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把脏活累活给你 电商脏活累活指的是什么,NBA干脏活累活

一、未来10大暴利行业可能会有什么?
汽车维修行业还是有前途的,但是前期需要大量的努力,需要吃苦耐劳 。前期在家学技术,肯定要干脏活 。首先你要认清自己,问问自己能不能接受从零开始打磨 。在家学技术挺好的,还能参与维护改装 。

领导把脏活累活给你 电商脏活累活指的是什么,NBA干脏活累活

文章插图
二、keep是一款怎样的产品?
引用:我第一次认识Keep是在2015年初,因为重度App用户,我经常在AppStore或者相关资讯网站了解一些最新最热的APP 。当时下载Keep的时候,没有说到我的点上 。就健身而言,我不是那种能锻炼自律的人 。保持身材只靠每个周末打篮球 。从占星学的角度看我自己(摩羯),我是一个理性的人,尤其是在性价比方面 。我不会在个人教育上花钱 。那年也办了健身卡,因为一起办了年卡,在一个美女同事的怂恿下 。才1500元 。(PS: 2015年是运动健康的爆发点,众多健身Keep争夺互联网市场 。)直到Keep的课程上线,身边的朋友都在玩Keep,我才重新打开Keep 。开始了我的健身之旅 。保留壁纸保留壁纸让我们来看看产品保留 。Keep创始人王宁,1990年出生,2014年7月拿到了第一笔天使投资 。(那年他才24岁 。想想他24岁会做什么吧~)10月中旬,他和三个同伴创立了KEEP 。图1(王宁现在是什么样子)很难像王宁,大学的时候是个180斤的胖子 。经过半年多痛苦的减肥经历,王宁不断发现健身减肥者的痛点 。普通健身减肥者来到健身房,对健身器材不熟悉,又因为没钱请不起私人教练,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运动 。结果大部分都坚持不下来 。于是,王宁萌发了一个想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一个APP,指导人们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求,随时随地做运动 。按照王宁的说法,“我觉得我是一个懂得通过网络收集和获取信息的人”,但我花了这么长时间才整理出健身的方法 。这也应该是他保持的起点 。王宁和初创团队在开始Keep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发现中国每周都有很多人锻炼,但很少有人每天都锻炼,而美国大约90%的人每天都锻炼,每周都锻炼 。不仅在运动习惯上,中国的体育产业占GDP总量的1%,而发达国家早已超过3% 。中国的体育用品占整个体育产业的70%,而发达国家的体育服务却占了70%的市场份额 。另外,你会发现,在朋友圈展示美食、奢侈珠宝、运动的用户越来越多 。可见这个东西是有机会保住的 。2014年,Keep团队成立,获得3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2015年2月,IOS第一版上线;上线后在AppStore健身类排名前三 。2015年5月,用户数首次突破100万;8月1000万用户,只用了289天;第二个1000万用户用了101天;第三个1000万用户68天;第四个1000万用户用了49天,第五个1000万用户只用了39天 。2016年,王宁获得了GGV的另一轮C轮投资,腾讯进行了额外投资 。2016年10月突破6000万用户,明年2月应该会突破1亿 。这些都是真正的注册用户,不是激活下载的用户 。保持从最初的三到四人的团队,现在已经达到130人左右 。保持,截止到今天,最新版本是3.14 。该版本重新设计了课程页面,简化了结构;此外,还增加了新的饮食模块,提供丰富的健康食谱 。图1、图2、图3 Keep包含大量健身教学视频 。Keep的训练计划提供了家庭哑铃塑形、五维腹肌训练、模型建立、驼背矫正等不同目标的课程 。Keep会根据用户的行为数据,分析用户的健身习惯,然后向用户推送更适合的健身计划 。目前Keep只针对使用Android和iPhone的用户,所以,我正处于使用Keep的阶段,我发现虽然我的iPhone-6SPuls足够大,但是我在做一些动作的时候无法直观的看到课程的进度时间(这是强迫症,得治!) 。我以为如果能放在电视上,会更方便,体验更好 。
【领导把脏活累活给你 电商脏活累活指的是什么,NBA干脏活累活】有意思的是,今年9月,KeepApp登陆电视,提供更多健身视频和课程,让你在家也能轻松拥有好身材 。训练完成后,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上传训练记录保存,记录自己的“战斗”成果,与朋友分享健身心得 。电视1TV1电视2TV3其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知名健身教练都是一边跳一边上电视讲解健身课程,这是刚需 。最著名的一个是80后才知道的,中国第一健美运动员——MCA 。马1(1985年,马华开始涉足健美操行业,后通过央视《健美5分钟》节目 。1989年,马华被授予国家级健美裁判,2001年9月2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Keep是根据自己(王宁)的需求来做产品的 。市场上健身信息收集非常困难,耗费大量精力,这是一个痛点 。那么keep抓住了哪些痛点呢?小白用户的需求是什么?个人认为有4个需求,3个痛点:4个需求1,钱——现在北京半张健身卡至少3000-5000,这还不包括个人学历 。2.时间——每天工作繁忙,健身时间从何而来?3.地点——我住在北三环 。如果你告诉我北五环有健身房,甚至是免费的,我就不来了 。运输成本太高?4.字符-
