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脱垂|医鉴视点|脐带脱垂诊治中的过错防范建议( 二 )



做好产前宣教工作
重视孕产史、现病史及家族史等的采集,加强孕产期保健、孕期监护(定期产前检查和胎儿监护),积极开办孕妇学校,普及孕产期保健知识;加强对脐带脱垂高危因素的认识,加强对血糖控制的管理、营养管理等;应用彩色B超、胎儿监护仪等孕前辅助检查手段,如产前B超检查发现胎儿颈部有脐带压迹或者提示胎儿有脐带绕颈、脐带先露等,应警惕存在脐带脱垂的可能,并于孕34周住院观察,根据情况适时终止妊娠;胎膜早破者应取臀高头低位推车立即入院,检查发现胎头高浮者尽量避免起床活动,同时做好如厕及床上活动注意事项宣教 。

针对病因预防,减少或避免高危因素
脐带脱垂的主要发病因素有:(1)胎位异常,因胎先露与骨盆入口之间有间隙使脐带滑落,多见于横位、臀位(尤其足先露时)、面先露、额先露或者是复合先露等;(2)经产、多产,胎先露往往在临产后入盆,而宫颈口则在临产前即已较松或稍开张;(3)头盆不称,胎头高浮,胎头与骨盆入口之间存在较大间隙;(4)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胎儿偏小或者多胎妊娠第2胎娩出前;(5)羊水过多者,羊膜腔压力过大,非高位破膜时尤其在自然破膜时脐带随羊水冲出;(6)胎盘位置异常,如球拍状胎盘,低置胎盘,胎盘面积过大;(7)脐带异常、过长(>70 cm)或附着于宫颈内口处;(8)阴道手术操作,胎头位置较高而行人工破膜,徒手转动胎头位置时被推得过高和/或转动胎头后术者的手过早退出阴道 。对于胎膜早破、先兆早产、臀先露有手术指征患者,在转移至手术室过程中,需警惕脐带脱垂可能,注意转运体位 。

加强产程观察,注重胎心监护
坚决杜绝不恰当的产科干预,对需要行人工破膜者应避免在宫缩时进行,对羊水过多者要采用高位破膜使羊水缓缓流出,胎方位异常徒手转动胎头时要请有经验的高年资医生进行,注意动作温柔,切忌暴力上推胎头纠正胎方位;加强对经产妇的产程管理,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 。
对于产前超声或阴道检查发现隐性脐带脱垂者,临床医师应该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预防其进一步发展至脐带脱垂,从而降低死亡率,改善围生儿预后 。产前或产时发现在胎动或宫缩后出现胎心率减慢尤其延长减速者,若经改变产妇体位、抬高臀部后可恢复正常,应考虑存在隐性脐带脱垂可能,及时行阴道探查,再同时配合B超检查以提高隐性脐带脱垂诊断率 。
在临床上,除了宫口开全、先露棘下3 cm产妇能够选择阴道助产分娩,其余情况均应该立即行剖宫产结束分娩 。当确诊脐带脱垂时,应该立即抬高产妇臀部,仰卧位或者膝胸位,给予面罩吸氧,并用手从阴道内上推胎先露,拇指与四指分开,并持续保持,预防胎先露下降,以减轻或避免胎儿脐带受压,直到胎儿娩出前为止;同时给予产妇硫酸镁静脉点滴或者口服盐酸利托君抑制宫缩,积极术前准备,必要时立即于产房就地行剖宫产 。若胎心消失超过10 min,脐带搏动也消失,确定胎死宫内,应将情况通知家属,选择经阴道自然分娩,使产妇免受无谓的手术,同时注意仔细操作,避免会阴裂伤 。

详细规范履行告知
孕产妇入院后应予以常规告知待产期间可能出现包括胎儿窘迫、脐带脱垂、宫内感染等在内的产科风险,以及针对特殊病情的告知 。本案例中,关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非头位双胎处理方案的选择及风险,应予以详细告知 。如予期待疗法(抑制宫缩、预防感染、促胎肺成熟),保胎过程可能发生脐带脱垂、急性胎儿窘迫而死胎,尽早剖宫产终止妊娠 。医方就上述情况应予以详细书面告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