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那些留在北京过年的年轻人( 二 )


也有出乎意料的温馨时刻 。我在同事家喝醉了,脑子不太清醒,同事突然提议吃点饺子,于是她开始给我煮速冻水饺 。饺子已经下了锅,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她不知道饺子要水开了才能下 。她是个东北人,却不知道下饺子的常识,还是我告诉了她,那一刻我突然感觉特别亲切温馨 。 
去年留京,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没有在家过年,那时想着终于不用去拜年、也不用跟亲戚们推拉红包,终于可以自己来安排我的春节,有一种叛逆感和新鲜感 。虽然节后也会有一点怅然若失,但整体上是新奇多过落寞,可今年却是落寞的感觉最多 。 奶奶跟我约定,2022年春天,我们一定要相见 。
投稿|那些留在北京过年的年轻人
文章图片

灯亮却关门的便利店、速冻饺子的除夕夜 
爸爸说,留京的我是幸运的花卷 
我家在绥芬河,这座城市很小,但疫情爆发这两年来,上了多次微博热搜 。 因为怕春节回不去,我十一假期就准备买票回家,结果绥芬河出现疫情,我无奈退票,指望春节回家,结果春节又爆发了疫情,我再次退票 。 
其实,就算绥芬河没有爆发疫情,我也只能留京 。整个1月份,父母为我春节回家多次打电话咨询政策,由于陆路边境口岸政策特殊,如果春节返乡,我至少要一个半月才能返京 。抱着政策可能会变的“狗屎运”心理,我依然抢了火车票,直到1月底,绥芬河爆发疫情,我知道回家彻底没戏,只能放弃 。 
因为家里离得比较远,车次也比较少,我每次回家的路途都要花上两天,只有长假才有机会回去 。因为疫情,我已经一年没有见到爸妈 。那几天,我整个人的情绪都不太好,焦虑烦躁,一直在做心理建设 。父母时常打电话安慰我,怕我太孤单,让我找不能回去的小伙伴,一起相约过除夕 。 
临到除夕前两天,我终于找到了一个不能回家的朋友,并把她邀请到我家 。就在我10平左右的小房间里,我们铺上地毯,搭上小桌板,点了一份鱼头泡饼的外卖 。我自己调了鸡尾酒,还煮了饺子 。那一天,我尤其感谢那些仍在维持这座城市运转的人 。如果没有除夕仍然开火的饭店、仍然接单的外卖骑手、仍然营业的蔬果超市,恐怕我的除夕会过得十分“凄凉” 。 
令我惊讶的是,就在我半夜出门买东西的路上,意外发现了附近一家仍在营业的酒吧 。酒吧里坐着不少人,屏幕放着春晚,灯光也很温馨 。那个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原来还是有很多异乡人像我一样留在北京,他们也会选择凑在一起、相互取暖,为除夕增加了一种令我陌生又依偎的特殊味道 。 
爸爸说,我还是幸运的 。因为疫情,家里的小区被封,今年除夕也只有他和我妈妈两个人待在家 。而由于妈妈在医院工作,紧接着她又开始加班到很晚 。和他们比起来,留京的我显然要舒服得多 。 2022年,我什么时候能回去呢?妈妈什么时候能出来呢? 
投稿|那些留在北京过年的年轻人
文章图片
除夕夜“偶得”一家酒吧 
留京的第二年:春节仅是假期阿哲 
回家过年,这个仪式在我的生活里已经逐渐消失了 。 
2021年因为疫情没有回家,今年同样是因为疫情,不想因为隔离问题耽误工作 。当别人忙着买票、收拾行李时,我还是像平时一样上班、下班,除了公司组织的年会外,没有感受到其他年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