健身觉得必须要有小伙伴陪,自己一个人会很枯燥,无法坚持下来 。3个痛点1,高品质的私教课非常的贵,缺钱还想健身怎么办?2,如果不去健身房,什么样的锻炼才能够让自己瘦下来?3,即便知道怎么健身,但是没有坚持下来,怎么办?我办的健身卡是一家特别不知名的小店,环境差-地下室、价钱便宜-次卡/1500年、私教从来不管你体质正常还是超标,上来就是一痛说教,神烦!然而,那年2012还没有 Keep(认真脸~)现实中,对于真正的想要去健身或者去减脂的我来说,3个痛点正好被戳中 。Keep把健身房的专业课程做成了免费的标准化课程,用户可以通过训练这些课程做到让自己瘦下来 。这些标准化课程让用户免费使用,再加上设置的健身打卡任务,帮助用户秀出身材(社交化),鼓励自己坚持下来 。这正好解决了用户的3个痛点,所以keep也实现了用户的爆发式增长 。好的产品需要好的运营,通过和 Keep 运营同学沟通,了解了他们是如何冷启动的 。前文提到,Keep 的第一桶金300万,产品研发花了100万,剩下的200万不足够让团队活下一年,该怎么办?他们做了两件事情,第一,新媒体运营;第二,埋雷计划 。新媒体是运营的基本手段,这也是相对低成本的方式之一 。Keep 的微博运营大概花了两年时间,粉丝270万,微信公众号小100万,不算惊人,但确实还 OK 。另外,对热点事件的反应速度,对用户的反应速度,都十分重要 。要设计一个虚拟人物形象,和用户做朋友,好的朋友才会有信任和粘性 。Keep 又做了一次首席内测官活动,主要圈定了一批微博健身运动类的大V,都是最核心的种子用户 。运营团队邀请大概400个核心用户测试Keep,通过这些用户帮助测Bug 。结果,这些用户十分喜欢Keep,通过内测包二次传播,一下子来了4000多个用户 。这4000多个用户也十分喜欢Keep,当产品真正上线的时候,他们又成为Keep最初期的种子用户传播 。这就是所说的第二点“埋雷计划” 。(是不是和知乎上线前做的前期准备一样呢) 。同时,运营团队深入到各个社交群组中 。如百度的贴吧、豆瓣的小组、QQ群、微信群等汇聚用户的地方,发表有价值、干货类的帖子,让这些用户在帖子中疯狂互动 。这些都是为了上线的时候做沉淀和准备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Keep和奥运跳水运动员邱波、奥运游泳运动员军刘湘、拳击冠军邹市明的深度合作 。后续又推出邹市明拳击课程,再配合做一些广告投放,又一次实现了产品的引爆 。(PS,个人非常喜欢邹市明~)拳击冠军邹市明奥运跳水运动员-邱波奥运游泳运动员-刘湘今年6月,keep推出了第一支宣传品牌片,自律给我自由!非常棒!非常棒!非常棒!重要的事说三遍!!!(腾讯视频搜索 keep 宣传广告)https://v.qq.com/x/page/x0342c18tlk.html宣传广告图1宣传广告图2宣传广告图3Keep 用户已增长到6000万,课程全部免费,那 Keep 靠什么盈利呢?据王宁透露,”我们现在尝试做电商,电商是一个很好的互补形态,希望通过进入平台,整合线上和线下所有的东西 。”目前线上版本,已经看到商城的页面 。我自己也购买了几件装备,负责任的说,衣服质量很棒 。图1图2图3电商真的是脏活累活和苦活,不打折很少有用户应用 。Keep团队要做一个运动品牌出来 。耐克和阿迪达斯、under armour,这是最 in 的运动休闲品牌,Keep有机会做这样的事情 。现在Keep上了20多个电商,目的很简单,还是解决用户的需求问题 。Keep有很多的瑜珈球课程,如果没有瑜珈球,就不能应用课程,所以电商还是服务用户的需求 。让我们的用户更加丰富,让用户可以更多使用Keep的产品 。健身的场馆,游泳馆和羽毛球馆ID系统老化很快,Keep会有一种服务让用户可以挖掘这些场馆 。未来Keep场馆学员和教练之间,应该有平衡点 。团队也在摸索,希望可以打破免费产品商业化的魔咒,围绕健康生活做很多的东西 。这就是 Keep 未来的发展方向 。话不多说(话说,写分享真的很累,各位看官轻喷),用几张来感受一下我用 Keep 后的效果 。总结:Keep的视觉设计偏年轻化,配色选择高贵典雅的深紫色 。相对于竞品,Keep功能丰富,课程分类细致,社区活跃度高 。当然Keep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课程的专业度不如一些同类产品 。引用 Kepp官方介绍未来,Keep并不只是一个健身工具,会由健身工具向运动平台转型,向体育产业链延伸 。我们希望以科技驱动,解决人们的运动需求,影响一代人的锻炼习惯,将Keep打造成一个立足于中国、但面向全球的运动品牌 。(分享一些优质的活动图)
