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锦江酒店:2年疫情市值翻2倍,靠的什么逻辑?( 三 )


文章图片

对于企业并购来说,最头疼的并非交易时要掏出真金白银,而是后面的管理整合,锦江酒店虽然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但大规模的快速扩张,仍是留下了一些隐患 。
2016年至2017年,锦江酒店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大幅上涨,几乎翻倍 。在锦江酒店近年来净利率的变化上,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2010年,公司净利率达18.78%,此后一路走低,2016年开始进入个位数时代 。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其净利率为8.47% 。
投稿|锦江酒店:2年疫情市值翻2倍,靠的什么逻辑?
文章图片

疫情爆发后,锦江酒店高企的商誉风险已是显而易见 。特别是随着全球疫情的反复,公司此前并购的海外酒店困境迟迟不见好转 。
疫情前,锦江酒店境外收入占比约为28%,到了2021年上半年,其占比下降至15.85%,其主要来自于全资收购的法国卢浮集团 。
反应在公司的整体业绩上,虽然归母净利润仍保持正值,2021年三季度营收同比增幅也达到19.24%,但扣非净利润的亏损还在持续,同期亏损4451.43万元 。
在疫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情况下,商誉高悬与持续亏损对锦江酒店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现象 。
也许是意识到了隐藏的危机,疫情爆发后,锦江酒店在保持扩张的同时,也在出售子公司回笼资金 。
2020年报显示,锦江酒店全年投资收益为8.14亿,主要就来自于子公司转让 。比如,以1.35亿元将西安锦江之星和郑州锦江之星全部股权卖给光缕公司;向锦国投转让达华宾馆70%股权,向锦江资本转让宁波锦波旅馆100%和滴水湖锦江之星70%股权,转让价为3.41亿元 。
此外,从2016年开始,“深度整合”就频繁出现在年度财报中,而为了整合全球酒店资源,锦江酒店还提出了 “一中心三平台”战略,提高公司运营效率 。
在2019年的股东大会上,锦江酒店表示,未来计划整体费用率及利润率向华住集团看齐 。
虽然疫情的爆发让锦江集团的战略受到冲击,但公司能够认识到问题和差距,也值得肯定 。那么,对于这样锦江集团的问题和未来前景,资本市场和机构又是什么态度呢?接着往下看 。
03 股价逆势大涨,估值提前兑现?最近一段时间,多家券商对锦江酒店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连续出了几篇深度研报,对锦江酒店的逆势扩张表示看好 。东兴证券的观点也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认为在疫情影响下单体酒店经营承压,加盟意愿提升,马太效应强化,龙头酒店抓住行业整合机遇,锦江酒店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
投稿|锦江酒店:2年疫情市值翻2倍,靠的什么逻辑?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同花顺
从2021年三季度的前十大流通股情况来看,确实也有不少基金新进成为前十 。而北上资金在当期持股比例大增3.32%,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现象 。
从股价的走势上看,锦江酒店在疫情爆发之后便一路上涨,直到去年6月份才开始出现一次深度回调 。但从9月份开始,锦江酒店再度走高,目前已经逼近前期66.13元/股的高点 。截至1月21日收盘,其动态市盈率达484.24 。
相比之下,国内连锁酒店三强的其他两家华住集团、首旅酒店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比锦江酒店要逊色不少 。
锦江酒店在股价上之所以表现出色,与资本市场的预期紧密相关 。虽然目前酒店行业还处于低谷,但未来只要疫情的影响减弱乃至最终消失,酒店行业也会苦尽甘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