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嘎之交的意思 潘嘎之交是怎么回事

前段时间 , 潘长江在网络上语重心长教育晚辈谢孟伟(《小兵张嘎》中张嘎扮演者 , 被称为嘎子)不要在网络上直播卖酒说:网上的东西都是虚拟的 , 水很深 , 怕你把握不住 。。。不要为了赚达不溜(W , 万元 , 这里指代钱)就直播卖酒 。。

潘嘎之交的意思 潘嘎之交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谢孟伟(晚辈)被潘老师(长辈)语重心长的话感动的泪流满面 , 并坦言自己不会再直播卖酒 。
后来网友发现 , 潘长江老师开始在网上直播卖酒 。
于是 , 广大网友把潘长江和谢孟伟之间的交情总结为:潘嘎之交 。更有人戏称:花言巧语潘尝浆 , 怒抢嘎子达不溜 。
【潘嘎之交的意思 潘嘎之交是怎么回事】从此中国汉语多了一个成语:潘嘎之交 。它形象、生动、真切、委婉的表达了长辈对晚辈的虚假关爱和真实嫉妒 。我们身边一直都充斥着各种形式的潘嘎之交 , 但我们从来没有如此精准的词语用来描述这种微妙关系 。人们亲眼目睹、亲身经历这种关系的存在和发生 , 但无论如何绞尽脑汁 , 人们也想不出一个贴切的词语描述它 。就如同芝麻与小米的混合物 , 我们看得真切 , 想要分离它们却力不从心 。于是人们就这样憋着 , 直到潘嘎之交的出现 , 人们眼前一亮、恍然大悟 , 原来竟然有如此神奇的词语可以如此精确的描述此种关系 , 人们忍者的情感瞬间爆发 , 芝麻和小米终于被精准的分开了 。
潘嘎之交火了 , 人们再也离不开这个成语 , 它恰到好处不偏不倚的填补了人们的语言空缺 , 潘嘎之交就像一个诺奖级的语言发明 , 为汉语的精准度和丰富度做出了贡献 。而潘老师和嘎子教科书般精妙绝伦的表演艺术也将载入史册 , 多年以后 , 当人们已经学会熟练地使用潘嘎之交时 , 潘老师和嘎子之间的故事也定会成为永恒的典故 。
人们再也舍不得丢弃这个成语 , 它犹如语言的游标卡尺 , 物理的纳米尺寸 , 如同语言的显微镜 , 好似语言的光刻机 , 让我们在更微妙的语言尺寸上交换逻辑思维 。但在潘嘎之交出现之前 , 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粗陋与残缺 。时至今日 , 汉语中有大量与潘嘎之交一样精妙的词语 , 这些词语的出现在不断精雕细刻我们的语言体系 , 让它向着更细、更尖、更精准、更丰富、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 而我们处在这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中还难以体会这种变化 。但我们不难想象 , 在这些精妙的词语出现之前人们如何交流 , 如何交换逻辑思维 , 人们的语言粗糙、简陋到何种地步?去掉所有这些精准化的词汇 , 我们还能否实现今天的高效、快速交流?
潘嘎之交是我们语言体系里新的刻度 , 犹如灰暗空间里新的色彩 , 如果语言是一把钢刀 , 那潘嘎之交就是这把刀上新增的利刃 , 它让钢刀更加锋利 , 更能切中世界的要害 。潘嘎之交的出现让我们如此真切的感受到语言增长与丰富的过程 , 让我们深切的体会到语言的伟大与魅力 。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悠久源长 , 历史上不乏如此精妙的成语 , 但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真切的感受并参与到成语创造的过程中 。我们没见过纸上谈兵的赵括 , 没见过负荆请罪的廉颇(这些故事只存在于历史记载中 , 就算在当时知道的人恐怕也不多) , 可我们见证了潘嘎之交的潘老师和谢孟伟 。
今天我们一直都处在潘嘎之交的尴尬里 , 现代社会如此迫切的需求“潘嘎之交”的出现 , 而它的迅速走红也证明了这点 。有时候我们是潘 , 有时候我们又是噶 , 我们总想当潘 , 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噶 , 我们曾经都是噶 , 但终究我们都要变成潘 。我们是孩子眼中的潘 , 我们是长辈眼中的噶 , 我们是下属眼中的潘 , 我们又是领导眼里的噶 , 我们就这样扭曲的活在潘嘎之交中!
不信你看 , 我们一边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与人为善 , 我们一边又极力的把这个世界变得尔虞我诈肮脏不堪 。我们活在一个潘嘎之交的时代里 , 而潘老师和嘎子将这个时代里最典型的关系演绎给了我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