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学习,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哲学家与儿童对话》2

书的第二部分叫“做好事与我”。

生活中,人性中,很多事情是具有争议性的。有时媒体从一个角度报道,读者也就跟着一边倒;然后突然媒体又转向了另一个角度,原来事件还有这一面,于是读者也又倒向另一边。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因为我们都是围观者,当我们去看待一件事情,做一些评判时,就难免加入一些主观因素,立场倾向。而更甚者,也有很多拿出道德做矛头。
可是,道德是什么?我们脑子中的对错来自哪里?很多时候,我们在其中的利害关系,与人的交往感觉,都会成为判断这件事的重要因素。也就是,我们是难以完全按逻辑来,按客观来的。
比如书中探讨的一个话题“五个人比一个人更有价值吗”,便是做了这样简单的讨论。救五个人,让火车换轨道,但会牺牲另一个轨道上的一个人。根据调查多数人会这样选择。但如果不是换轨道,而是你可以推一个人下去堵住火车(假设可以堵住),那就有很多人不会这么选了,又或者如果这牺牲的一个人是我们身边的人,那就更不会了。
当然这只是作为探讨的例子而已。但从中我们应该学会的是,更全面的去看待一件事情,更客观的评价一个人。本身,一个观点就只是代表了一个立场,一个角度。不要人云亦云,轻易就下了结论。
哲学中学习,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哲学家与儿童对话》2
文章图片
书中插图 就好像做一件事情,你不亲身体验,很难真的了解当事人的感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永不过时。有时,我们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的初衷,怎么就这么被改变了。
比如“获取回报会侵蚀我们的品格吗”。有时这种回报是那么不经意间,或哪怕以奖励、鼓励为名,都令我们在做这件事时失去了最初的味道。
有研究人员对小小孩做过一些试验:一个人男人双手托着书站在书柜前,无法打开书柜,旁边一个14个月大的小孩看到了,很自然的过来帮助男人打开了书柜;一支笔从一个人手中滑落,但坐在椅子上无法俯身捡起,又是一个小小孩拾起了笔给这个人;另一个男人的海绵掉地上 ,又是一个小小孩帮助了他……所有小小孩都表现出自发的愿意帮助人。而且,是不要回报的,没有任何回报。
研究者又做了一些其他试验。第一组孩子每次自发帮助别人时,会得到一个玩具作为奖励。第二组会得到口头表扬。第三组没有任何回报。结果呢?第二组和第三组还会保持帮助人,而第一组却在很短时间里消失了这样的帮助行为。
类似试验还有。其实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当回报成为了习惯,最终就很难再去做没有回报的事。而这是后天习得的。
回到生活中,其实不乏这样的现象。比如很多家长无意识的就用这样的方式把学习搞恶心了,把学习和玩对立了起来。还有,我们成人对于工作有时也是如此。那工作的回报的是什么?是工资!最初的时候,我们也没那么讨厌这份工作,抱着成长磨练的心态去的。但渐渐的,我们常会听到,累死累活,就拿那么点工资,怎么还不涨工资等之类的话。甚至会有人开始出现混日子的心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资就这么点干嘛这么拼啊……此时,早已忘了做这件事时是怎样的感受了。而很多人说的不想工作上班,其实更多的是有一种想逃离的感觉,充满被迫与无奈。
所以,作者说,我们努力去做事的两个理由:第一是自己喜欢;第二是有回报。而回报也可能会导致我们不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了。
【哲学中学习,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哲学家与儿童对话》2】于是,想起那句文艺老话,不忘初心。确是难得。通俗点就是,外在如何变,依然不迷失自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