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江照黎明》主创专访:马思纯立住了“大女主”,国产女性悬疑有了新出口?( 二 )


或者说李晓楠和姐姐李暮楠更像是这种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区别 , 同样是遇人不淑 , 当下的大部分人会像李暮楠一样委曲求全 , 但以此产生的负面效果 , 轻则婚姻不幸福、消耗精气神 , 极端例子就是成为杀妻新闻中的悲惨受害者 。
如果女性想在悲剧循环中谋求一线生机 , 那么李晓楠展示了一种可能性 。
陈西笑认为 , 以李晓楠这样一名中国平凡普通的女性视角切入故事很重要 , “我们就是想通过她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智慧和顽强 , 再赋予一些不断反转的人物关系 , 来表达故事背后女性的自救与彼此互救的过程 , 感同身受是最打动人的 。”
全员恶人:去刻板印象的群像样本在整个《江照黎明》的剧播期 , 剧情之外的讨论声量不少都集中在了饰演李晓楠的马思纯身上 , 一个有别于绝大多数国产剧白幼瘦女主角的形象 , 却恰好贴合了被长期压抑最后又从生活的泥缝中破土而出绝境反击的人物 , 她的聪颖和坚韧都是接着地气的 , 在夜晚的炒面摊颠着勺 , 混着油烟与汗水 , 颠出生活的烟火气 。
李晓楠作为女性悬疑剧的绝对主角 , 无论是制作方还是演员本人对其形象上的突破不能说毫无顾虑 , 包括马思纯也在考虑要不要再多减重瘦身 。不过后来大家一致认为 , 既然是现实题材的作品 , 芒果季风剧场也是旨在展示生活百态 , 更应该从真实的适配度出发 。
虽然受疫情影响 , 很多项目的沟通都转移到了线上 , 但筹备阶段 , 陈西笑与芒果TV影视中心总经理、该剧总制片人唐藩 , 以及马思纯共同进行了线上面聊 , 交流中可以感受到演员本人对剧本角色的深度理解 , 也聊到了与角色一部分性格的相似之处 , 是很真切感受到对剧本的热爱 。
事实证明 , 李晓楠这个人物在结合马思纯个人气质以及演员二度创作后的呈现 , 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陈西笑直言 , 每一个角色不是只能有一种表演路径 , 女主角的形象也不应该只有一种衡量标准 。
剧中其他角色的选角也是同理 , 一个围绕定量人物样本进行的推理故事 , 虽然人物不多 , 但更需要做出每个人物的独立性 , 再通过演员的理解塑造出个性化的角色 。
“创作者需要真正进入每个人物 , 一个角色就是一个鲜活的人 , 设身处地站在一个人的角度去度量她的行为动机以及合理性 , 每个人的认知有所不同 , 单人视角也可能有局限性 , 这反而体现出人的真实 , 而非以上帝视角要求人物做出指定行为 。”
这是黄芬作为编剧的创作观点 , 也是演员在表演时对角色理解 。
苏睿与梁贺禹作为公认意义上的反派 , 他们有各自的算计和谋划 , 苏睿是一个为了达成目的、无视手段是否正确、一条路走到黑的极端人物 , 梁贺禹则是在自己弱肉强食的世界观里从不认为自己掠夺弱者生存权利的做法有错的典型;原生家庭为于红带来的伤害 , 也造成了她在明知道自己“被小三”、被苏睿谋财等真相后 , 依旧要与李晓楠纠缠到底的心理动机 。
第二集结尾是一连串全员看镜头的画面 , 以代入观众视角的主观镜头与剧中每一个人物对视 , 加强观众与角色之间的直观交互 , 从而营造出观众猜不透的“全员恶人”假象 。这其中有剧本阶段的刻画 , 有导演通过镜头语言烘托的氛围感 , 也有选角的适配性 , 每位演员的表演都担起了自己饰演角色的主线 , 去工具人化 , 每个人物都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