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中国食管良恶性狭窄内镜下防治专家共识意见(2020,北京)

一、引言
由于食管呈管状结构,在黏膜发生良、恶性病变或较大损伤时,极易发生狭窄,其发生率约为1.1/10万人年,与年龄呈正相关 。根据狭窄性质,常分为食管良性狭窄(Esophageal benign stricture)和食管恶性狭窄(Esophagealmalignant stricture) 。食管良性狭窄常由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外科术后吻合口狭窄、溃疡性病变、化学腐蚀、放射性损伤或下食管括约环(Schatzki环)等原因引起,其中,大面积食管早癌ESD术后狭窄的发生率为56%~76%,而全环周病变术后狭窄率高达100%;接受外科手术的食管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为0.5%~16%左右 。食管恶性狭窄常见于食管癌,也可由非食管恶性肿瘤外压导致,且50%以上患者由于远处转移、一般状况差等原因,已无法接受外科手术进行根治性切除,需姑息治疗来缓解吞咽困难的症状,而我国是食管癌最高发国家之一,2015年我国食管癌的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分别为24.6万例和17.9万例,均占到全球总数的一半以上 。
食管狭窄最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困难,常伴有反流、胸骨后疼痛和体重减轻等不适,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食管良性狭窄的预防,国内外相关研究仍聚焦在食管大面积病变ESD术造成的狭窄上 。由于ESD不仅可以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花费少等优势,目前已经成为早期食管癌的首选治疗手段,如何预防食管大面积病变术后狭窄在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 。对于已经形成的食管良恶性狭窄,内镜下治疗仍是首选,主要包括:内镜下的球囊或探条扩张、切开、局部注射激素、置入支架等,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策略,目前仅有英国胃肠病协会对食管狭窄的扩张治疗制定了指南,尚无其他食管良恶性狭窄内镜下相关规范化治疗的共识意见 。
二、方法
2020年,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联合组织全国消化及消化内镜、早癌病理及肿瘤学等领域权威专家讨论,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下切除术后狭窄预防、食管良恶性狭窄内镜下规范化治疗的专家共识意见,以期对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指导作用 。
本共识的具体制定采用国际通行的Delphi方法,严格按照成立共识意见起草小组、系统文献检索、共识意见初稿制定、专家委员会多轮讨论修改并投票等流程,直至达成最终共识意见 。按照推荐等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将临床证据质量等级分为高、中、低和极低4个等级 。专家表决意见按照同意程度分成5级,(1)完全同意;(2)部分同意;(3)视情况而定;(4)部分反对;(5)完全反对 。表决意见(1)+(2)占比>80%的陈述条目属于达成共识,共识水平即(1)+(2)占比 。本共识内容分为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下切除术后狭窄预防、食管良性狭窄的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的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治疗4个部分,共17条陈述建议(表1) 。
食管|中国食管良恶性狭窄内镜下防治专家共识意见(2020,北京)
文章图片

三、定义及术语
食管狭窄(Esophageal stricture):内镜下评估狭窄部的直径
食管良性狭窄(Esophageal benign stricture):由食管内镜下切除术、食管良性疾病、放射损伤、食管外科吻合术后等原因所致的管腔狭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 。
食管恶性狭窄(Esophageal malignantstricture):由恶性肿瘤所导致的食管管腔狭窄,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 。
简单食管狭窄(Simple esophageal stricture):局部的、不成角的狭窄,狭窄段长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