三、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好做吗?不管是什么行业,万事开头难是真的!汽车工业代表一个民族的现代化程度,而汽车后市场深刻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消费潜能 。中国“车主”规模不断提升,所带来的汽车后市场创业机会也非常可观 。但是,汽车后市场是一个专业度、行业壁垒极高的行业,不是随便装个翅膀就能飞的互联网创业领域 。在这篇文章里,国熙通过简单的行业透视,和大家一起管中窥豹地看看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机会 。?汽车后市场:包罗万象汽车后市场是汽车销售后的、围绕汽车使用过程的一切服务 。广义上的分类包括汽车保养&维修、汽车美容、汽车金融(车险、车贷等)、汽车改装、二手车买卖&租车等等,连车展、车友会这样的汽车文化活动也是算汽车后市场的 。狭义的汽车后市场仅包括汽车保养、维修、美容,也就是一般消费者理解的“路边店”所能提供的服务,这也是目前“汽车后市场+互联网”的主要战场 。简单地说,就是车卖出去以后直到报废,消费者所需要的所有服务 。用新闻联播的官话来形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不完全的汽车后市场分类?消费群体:不懂车的人比例增高简单说,汽车后市场的消费群体就是“车主”,包括有车的人和没车会开车的人 。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乘用车保有1.84亿辆,汽车驾驶人2.96亿人,大约平均8个人有一辆车,平均5个人有1人会开车 。美国是3亿人,它的汽车保有量是2.2亿,也就是说按人口计算,美国汽车的保有量几乎是70% 。汽车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现代化程度,也代表一个国家的消费能力 。按数据来看,整体上,中国整车消费还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对国人来说,汽车目前还是个“大件消费品”,而在发达国家,只算是一个“工具” 。尽管中国的买车消费从2012年兴起,平均车龄也只有3.6年左右,不过,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 。一方面,车主越来越年轻,15年30岁以下购车的占比36%,而两年前只有26%;另一方面,女性车主比例已占到3成,并且女性对汽车的档次和风格有了定性的追求;所以,汽车未必只是男人的“玩具” 。毫无疑问,汽车在中国越来越普及,但会开车不等于懂车,大量购车群体的需求还是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不懂车的人肯定是越来越多,不可能要求“会武术,又会做人” 。这样的消费结构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市场概况:专业的门槛+够乱的行业中国大概一年卖新车2000-3000万辆,一辆车再怎么开也能开个好几年 。和电商一样,流量为王,这么多的汽车保有量根本不缺市场需求,汽车后市场的市场前景肯定是用万亿来衡量 。但是,汽车后市场真的那么好做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首先,汽车后市场是需要专业背景的 。从造车说起,一辆车3万多个零部件,欧美列强那些著名车企研究了上百年,从工业设计到流程控制,哪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车毁人亡”的悲剧 。所以,安全是汽车的第一要素,肯定绕不过去,这也决定了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格调 。再说汽车后市场,以汽车保养这个子领域来说,拿最常见的小保养来说吧(更换机油+机滤),给普通车主一瓶机油和机滤,他肯定不会换,不仅是专业知识不够,一般家庭也没有专业工具 。别说更换零件,中国大部分车主对汽车不够了解,很多车主连中控台的功能都不熟悉,怎么打开引擎盖都不知道按键在哪 。因此,汽车后市场是一个专业度、行业壁垒极高的行业,没两把刷子是干不了的,更别说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了 。再说行业本身,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分类,汽车后市场大概能分出13-15个子领域,包括这么汽车维修、汽车保养、汽车改装、汽车美容、汽车文化、汽车金融等等,涉及专业涵盖销售、金融、制造、生产、物流、加工,个人觉得,其丰富程度不亚于整个互联网行业 。因此,这么多的子领域要求意味着汽车后市场肯定是错综复杂、利益交织 。主要原因无非两个: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领域需要通过时间来沉淀,属于传统行业;另一方面,各个领域之间的专业壁垒是比较高,懂修车的未必懂销售,懂销售的未必明白怎么升华到汽车文化 。还拿最常见的汽车常规保养来说,至少涉及到机油品牌商、供应商、配件生产商、销售商、线下实体服务网络等 。反映到消费者端,汽车后市场的水很深,比如假货水货满天飞,行业专家一大堆 。