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大搜索( 二 )


但小朋友的优势是年轻、气盛,有增长空间 。新产品的发展早期都拼不了核心积累,但只要业务逻辑是有根的,长得快,就是有未来的 。
疫情这两年的搜一搜涨的很快 。这部分增长代表了比好玩和有用更猛烈的需求——刚需 。就拿如今进进出出必须出示的健康码来说 。最初通过扫一扫或者搜一搜,找到这个码,使用这个码,它才会在下拉菜单的使用痕迹中出现 。假如中间隔了几天,历史痕迹消失,很多用户会再次通过微信搜一搜,重复寻找那个健康码 。这个行为足以让搜一搜产品经理狂喜,他们在后台数据可以看到用户在反复回来,说明用户喜欢或用这个产品有效啊 。
两年多以来,机场、车站、餐馆和多种公共场所的门口,有很多微信搜一搜的野生运营经理 。他们用喇叭告诉人群,如何通过搜一搜,找到健康码,可以快速通过 。他们用这个方式,帮助扫码的二维码区域分流 。
不排除很多过去不用搜一搜的用户,因为搜健康码,一回生二回熟 。慢慢就开始在微信聊天界面上面那个搜索框里啥都搜了 。微信搜一搜想强调自己的大搜索能力,如今打开微信聊天上方的主搜索入口,是能看到朋友圈、文章、公众号、小程序、音乐表情、服务等内容标签 。搜一搜把这些标签放在入口,除了可以实现分类搜索,更主要的作用就像个广告牌——让用户懂这里都能搜什么 。
搜一搜的搜索结果能否让用户满意,既是搜一搜的压力,也是其它搜索APP的压力 。存量竞争之下,搜一搜如果总是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用户会在心里给微信画小黑叉 。反之,用户若在搜一搜总能找到符合预期的东西,用户可能就不愿意再跳微信,专门再打开其它搜索APP了 。
02 搜一搜为啥要做连接器?
搜一搜的产品定位是顶层设计 。逻辑上,搜一搜只能属于微信 。微信聊天上方的搜索框从微信诞生之日起就有,但其功能和意义跟今天比已大相径庭,这个框的边界随着微信生态的成长也日渐扩大 。
在资讯里做小搜索,很常见 。各大新闻APP里都有搜索或搜索功能 。但在一个国民应用里做大搜索,是个既没样本又很冒险的事情 。产品越大,用户基数越多,活儿越难干 。既要做资源池,又要通过算法让用户找到对应的内容和服务 。虽然这两年能够看到搜一搜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完善,但这远远不够 。搜索是一个需要无限积累内容,又无限分发内容的产品 。对供给侧的增长和交付侧的精准有着永无止境的要求 。
搜一搜团队属于微信里的低调团队 。围绕“连接器”定位,他们在今年的公开课中又做了进一步解释,细化到了连接了微信的小程序、公众号、视频号、服务和品牌等维度 。以上普通用户也能看懂的连接,所见即所得,很好理解 。但连接之后,如何运营生态繁荣?打通全部产品逻辑之后,一个新的搜索产品,如何靠近用户心智?
投稿|张小龙和他的微信大搜索
文章图片

 截图来自2022微信公开课主论坛
疫情之下,用户最可感知的部分答案或许是“服务” 。“服务”的概念大,但又的确是一个广泛存在但又没有被充分满足的需求市场 。
互联网高速发展20年,没有一家公司做到了百分百连接线下服务 。几年前微信小程序这一产品形态一出,大家就知道微信想要试一试 。“服务”模块接入了各种刚需,除了疫情服务之外还包括生活缴费、社保缴费、快递查询、公积金查询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