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盐津铺子,光环不再

投稿|盐津铺子,光环不再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锌刻度,作者 | 孟会缘,编辑 | 温之周
近日,曾为“中国零食自主制造第一股”的盐津铺子,交出了利润、股价双“腰斩”的成绩单 。
根据盐津铺子的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其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40.22%-57.30% 。而来自更早前的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则显示,其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7.68%至65.38%,可见业绩不佳的态势已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了 。
对此,二级市场反应剧烈 。自2021年4月末以来,盐津铺子的股价一路下跌,甚至还在7月15日、16日、19日和20日的4个交易日,股价连续跌停 。截至2021年10月22日,盐津铺子与7月中旬相比,股价最高跌幅已达48.5% 。
被迫达成“双腰斩”成就的盐津铺子,其近况与其说是单个企业遭遇的发展困境,倒不如说是休闲零食行业整体下行的一个缩影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除了绝味食品之外,在今年二季度休闲食品行业的上市公司收入同比降低了2.9% 。
通过社区团购、短视频直播等新零售渠道,阿宽、王小卤、自嗨锅等中小品牌,之所以能快速抢占市场,将如盐津铺子这样的大品牌逼到这步田地,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休闲零食行业入局门槛太低,且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就连头部品牌也没有独家竞争优势 。
当大量竞争者涌入赛道,极度内卷之下,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何谈独善其身 。
因缺乏“硬核”产品失势?对比2021年和2020年,盐津铺子将业绩起伏归结于对市场环境的误判 。
其坦言,由于低估了社区团购等新零售渠道对传统商超渠道影响,盐津铺子把重心放在了商超渠道推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导致市场费用投入过多,但商超渠道销售收入增长及渠道业绩未达预期 。
于是,在2021年上半年,盐津铺子开始进行业务转型调整:一是积极尝试多种商超渠道的费用投放方式和效率,精准调整商超中岛的投放方向和级次,加速渠道下沉;二是大力挖掘供应链潜力聚焦核心品类(细分市场有体量、有成长空间、未形成垄断、公司有优势);三是加大研发力度打磨产品力,散装称量产品协同定量装产品发展,用不同产品组合覆盖全渠道 。
但按照盐津铺子的相关解释,这些举措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
首先就是转型期间各方面成本高企,开始挤占盈利空间 。
一方面,数据显示,盐津铺子在2021年1-9月的整体研发费用是4,231.73万元,同比2020年1~9月的3,050.45万元,增长了38.72% 。且今年3月以来,大豆油、棕榈油、奶粉、黄豆、鹌鹑蛋、生姜等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增加了原材料采购成本,导致生产成本有上升 。
另一方面,由于商超渠道的“舒适区”被打破,其明确了后续对于社区团购、流通渠道(便利系统)、线上电商等新零售渠道的布局 。但其新旧产品均首次尝试新零售渠道,市场拓展及培育期间规模效应尚未体现,营销成本较高 。
然后是一些外部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解决 。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除了绝味食品之外,在今年二季度休闲食品行业的上市公司收入同比降低了2.9%,行业整体消费疲软;盐津铺子瞄准的新销售渠道社区团购,从去年底开始,随着政策监管的持续收紧,已经由“疯狂扩张”进入“冷静发展”期,各平台的小程序用户都有很大的衰减;加之在2021年9月中下旬,公司部分产能因限电原因未能及时供货而影响了部分货品销售,对9月份业绩及1-9月业绩有所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