消费者随便换个配件都怕买到假货,除了汽车知识了解不够和汽车后市场宣传不够的原因以外,更主要的原因,这个行业几乎没人敢说自己是老大,因为行业太专业、太庞大了,也确实,汽车后市场目前没有大佬,不像欧美国家Halfords、AutoZone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路边汽修连锁店的专业度,一方面取决门店技师的水平,另一方面,也与配件、用品的供应渠道有关,至少涉及了两个领域 。再举个例子,汽车贴膜的原理与手机贴膜一样的,但行话“三分膜七分贴”,膜的质量和贴膜的水平都有 。还有一点,就是什么行业、什么商业模式到了中国真的会变味儿,没办法,中国特色嘛~~因此,汽车后市场想做互联网,可真不是随便哪个创业者或者投资人脑子一热就能做的 。需要的基本素质:足够的后市场行业沉淀时间+较为丰富的汽车专业知识积累 。当然,还得懂点互联网~~嘿嘿~~?互联网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便捷+信任这几年的O2O、线上线下融合诚然解决了不少消费终端问题,我们也看到了这几年的汽车后市场创业,特别是15年的汽车上门服务大战如火如荼 。但专业就是专业,道行还是道行,汽车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实物,也关乎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马虎不得 。因此,汽车后市场想参与互联网不是不可行,只是谁先谁后的问题 。是汽车后市场+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汽车后市场 。用互联网的思维来解决汽车后市场带给消费者的问题,无非是“便捷+信任” 。?便捷:真正给消费者带来方便首先,解决是信息不对称 。一般消费者对汽车后市场是知之甚少的,把汽车后市场的产品和服务搬到互联网,确实是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至少满足让价格、产品标准化 。也因此诞生了诸多类似的平台商,比如阿里汽车、阿里车码头、京东车品、途虎养车 。“透明的价格+多元化的选择”让越来越多的爱车之人深感便利 。除了能够在这些平台购买到一些产品,越来越多的服务也搬到了互联网,比如天猫、京东、途虎都可以在网上选择诸如汽车美容、汽车保养等常规的“轻服务”,这些服务是比较容易标准化和包装的,所谓包装,就是能把一件脏活累活变得清新靓丽、秀色可餐,而后消费者只需要选择服务门店、到店服务即可 。当然,这也不排除一些伪命题,两年前非常火热的“上门洗车”,就是消费者坐在家里等着,就可以有上门的三轮车来帮他洗车,且不论洗得干净不干净(说实话,还不如自己写的干净),光从需求来看,是不合常理的 。洗车应该算是最简单的汽车服务了,绝对也不算是特别着急的需求,就算洗车要排队,但也不至于半天找不到一个洗车的地方吧?连基本的消费需求都谈不上,更别谈什么便捷了 。其次,次要解决的是消费体验问题 。这很容易理解,汽车不管价格多少,咋说都是代表一个家庭能力的消费品,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谁不希望自己的车能被照顾的好好的 。同时,中国汽车消费者依然是被4s店洗了脑了,不管有毛病没毛病,车进4S店就好像进了保险柜一样 。其实这点是错的,4S是有义务帮助消费者,但很多品牌的4S店就是因为知道消费者不懂,才把义务当成了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连锁快修店的数量比例逐年上升的原因,因为4S店已渐渐满足不了消费者的体验,再加上动辄几千元的保养价格,更无人问津了 。因此,在消费体验方面,互联网能不能给消费者足够便捷是非常重要的标准 。现在也有很多类似的互联网企业,比如,帮助消费者选择正确的车型配件、帮助消费者找到能够提供服务且距离合适的门店、帮助消费者获取汽车保养、维修的时间等等,都是在解决这一类的问题 。最后一方面,就是意识形态方面的,也就是所谓的精神生活,包括赛车文化、改装文化、车友会等等 。这些主要是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问题,因为车主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需要沟通、需要分享,而通过互联网平台,这样的信息交流程度是相当好,比如汽车之家、各大门户网站的汽车频道 。可惜的是,中国车主是先了解这些意识形态的汽车文化,才去了解关于汽车的一些“硬知识”,包括保养、维修、美容 。?信任:根本不是价格战汽车最重要的是安全、安全、安全,没有安全,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包装得再华丽,价格打得再低也是没用的 。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的汽车上门服务价格战,当时诞生了很多互联网汽车服务企业,包括博湃养车、卡拉丁、携车网、e保养等等 。他们的核心服务是提供汽车上门常规保养,即更换机油、机滤、空调滤、空气滤,增值服务是一些汽车美容的服务项目,包括发动机舱清洗、空调清洗、全车检测等等 。由于当时各家急于向投资人证明市场价值,一方面不惜成本开拓城市,呵呵,没覆盖中国汽车保有量前十的城市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创业的;另一方面,大打价格战,上门保养工时10元起、1元起、免费赠清洗服务等等,恨不得直接送给消费者 。