 , 缩短新业态的投入周期 。另外有16家接入到家平台或开展了到家业务 。
然而 , 在这个关键的转型过程中 , 行业普遍的预判是:大部分传统商超还将有两三个季度的巨额亏损 , 这是因为大型上市的传统商超和互联网及电商平台一样 , 在新业态、新模式有一到两年甚至更长的投入周期 。
传统商超借助社区电商创新发展的两大机遇随着中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 , 以及反垄断的处罚陆续落地 , 超常规“补贴”的价格战和“二选一”将不再适用 , 市场走向良性竞争和有序发展 。
在探索社区电商的新模式时 , 互联网企业也必然要从模式创新、平台建设、团长维护、技术投入、供应链建设、营销创新等多个维度和传统商超同台竞技、平等竞争 。
而且社区电商依托微信体系 , 以微信群和小程序为主要平台 , 对于技术的要求和投入并不像独立App那么高 , 技术门槛低反而让许多传统商超规避了自己在技术方面的弱势 。
大部分传统商超在品牌、供应链和线下实体的优势则优于大部分互联网企业 。
另外 , 社区电商对于社区店、便利店、会员店这些小型零售业态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 , 传统商超在这方面一直以来做的还不够好 , 也正是发展机遇所在 。
社区电商与传统商超的结合有两大机遇 。
一个是推动创办新业态的好时机 。
像便利蜂这样的新型社区店/便利店 , 借助社区电商和线上外卖平台 , 能够降低成本 , 提高单量 , 甚至短期内在区域实现盈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