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拒绝Pua、不去大城市内卷,这一届年轻人为什么选择工厂?( 五 )


文章图片

图 | 王肃锋选择的厂 , 有很多年轻人
但王肃峰回家前 , 依然遭到了不少阻力 , 其中最大的阻力来自父亲 。
父亲曾是个车间工人 , 双手遍布厚厚的老茧 , 长时间三班倒导致他作息紊乱 , 也留下了各种慢性病病根 。父亲想不明白 , 为什么读了这么多年书 , 儿子还要回厂 。
王肃锋坦然地说 , “现在高端工厂是趋势 , 我也不是进车间里做流水线工人 , 不应该再对工厂带着有色眼镜看待 。”
为了打消父亲的疑虑 , 王肃峰还搜索了工厂的环境照片给他看 。当父亲看到那些自动化生产车间、井然有序的工作环境 , 才发现如今工厂和当时已截然不同 。
投稿|拒绝Pua、不去大城市内卷,这一届年轻人为什么选择工厂?
文章图片

许多留学归来的博士也在其中工作 , “而且大家都很有热情 , 希望让中国制造走出去” 。
新工厂的热血环境让王肃锋也重燃热情 , “很多时候 , 焦虑是一成不变的环境带来的 , 如果抛开一切 , 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 很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
在王肃锋的劝解下 , 妻子也进入了一家当地的大型工厂做财务 。尽管每月收入不及深圳 , 但小城市的生活成本也不高 , 相反 , 还让王肃峰感觉比以前能攒下不少钱 。
“大城市工作 , 收入虽然高 , 消费也高 , 一分别想拿回家” , 王肃峰说 , 回老家后通过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 依然不影响原有生活品质 , 同时也能更从容的规划人生 。
如今的王肃锋每天开车接送妻子上下班 , 在不拥堵的城市道路上畅行回家 , 随后一起下厨 , 一家四口就着热腾腾的饭菜 , 讲述一天的喜怒哀乐 , 闲暇时还可照顾老人 。
回家 , 进厂 , 王肃峰感觉生存终于变成了生活 。
后记沈国栋还在心里记得与肇庆工厂一起成长的经历 , 看到大楼原地拔起的震撼 , “办公楼四层的透明玻璃 , 站在四层可以看到鼎湖山 , 下了班可以走进健身房 , 大家都有时间的时候 , 还可以约上一场篮球” 。
和他从小在电影里看到的80年代工厂、新闻报道里十多年年前的工厂形成巨大的反差 。
而这些惊讶 , 在王肃锋、牟秋然进入工厂时也发生过 , 他们对工厂的刻板印象 , 被机械化、精密仪器 , 以及产品所颠覆 。
像他们一样选择进入工厂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在“80、90、00后选择进新式工厂”越来越普遍的当下 , 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 。
依托于中国产业的升级 , 中国工厂早已不是前些年媒体报道中的流水线 , 完成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3.0工厂 , 拥有和CBD一样明亮的办公场地、上升空间、朝气 , 吸引着大量优秀青年 , 投身于中国制造产业 。
这些选择 , 也是中国工厂不断进化所带来的红利 。
而在这三个不同年代出生人的身上 , 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进入工厂只是一种职业 , 大家在寻找的认同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