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大病当前,医患应该如何结盟?我们和医生、患者分别聊了聊

健哥,最近我的家人查出患了癌症,医生给了一套治疗方案 。但我们家没有人懂医,也不知道医生说的方案靠不靠谱 。
听说癌症治疗的水很深,很担心落得个人财两空 。我们该怎么办才好?
面对这样的问题,说实话,健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我们都不是医生 。
即使是医生,如果不是自己接诊的病人,也未必能给出具体的建议 。
北医三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薄世宁曾在《医学通识讲义》一书中写道:
经常会有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我现在有个亲人住在ICU,你能不能电话指导一下?你在大医院,天天抢救,你有经验 。”我通常都会以“即便我有经验,我也不如病人的主管医生”为理由拒绝 。
在薄世宁看来,主管医生才是最了解病人病情的人,也是对病人病情最关心的医生 。所以病人寻求支持的第一人选,应该是主管医生,而不是其他人 。
不过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健哥非常理解很多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主要还是对医生缺乏信任,以及,不知道怎样配合医生的治疗——尤其是面对有较大风险的疑难病症的时候 。
我们总是说,在疾病面前,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是战友、是联盟 。这个联盟到底意味着什么?
具体而言,医患双方最主要的医疗行为和沟通内容就是临床决策 。这关乎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经济支出等,也关乎医生个人的职业声誉和前途 。
当今世界各地的卫生机构、政策制定者等都倡导医患共同决策,即:医生告知患者疾病诊断与可行的治疗方案、各方案的医学证据及利弊,患者向医生诉说自己的担忧、价值观和决策偏好,医患双方信息互换后,共同制定一个符合医学科学和患者个性化需求的治疗计划 。
一项调查显示,医患共同决策的实施,对患者就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
那么,医患联盟应该怎样合作,才会让患者满意?健哥和医生、患者分别聊了聊 。
1
“患者的信任是我为之冒险的勇气”
健哥向薄世宁医生请教了他在临床实践中的做法,也了解到他的一些思考 。
他介绍,在疾病诊疗中,对于治疗方案、药物的作用、指南的推荐,预期效果和不良反应,医生是专家;而患者更清楚自己的身体、经济条件和对治疗的反应,以及对于治疗结果的预期 。
“通常医生会跟患者家属讲,指南推荐目前有哪些方案,是什么价格,收益风险如何 。因为很多时候疾病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医生只能告诉你他大概有多少把握,让病人自己来选择 。”
但他也指出,完全让患者和家属做选择题,是一种“甩锅” 。
医生是掌握医学知识的优势群体,病人虽说对身体各方面都了解,但在治疗方面,终究是信息不对等的弱势群体 。“有时候要是把问题都甩给病人,其实他未必能选得对 。”
他认为,在经济问题上,医生可以听病人的多一些,但在技术问题上,应该医生替病人把握得多一些 。
“如果你充分信任我的话,我个人可能会建议你选择什么样的方案 。”他补充道,很多时候,在医学的不确定面前,医疗决策没有绝对的对和错 。根据经验判断,病人的利益大于风险的时候,医生才会去冒险搏一搏 。但如果患者方不理解,医患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联盟,医生就不敢去冒险 。
医生|大病当前,医患应该如何结盟?我们和医生、患者分别聊了聊
文章图片

薄世宁曾遇到一个羊水栓塞、多脏器衰竭的产妇,心跳先后停了9次 。他判断病人发生了凶险的脑水肿,这时需要做血液滤过,清除体内毒素 。
羊水栓塞合并多脏器衰竭,死亡率接近100% 。他记得文献中这样描述:“产妇通常来不及诊断便已死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