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偶天成——鸣沙山与月牙泉

“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每当太阳落下,西边的山,天边映出月牙泉。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仿佛又回月牙泉……”
佳偶天成——鸣沙山与月牙泉
文章图片
人们经常把月牙泉和鸣沙山比喻成为孪生姐妹,而我却要觉得它们之间的关系犹如一对佳偶天成的爱人,在每个日月,哼唱着缠绵悱恻的情歌。
敦煌的八景中,月牙泉是其中之一,她是眷侣中的“妻”。这里古时候被称为“沙井”,也叫“药泉”。南北150米,东西50米的大小,让整个泉水形如弯月,于是,这“沙漠第一泉”的芳名便由此得来。鸣沙山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虽名称为山,却是黄沙堆积成的丘。每当狂风肆虐,巨大声响从沙山中传出,如遇微风,那声音好似丝竹般悦耳动听。它是眷侣中的“夫”。鸣沙山群峰环绕着怀中那娇艳欲滴的月牙泉,它们就这样持续着恩爱缠绵,将“水火不容”的论调推翻。而月牙泉,就这样如一弯新月,温柔地躺在黄沙的怀抱,那甘甜的滋味,澄明的泉水,一躺,便是千年。鸣沙山滑沙,在敦煌的众多景观中,这个切实的体验更显得弥足珍贵。坐在沙山上,从高处向低处滑落,沙子发出嗡嗡隆隆声,似微弱的雷鸣,颇为神奇。
佳偶天成——鸣沙山与月牙泉
文章图片
佳偶天成——鸣沙山与月牙泉
文章图片
【佳偶天成——鸣沙山与月牙泉】从山顶俯视,那道道沙峰,犹如海中涌动着的波涛,而山坡上涌起的沙浪,则好似水面上荡漾开来的涟漪。自然的美,就这样隽永,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这样被刻画得淋漓。那登山的艰难恰似一种考验,对于沙粒,或是人生。用心灵去感受,方才醒悟,自然给予人类的,绝不仅仅是表面看来的那样简单。
似乎就在一瞬间,清澈的泉水跳入视线,泉水之奇,在于那弯月的形状,在于沙山的包裹。原来造物主也是性情中人,不然,那清澈的新月与高耸的沙山何以相依相偎得如此浪漫?那神秘中的妩媚多姿何以引人千里来此只为一阅芳颜?
“鸣沙山的眼睛,敦煌的命脉”。后人在形容月牙泉的时候如是说。每当旭日东升时,那月牙泉在晨妆中焕发出最为美丽的色彩,月水一色,宛若新月挂在群峰间。于是,人们将好听的名字赋予这迷人的景致——月泉晓澈。
鸣沙山与月牙泉的故事,就这样朝朝暮暮地重复着,任时光更迭交替,永远显出那深入骨髓的爱。让人羡慕,惹人流连忘返。
佳偶天成——鸣沙山与月牙泉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