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寡头争霸,智能座舱公司如何求生?

投稿|寡头争霸,智能座舱公司如何求生?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元一资本
说起智能汽车 , 可能很多人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自动驾驶” 。然而在自动驾驶技术与法规落地遥遥无期的现状下 , 智能座舱或许是一条“性价比”更高的赛道 。
一方面 , 被称为“汽车大脑”的座舱操作系统被互联网巨头、主机厂和Tier1争相攻克 , 三方势力争夺下一代汽车生态话语权;另一方面 , 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 , 对座舱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创业公司有着哪些机会?
01 高“性价比”的智能座舱作为公认的下一代移动智能终端 , 智能汽车赛道热度不减 , 智能座舱可以说是汽车智能化发展进程中的核心构成 。
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从分散控制向域控制不断升级 , 域控制器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虽然不同车企和Tier1 根据自身的规划 , 对域的划分个数不尽相同 , 但一般可分为车身控制域、智能驾驶域和智能座舱域三大域控制器 。
当我们畅想着下一代智能汽车带给我们的未来智慧出行图景时 , 智能座舱或许是驾乘人员最容易感知到的智能化体验 。
亿欧智库研究表明 , 在影响购车的7大参考因素当中 , 智能化体验已经位于第四位 , 仅次于质量、性能、与设计因素 。随着消费者需求从安全性、舒适性等生理需求升级为情感、归属等心理需求 , 智能座舱作为驾乘者社交关系的延伸场景 , 将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
除了C端消费者的青睐 , 智能座舱在供给侧也是一条不错的赛道 。对于车企来说 , 相比自动驾驶严格的法规约束和系统级的技术难题 , 技术上和监管上压力更小的智能座舱可以说是现阶段“性价比”更高的发力对象 。
从产业链角度 , 智能座舱大致可分为底层的操作系统(OS)和上层的应用生态两个板块 。
软件定义汽车趋势下 , 汽车OS就如同汽车的“大脑” 。智能座舱操作系统也叫车载操作系统 , 和车控操作系统共同构成网联车操作系统 。其底层架构多采用黑莓QNX , Linux和Android , 三大巨头共占据约85%以上市场份额 。而市面上耳熟能详的OS , 几乎都是基于开源的Linux和Android , 进行定制开发 。
投稿|寡头争霸,智能座舱公司如何求生?
文章图片

图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如特斯拉的Version就是基于Linux内核深度改造而成 。这样特斯拉就能不再依赖软件供应商 , 自己掌握堆栈开发 。与苹果类似 , 特斯拉从头到脚都是全自研的封闭体系 , 通过应用开发OTA升级 , 带动了整个车辆生命周期的价值 。特斯拉之于电动智能汽车 , 已如同当年的iPhone之于智能手机 , 因而成为了全行业的标杆 。
汽车界的“苹果”有了 , 自然就有人想做汽车界的“安卓” 。在这一OS竞赛中 , 国内的竞争格局可以说是互联网巨头和主机厂和传统供应商三分天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