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华为海思之后,谁来扛起国产SoC的大旗?( 二 )


IP核,就是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中已经验证、可重复利用、具有某种确定功能的芯片设计模块 。
以消费电子来说,其CPU和GPU这两个关键模块是基于ARM架构,芯片企业在设计时就需要获得ARM公司的IP授权 。
目前,CPU这个关键模块的IP核,由ARM、英特尔和Imagination 等少数几家国际巨头企业主导 。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oC芯片,专注桌面SoC的龙芯、嵌入式SoC芯片及系统集成供应商欧比特,都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oC芯片产品,在国防军工领域发挥较大作用 。
近年来,随着芯片自主呼声骤起,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也开始在国内受到巨大关注 。
整体而言,国产SoC企业距离国际巨头们尚有较大差距 。尤其是在华为被制裁之后,国产SoC企业进阶之路将更加漫长 。
02 紫光展锐:智能手机SoC独苗在此之前,华为海思一直是国产SoC领域无可置疑的领军者 。巅峰时期,华为海思SoC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一度超过高通和联发科,登顶第一 。
但在美国制裁之后,各个晶圆代工厂均被禁止为华为芯片代工,致使在目前的华为智能手机上,只能搭载此前自己设计的麒麟SoC存货,或者搭载被阉割5G功能的高通芯片,市场份额大幅缩水 。
以CINNO Research发布的11月中国智能手机SoC研究报告来看,联发科和高通位居前两名,出货量分别为860万颗和840万颗,苹果紧随其后,出货量670万颗,而华为海思出货量仅110万颗,和紫光展锐分居第四和第五名 。
投稿|华为海思之后,谁来扛起国产SoC的大旗?
文章图片

同比来看,华为海思SoC出货量锐减83.2%,可见美国制裁对华为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 。时至今日,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仍未看到松动的迹象,华为SoC芯片只能依然靠存货支撑,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
趁着华为SoC芯片陷入停滞状态,高通、苹果等企业迅速瓜分了华为海思让出的市场份额,如今国产智能手机SoC领域仅剩下紫光展锐一棵“独苗” 。
展锐以做GSM开始起家,在2G、3G、4G时代一直处于跟随状态,而到5G时代,展锐春藤已经成为除台湾联发科和华为海思巴龙之外,唯一的国产5G基带芯片 。近年来,随着前华为系高管的加入,展锐在智能手机SoC上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绩 。
去年年末,紫光展锐以“人民的5G”为主题发布了第二代5G芯片展锐唐古拉T770和唐古拉T760,并实现客户产品量产 。
目前来说,中国电信天翼一号2022款将首发唐古拉T770,中兴旗下某款 5G 机型将会首发唐古拉 T760 。除此之外,中兴、荣耀、海信、摩托罗拉、传音等手机企业,也是紫光展锐SoC芯片客户 。
从数据来看,唐古拉T770在性能上距离高通、三星、苹果、海思麒麟以及联发科的高端SoC芯片尚有较大差距,但在一众国产手机品牌支持下,紫光展锐SoC芯片产品在中低端5G智能手机市场,或将实现一定的突破 。
但无论是华为海思还是紫光展锐,虽然主打智能手机SoC,实则在AIoT领域都有更强的影响力 。如海思在安防SoC领域堪称龙头,并已布局汽车SoC市场 。而展锐的产品布局也覆盖了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物联网等多个领域,这些细分市场正是国产SoC芯片市场竞争力最为凸显的领域 。
在智能手机SoC领域,展锐可谓是国产独苗 。但在智能手机之外,随着AIoT时代的到来,国产SoC正在迎来百花齐放的契机 。
03 国产SoC已经登上AIoT的时代舞台前面提到,SoC在TWS耳机、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