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咖啡界“苹果”登陆上海:行业变阵,谁将成为主宰者

投稿|咖啡界“苹果”登陆上海:行业变阵,谁将成为主宰者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餐盟研究
2月25日早上9点 , 开业一小时的蓝瓶(Blue Bottle)喜提“上海新迪士尼称号” 。这个曾是裕通面粉厂员工宿舍翻新改造后的小洋房 , 正对马路一侧的建筑外墙上有一个显著的标志——一个通体蓝色的瓶子 。
黎明时就有不少的蓝瓶粉在排队 , 第一位进店的客人在6点20分就排在了队首 。人群中有不少曾是在国外品尝过的铁粉 , 更多的则是还未见识过蓝瓶真面目的“朝圣者” 。
“队伍排得堪比苹果发布现场 。”William在收到好友从前线传来的照片时 , 飞快地发了一条朋友圈 。
而就在前一天 , 蓝瓶咖啡邀请了不少业内资深人士以及媒体举办了一次小规模的活动 。此前两周 , 蓝瓶咖啡就已经开始内测 。
从精品咖啡爱好者、咖啡师 , 再到曾经在爱乐压大赛拿过奖的圈内人 , 都在给予蓝瓶超乎寻常的关注 。“估计这波热潮起码得持续三个月到半年以上” , 一位来自上海的咖啡师如此评论 。
然而 , 即使是站在流量之巅的蓝瓶 , 也选择了与上海大多数咖啡店保持一致 , 从早上8点开始营业 。
“8点开门”几乎是上海咖啡店老板的共识 。有不少店家表示 , 天气变暖后 , 他们打算将开店时间往前挪一个小时 , 晚上闭店的时间再往后延半个小时 。
在上海 , 争分夺秒是咖啡从业者的常态 。
01 精品咖啡界教主登陆上海小谢第一次接触蓝瓶咖啡是2018年在波士顿出差的时候 。她在入住酒店附近闲逛 , 发现了这家别具一格的咖啡店 , 立马就被简洁的Logo和明亮的店面吸引 , 走进去点了一杯冰美式 。
因为乳糖不耐受 , 她喝咖啡永远都只选美式 。“我很强劲 , 每天4个Shot打底 , 才能清醒上班 。”一般咖啡店通常按照一个Shot , 即30ml的量来制作咖啡 。
过去的几年里 , 小谢陆续打卡了蓝瓶在纽约、京都和东京的多家门店 。其中 , 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开在南禅寺旁京都店 , 由一栋传统町屋改造而成 。
蓝瓶在全球还有很多像这样将旧建筑翻新的门店 , 比如前身是废弃老工厂的华盛顿联合市场店、历经了剧院、书店等多重身份的帕洛阿尔托剧院店 。
这些还远远不足以说服为了一杯咖啡 , 甚至排了8个小时长队的疯狂蓝瓶粉 。
他们究竟在追逐什么?多位受访者都频繁地提到了品质、故事、设计感 。
这些都是身为咖啡界“苹果”蓝瓶身上众多的标签之一 。对应这些特征的例子在咖啡爱好者圈内广为流传:“只售卖出炉不超过48小时的咖啡”“创始人是个单簧管演奏者、咖啡重度发烧友”“标志性的蓝瓶”“与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家共同研发的滤杯套装”……
不过 , 更早一步看透蓝瓶价值的是雀巢 。
2017年9月 , 雀巢打败竞争对手亚马逊 , 以不超过5亿美元(按当时的汇率 , 折合人民币32.7亿元)收购了蓝瓶咖啡 , 占股68% , 成为蓝瓶的第一大股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