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开工,房山将成为大熊猫的“北京家园”

北京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开工,房山将成为大熊猫的“北京家园”


12月19日 , 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的北京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项目开工 。 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2000亩 , 建成后将成为集大熊猫繁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示范基地 , 面向公众开放 。
记者上午在现场看到 , 通往开工仪式举办场地的甬路两侧 , 数十面道旗上都画有可爱的熊猫图案 。 施工平面图、展示效果图、内容分布示意图、项目定位等展板整齐摆放在场地内 。 随着挖掘机、推土机发出阵阵轰鸣 , 北京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
建设北京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 , 是促进大熊猫种群复壮的重要举措 。 基地建成后 , 能够充分发挥首都专业科研资源优势 , 对推动大熊猫种群异地保护、促进大熊猫科研繁育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 成为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示范窗口 。
北京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为何选址在房山区青龙湖西岸?经过专家考察和论证 , 青龙湖镇生态本底优越、山水林田湖草要素齐备 , 且已建成万亩森林公园 , 适合作为大熊猫种群在北京地区的繁衍地、栖息地 。 从交通角度看 , 青龙湖镇毗邻西六环 , 距离天安门约1小时车程 , 便于物资运输、人员交往等相关工作的开展 。
北京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在建设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场地现状地形特征 , 初步规划南、北两个区域并划分大熊猫文化交流中心及科研办公、大熊猫实训基地、熊猫嘉年华、熊猫山谷、熊猫水苑、熊猫营地等不同主题区域 。 通过合理布局外事服务、科研繁育、科普展示等场所 , 满足国际交流、大熊猫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普的不同需求 , 实现基地高效运转 。 开工后 , 基地将先行建设大门区域及西侧P3生态停车场 。
此外 , 北京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建设过程中还将遵循最小化干预自然环境的原则 。 具体来讲 , 结合气候、土壤的变化趋势 , 根据大熊猫及伴生动物喜欢的生境 , 对当地植被进行局部改良 , 提升基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 确保基地成为首都特色魅力品牌和低碳发展绿色名片 。
【北京大熊猫科研繁育基地开工,房山将成为大熊猫的“北京家园”】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