暂且不说保养工时费需要多少钱(死贵死贵的4S店至少是150元起的),单从上门费用算,上门保养开车上门,至少需要80元左右的成本费用,这样的做法是为了短期内获取更多的用户,但这么低的价格带给企业的肯定是服务质量的下降,比如,服务人员从原来的两人变为一人,同时也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回过头来,真没人相信1元的保养工时费能带来多大的消费粘性 。很高兴的是,这样的价格战非常短暂,随着几家倒闭而告终,非常庆幸消费者能避免这样的“境遇”,毕竟车主再穷,也不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有了信任,才有第二步—品质 。汽车后市场是以线下为主的产业,消费者肯定是要到线下才能完成服务闭环的,不管和互联网有多大的关系,这点是改变不了的 。那么,可以说,汽车后市场,无论哪个领域,在线下的活儿能做得好,才能做得久 。这确实和其他行业互联网创业不同,不像做个网红的衣服,只要款式过得去,不是差得不行,更多的精力花在粉丝营销上就可以获得销量 。汽车后市场是需要通过真本领才能沉淀最终客户的 。所以,做汽车后市场方面的互联网,除了资金要有预算外,思维方式必须要改变,是先有品质才有流量,而不是先有流量才有品质,无数个案例证明了这点 。提到信任,不得不提一下4S店,无论是整车销售、汽车常规保养,还是汽车美容、车友会,其实4S店都可以参与,也都知道怎么参与,毕竟他们和车厂关联最紧密,车也是人家造的,当然知道怎么修,怎么玩 。但是,这么多年,不管是新闻报道上的“小病大修、过度维修”,还是坑人的“汽车零整比”,都反映出消费者对4S的不信任,你想想,国外汽车零整比大概是5比1,但到了中国,一些大汽车品牌(呵呵~就不说是哪几家了)的零整比能达到12比1,没办法,配件商、车厂、保险、4S店都要赚钱,垄断!当然也更加反映出,这样的传统业态是需要点变化的,里面的创业机会肯定是有的,但绝对需要耐心和时间 。总不能让中国车主永远都贵的花不起,便宜的不敢买吧~~和人与人交往一样,对汽车后市场的信任也是需要一点一滴培育起来的 。所谓信任,就是不蒙人、不坑人、不骗人 。确实,中国的大部分车主是不够了解汽车后市场的,但这同时也是非常好的市场机遇,如何通过互联网让消费者更加具备粘性,是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但答案完全可以排除价格这一项,毕竟能买得起车的人,真不会那么在乎多付出一点,更在乎的是安全 。?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思路毋庸置疑,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空间肯定巨大 。毕竟汽车后市场有这么大的市场规模和这么多的行业领域,再加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通过互联网方式去优化、改变,提升效率空间 。在这里,提几点创业思路,仅供参考:?十分聚焦某个领域汽车后市场涉及领域很多,需要多种专业知识,这个行业目前没有绝对的大佬;另外,中国的车主数量迅猛增加,处于特别初级的阶段 。那么,可以考虑在某个精确领域进行创业,比如车友会,比如汽车常规保养,比如汽车科普解读,这些领域其实多多少少目前在市面上都有,只是没有发展到创业的高度 。哪怕只是聚焦某个汽车品牌、某个热门车型,也是可以的,毕竟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是巨大的,而且中国是“万国车”,真的是众口难调 。?聚焦区域不要想着一定要在多少时间内抢占多少的市场、多少的城市、多少的门店,多少的流量 。前面提过,汽车后市场关注的是“便捷+信任”,哪一项都是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能够在一个城市站稳脚跟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汽车后市场消费者肯定是走到线下用脚投票的 。前两年,经常有很多汽车互联网创业者,动不动就说几年内要开几千家门店,唉~拜托,中石化加油站也才3万家左右,人家做几年了 。?做久简单的事情就是胜利做久比做好要难很多,因为这代表的一种“工匠精神” 。中国汽车后市场缺的就是这种精神,没有正确满足消费者的某一个小需求,就想去改变一个领域或者市场,那是非常不现实的 。举个例子,一家连最平常的换机油都做不好的汽车保养门店,更别谈什么钣金喷漆、部件维修,也很难想象它还能做好什么 。所以,汽车后市场真的不需要去颠覆,而是去优化,先从做好最简单的事情开始 。?从轻做起可以先从一些比较适合互联网运作方面去考量,比如汽车文化、汽车科普、购车咨询等方面,一方面,由于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必须要有时间的沉淀,另一方面,互联网思维最可能解决信息不对称、不透明的问题(某大型互联网汽车的PPT造车除外,呵呵呵 。最后,什么样的团队适合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创业?两点:首先,懂车、爱车:很难想象不懂车不爱车的创业团队做汽车后市场能走多远;其次,多年的汽车行业经验+多元化的知识沉淀(包括互联网,深刻建议)
