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扩大双靶联合方案的可及范围,让黑色素瘤患者长期生存成为现实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吴荻
金秋时节 , 是收获之季 , 也是回溯之季 。2020年 , 于中国的黑色素瘤诊疗事业而言 , 意义非凡:达拉非尼+曲美替尼(“D+T”)的双靶联合治疗方案在2019年硕果基础上热度不减、捷报频传 , 继晚期治疗适应症在国内获批3个月后 , 辅助治疗适应症获批 , 晚期与辅助治疗在国内权威指南中双双攀升至Ⅰ级专家推荐、辅助治疗全球多中心Ⅲ期研究5年随访数据重磅出炉……
从政府部门到临床研究者与药企 , 都在抗击黑色素瘤的征程上完美诠释其使命与担当 , 不懈致力于黑色素瘤诊疗水平的进步 , 中国研究成果不断亮相国际舞台 , 临床指南不断与时俱进 , 药物可及性不断提高 。急迫的是 , 我国的黑色素瘤治疗现状仍旧严峻 , 总体预后相对较差 。
黑色素瘤|扩大双靶联合方案的可及范围,让黑色素瘤患者长期生存成为现实
文章图片

吴荻 教授
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黑色素瘤学组副组长
亚洲黑色素瘤联盟委员
七大不同 , 
中国恶性黑色素瘤治疗需求亟待满足
【黑色素瘤|扩大双靶联合方案的可及范围,让黑色素瘤患者长期生存成为现实】与欧美国家相比 , 我国黑色素瘤主要表现出“七大不同”:其一 , 发病率不同 。我国黑色素瘤发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 , 但患者总量大 , 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年增长率为3%~5% , 已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二 , 组织亚型占比不同 。我国以肢端型和黏膜型黑色素瘤为主 , 白种人则以皮肤型为主 。其三 , 基因表型占比不同 。以BRAF突变率为例 , 欧美高达50%左右 , 我国约为25% 。尽管我国黑色素瘤总体BRAF突变率低于欧美国家 , 但BRAF突变患者肿瘤进展速度更快、更易发生移行转移及脑转移、预后显著差于BRAF野生型患者 , 因此 , 中国这四分之一的BRAF突变人群对黑色素瘤总体预后的影响不容小觑 。其四 , 恶性程度不同 。相较于皮肤型 , 肢端型和黏膜型黑色素瘤恶性程度更高、更易发生转移 。其五 , 早期就诊率不同 。中国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 , 欧美则以早期为主 。其六 , 对部分新型治疗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以免疫治疗为例 , 中国患者有效率不到20% , 欧美人群则高达50% , 可能与中国患者人群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TMB)低等有关 。其七 , 总体预后水平不同 。我国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低 , 死亡率高、且仍在逐年增加 。总体而言 , 我国黑色素瘤临床治疗需求尚有极大空间亟待填补和满足 。
三项“唯一” , 
“D+T”用生存获益填补空白
靶向治疗在黑色素瘤领域的突破极大丰富了其治疗手段 。BRAF作为黑色素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基因 , 与野生型患者相比 , BRAF突变预示着更差的生存结局 。BRAF抑制剂达拉非尼+MEK抑制剂曲美替尼(“D+T”)是黑色素瘤唯一获批的靶向联合方案、唯一获批辅助治疗适应症的创新疗法 , 且曲美替尼是黑色素瘤领域唯一获批的MEK抑制剂 , “D+T”方案以三项“唯一”、以确切的长期生存获益证据有力填补了黑色素瘤临床应用的空白 , 为这四分之一的中国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和治愈的希望 。在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黑色素瘤辅助治疗适应症的几类药物中 , 包括高剂量干扰素(IFN)α-2b、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单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D+T”及BRAF抑制剂单药 , 唯有“D+T”在中国获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