领导把脏活累活给你 电商脏活累活指的是什么,NBA干脏活累活

文章插图
四、京东自营店啥意思?本人不才,从事电商有8年了,今天简单聊一下:“京东自营”不是“京东自己经营”旗舰店不是“厂家自己自营”一、“京东自营”不是“京东自己经营”其实京东就是“沃尔玛”这样的超市,不要认为自营就是自己经营 。这些都是供货商做的:产品的详情页、图片客服售后产品贴码、入库,滞销品退库退货(客退)处理、再加工产品设计、生产对京东采销唯命是从,喊爸爸一些不可描述的京东做什么:下采购单,补充库存下退货单,退滞销库存逼迫供应商返点、搞促销、京东自己也亏钱搞促销巨大的客户流量仓储配送为什么京东强势?供应商为什么祈求着京东?因为京东有巨大的客户流量,大部分京东客户只买“京东自营” 。即使其他渠道滞销的产品,只要不是太差劲,放在京东自营,很快就能卖掉 。理论上,京东算是供应商的一个客户,比如一个省级代理,但是他卖货能力非常非常强 。比如:假设斯伯丁篮球之前一年全国只能卖2亿,合作京东自营后,京东自营就能卖3个亿 。举例有点夸张,理解这个意思就可以了 。京东过于强势,厂家/品牌方,不愿意跟京东合作有实力的的厂家和品牌方,是不愿意跟京东合作的 。很多是委托代理商跟京东合作 。所以,大部分的京东自营,都是品牌方的代理商 。平时的客服、售后、供货等,都是代理商做的 。对京东自营的盲目崇拜:京东对货品的把控,其实很有限 。京东自营的优势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 。显示“京东配送”的有2种(自营、第三方入京东仓),对消费者来说,其实差别不是那么大 。不要盲目崇拜自营 。旗舰店不是“厂家自己自营”电商需要客服、售后、发货等等,比较麻烦、琐碎,很多品牌方是轻资产,是不愿意做这些脏活累活的 。大部分是授权的代理商做的 。有的是找的代运营公司 。部分显示“xxx官方旗舰店”的,可能是品牌方自己经营的,也可能是代运营的 。旗舰店也不是唯一的,可以有多个,比如某个轮滑鞋品牌,在京东上已有5个旗舰店了 。只要名字区分开,京东是允许开多个旗舰店的天猫上,好像一个类目下,只能有1个旗舰店,除非特殊综合大品牌比如: 斯伯丁京东自营旗舰店 、自营斯伯丁店铺、斯伯丁旗舰店、 斯伯丁京东自营专卖店 、 Spalding斯伯丁旗舰店 、 SPALDING斯伯丁京东自营专区 、 斯伯丁京东自营专区。。。再比如:九阳旗舰店、九阳官方旗舰店、九阳京东自营旗舰店、九阳豆浆京东自营旗舰店、九阳豆浆生活旗舰店、九阳商用豆浆机旗舰店、九阳厨卫旗舰店、九阳西式电器旗舰店、九阳中式生活旗舰店、 九阳西式厨电旗舰店、九阳小家小家电旗舰店、九阳净水旗舰店、九阳炊具京东自营旗舰店、 。。。。
五、一眼看到结局的38岁乡镇公务员,是否应该辞职去外面闯一闯呢?一眼看到结局的38岁乡镇公务员,我认为,他不应该去辞职,再去外面闯一闯了,这无异于冒险 。乡镇公务员的角色,在当地乡镇,应当是比较受人羡慕了 。可是,能够张眼看世界的公务员,他此时正身处乡镇,心怀世界,他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能一眼看到结局,所以他不甘心,他看到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挣着大钱,开着大奔,会很羡慕,也很失落 。所以,他想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但是我却认为,他此刻已经不适宜去闯荡了 。想想看,他此时的年龄,已经将近不惑,38岁时,想出去重新闯荡,那京必须是从头做起 。如果他想从事是技术类工作,那就必须要重新学习 。如果想从事商业,必须要有雄厚的资本作为支持 。我想,身处乡镇的他,已经38岁的年龄,应该是已经结婚,而且孩子处于上学的年龄,他得去养家 。而且他的年龄,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这时的他,能够拥有做生意资金,应该不多 。所以,此刻的他面临着,要么从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劳动力工作,要么做着很小本投入的小生意,因为没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持,他成功赚取大钱的希望,并不大 。漂在大城市,许多年轻人生活得并不如意 。而在38岁出来漂,有点尴尬,有点冒险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这位公务员,还是稳定为好 。毕竟,能看到结局的人生,不一定是很差的人生 。
领导把脏活累活给你 电商脏活累活指的是什么,NBA干脏活累活

文章插图
六、社区团购存在低价倾销挤压就业的问题,具体应该如何处理?社区团购领域大事件进入日更状态,沃尔玛加码社区团购、京东收购美家买菜、谊品生鲜All in社区团购、顺丰中通或布局社区团购…12月中旬,一篇名为“互联网公司是否抢了菜贩子的生意”的文章像一颗催化剂投进试管,立马引起剧烈的化学反应 。由此展开去,又延伸出“社区团购是否缺乏梦想和技术含量”、“中国互联网公司为什么没有大格局”等等质疑,针对社区团购的讨伐便声声不息 。随之而来的,是人民日报社评一石激起千层浪,“别只惦记着几捆白菜、几斤水果的流量,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其实更令人心潮澎湃”,将舆论情绪推向了高潮 。社区团购从一个资本风口转变为一个国民议题,从一个商业问题演变成一个道德问题 。12月下旬,国家市场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商务部召开规范社区团购秩序行政指导会,阿里、腾讯、京东、美团、拼多多、滴滴6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参加 。这场会议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平台带动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和作用,但也严肃地指出当前社区团购存在的低价倾销及由此引起的挤压就业等突出问题,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不得滥用自主定价权、不得违法达成垄断协议、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不得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不得违反公平竞争原则、不得利用大数据“杀熟”、不得向经营者收取不合理费用、不得非法搜集个人信息、不得销售假货等“九不得”,切实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此前,喧哗的少数代表了沉默的大多数,社区团购也在人人热议中被模糊了定义和边界 。但在一片讨论声中,有一个轮廓基本清晰:即民众所反对的,未必是作为新兴业态的社区团购,而是资本无节制的扩张,无限制的“倾销”,无约束的垄断;民众所忧虑的,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是资本贪婪肆意掠夺,是一个任人宰割的未来 。疯狂的盛宴接近尾声社区团购整条链路上最重要的角色,曾经最炙手可热的团长,如今热情消退,集体寻求出走 。“团长们”带着别人都做自己也不能落下的焦虑感成为“团长”,却发现成为团长后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 。首先是不赚钱 。网上流传的一张团长端截图显示,贺州日提成85元就能排本市第一,某团长销售商品6件仅得到提成1.23元,单日收入超过百元的团长凤毛麟角 。招商证券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头部5~10%的团长贡献了80~90%的销售额 。其次是团长职责相当繁琐 。基础工作是每笔订单的分拣、打包等这类体力劳动,更复杂的则是运营团购群、处理售后、与每一个顾客打交道等这些耗费心力的隐形工作 。平台产品质量不稳定造成的售后问题,物流体系不稳定造成的超时问题等等,团长长年累月积攒的信誉面临坍塌 。“没有利用价值了就只能被抛弃” 。美团、滴滴后续一系列动作也让团长们感到心寒 。据了解,美团已经开始着手砍掉团长分布过于密集的区域的团长数量,不出单或出单少的团长面临淘汰;橙心优选在社区内自设小店,团长们认为这是滴滴在“过河拆桥”,利用团长们积累口碑“自立门户” 。团长端危机浮现,随之而来的,社区团购过热的市场竞争的弊端也显露出来 。线下社区团购过度竞争现象非常明显 。抖音网友分享,有的地方一公里范围内,被开发出超过50多个自提点,理发店、文具店、餐饮店、干洗店,只要是个店,就都被开发成了团长 。在社区团购的西部热土古城西安,买菜生意已经熊熊燃烧进了高校,身在象牙塔也能感受到越来越疯狂的气息 。西安交大的朋友表示疑惑,“一开始只有一家,后来有陆续来了三四家,还有从别的地方拿菜过来卖的,竞争很激烈,怎么一个卖菜的行业也这么卷?”社区团购购买的蔬果生鲜质量参差不齐 。有社区小店店主表示,社区团购菜价便宜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互联网巨头们确实利用团购加预售的模式优势从农批市场中拿到了价格相对较低的货源,另一方面,那些蔬菜生鲜也是大多数商贩不会选择的低端产品,所谓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低的原因也有经销商处理库存的考虑 。进入下半年以来,随着社区团购由重点城市蔓延至全国,整个生鲜交易市场都已经被搅了个天翻地覆 。过热的社区团购确实需要一盆冷水来降降温,需要规章制度规范市场秩序 。以补贴换流量的打法是第一阶段的玩法,随着社区团购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若仍重流量获取、轻供应链运营,忽视品控和物流规范,轻则自毁,重则酿成整个社区团购行业的灾难 。以仓储物流为重心的第二阶段拉开帷幕 。社区团购催生物流新物种在哄抢流量的第一阶段,该来的都来了,没来的应该也不会再来了 。社区团购千团大战进行到第二阶段,是需要精心布局、重金投入、稳扎稳打的仓储物流和供应链建设环节 。在这一阶段,仍充斥着大量的机会 。对于看好社区团购万亿市场,想从物流和供应链环节切入的企业来说,做铺路的事,总不会有错 。由于社区团购对物流响应速度及履约速度等方面有较高要求,当下,美团、兴盛优选、滴滴等企业也想借助快递末端体系快速铺开社区团购的网络 。快递企业可与互联网公司协作打造社区团购的整条履约链路 。借助其中转站点的角色,中通、顺丰、菜鸟等一些快递企业正试图以其在广大下沉市场布局的末端网点、驿站、场地、运力等资源作为突破点入局社区团购,只不过方式各有不同 。有的选择接入社区团购平台成为提货点,有的则与团长合作,通过租赁场地等方式触达消费者 。复杂之处在于,社区团购的物流网络虽然也是一张网点密集的下沉网络,但与现有的快递、外卖、家电配送等配送网络存在根本不同,不能直接借用 。社区团购的兴起,将构建一个新型物流网络,新型物流网络将会催生一家大型物流公司 。送快递、送外卖或是送菜看似都是在送货,社区团购网络与快递网络、家电配送网络有何不同?主要区别在于服务的范围和订单的密度 。消费品需求频率的差别将电商分为广域电商和近场电商,快递构建了一条很长的层层分拨的网络体系,而社区团购一端是农产品大仓,另一端直接连接消费者,它的“中心仓-网格仓-自提点”的三级网络本质上是一个区域性的配送网络 。一个典型的快递网络,触角能够延伸至全国三万多个乡镇的配送站 。它是一张弥漫全国的网络,平均运距长达1000公里以上 。从站点分布广度和密度上看,它与社区团购的网络很相似,但与社区团购构建的网络相比,在使用频次上,它则稍逊一筹,毕竟人们对快递的需求并非天天存在,但是对于买菜的需求每天都有 。家电领域配送领域的区域型网络,通常由工厂送到经销商门店,再由经销商配送到一个县乡范围 。但家电品类并不是日常消费品类,它虽然铺展得很宽,却不像买菜的需求那么高频次,因此这是一张稀疏的网络 。与外卖配送网络的不同之处在于,外卖骑手从门店拿到餐之后就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不需要仓库进行存储,无中转而直接交付 。但社区团购的网络结构是“中心仓-网格仓-自提点”,需要仓库进行加工、分装等处理再交付 。社区团购主打高频刚需消费,落在区域内的订单密度高,构建了一张密集而高频的输送网络 。在三四线城市,这样一张更为密集的配送网络尚没有出现 。社区团购这一仗打完之后,无论最终会不会是一地鸡毛,都会留下一张深度仓配全国网,这也是最有价值的资产 。谁能抓住社区团购对应的物流网络的机遇,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全社区的深入的配送网络运营商,谁就可能以远超当下的快递公司的规模成为一只新兴独角兽 。这家公司可能诞生于传统电商公司,也可能从美团、拼多多等互联网公司出来,可能诞生于顺丰双捷这样专门做供应链的公司,也可能从传统餐饮、服装、家电等消费品配送公司孵化出来 。结语开一座新城,从第一个订单下单开始配送,就意味着,前期沉没成本已经很多了 。前端谈好供应商,中间铺好物流网,运转看似只是一个APP上操作这么简单,但背后看不见的东西都是用钱铺垫的 。社区团购所依托的物流网络,如果没有前端大量的订单支撑运转,那配套的物流网络、供应链体系将变得毫无意义 。单量起来,前端采购才能更具有议价空间,采购成本下降,同时物流利用率上升,整个商业体系才能运转起来 。这也是一定程度上佐证,巨头们烧钱把阵仗闹地足够大,不仅是比拼财力秀肌肉,也是不得不做的一件事 。亚马逊飞轮理论:前端价格越低消费者越高兴,物流成本也越低,以此为切点走入一个良性循环 。当下存在一种“伪社区团购”模式,“将生鲜作为流量入口,高频打低频,羊毛出在猪身上 。主业不赚钱也无意深耕,生鲜补贴亏损获客,高毛利商品赚钱 。”这种“伪社区团购”模式线下导流线上赚钱,不碰物流和供应链两大硬骨头,没有真正解决效率的最终一定不可持续,甚至会死于恶性竞争或监管压力 。而真正的社区团购将改善商品流通效率,通过技术革命降本增效:(1)从提高流通效率切入,和政府三农政策保持一致,消化库存,扶贫助农,降低流通成本 。(2)通过信息化赋能社会化销售力和运力,让“新就业”取代“旧就业”,赋能扶持而不是干掉 。消灭的是低效的就业环境和经营效率,而不是菜贩子这类人群,消灭掉多少旧工作机会就应带来多少新就业机会 。(3)在供给侧通过技术革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解决生产供给冗长,低效,资源浪费,信息化不足问题,而不是通过不可持续的价格战,和国家政策保持一致 。用科技重塑农产品供应链,从C2B逐渐到C2M,提供供给质量 。轻模式的“伪社区团购”没有生命力,也不会获得政策上的欢迎和支持,相反会受到监管打击 。“重模式的社区团购”,前景亦是星辰大海 。去做脏活,苦活,从生产端到流通端去真正解决行业效率的,赋能产业链大于帝国思维的,连接大于垄断的才是真正的胜利者 。流量是把双刃剑,能载舟,亦能覆舟 。互联网企业若没有扎实基本功,强化物流和供应链环节,未来有一天难免被巨大的流量反噬 。我们不必担心社区团购取代了小商小贩的生意 。前两天,小区门口一家开了五年的水果店关门了 。老板是一对夫妻,这五年,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以这个小店为核心徐徐展开,从成立小家到孩子也到了打酱油的年纪,如今关门大吉难免不舍 。但老板娘并没有抱怨,反而是松了一口气,她说,今年终于可以过个好年了 。以后做什么呢?老板娘并不迷茫 。她说,只要有手有脚,踏实肯干,在哪里不能安身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