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15班6组20170628作业雨汇总

汇总区:
应交作业人数10人,准时提交人数10人
应点评人数10人,准时点评人数9人,迟评1人已发红包

本次小组最佳文章伊兰《在007,金马教我写留言的日子》
覃珊珊《影院就是大片?》
伊兰《在007,金马教我写留言的日子》
江涛《一次只做一件事》
赵敏《华人摄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照片——《中国娃娃》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俞莉敏《学习笔记反思——如何利用聚餐进行团队建设》
程丽华《见信如晤|写给你的闲话》
吴家玫《都江堰,这座城》
方政博《5分钟读完《清单革命》》
刘光界《我们为什么惧怕考试?》
隋诗豪《邪恶与善良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评论与金句: 1.覃珊珊《影院就是大片?》
点评:王语嫣

确实现在好的电影好少哦。精华的东西都是需要不断迭代,和岁月沉淀的
金句:所谓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电影中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生活中出现过的类似的人,亦或是自己性格的一方面,总是想和剧中主角一样的人就好了,精彩而轰动,或是找到别人的目标,或是有机遇让自己成功。有感而发并启示生活,对自己有意义的有帮助的才是好电影。我认为一部成功的电影不仅是好看而已,而是应该拥有更多值得人们去思考体会的地方。

2.伊兰 《在007,金马教我写留言的日子》

点评:读完豁然开朗。作者分析了金马的留言和自己的留言做对比,找出问题所在。真是一个很有心的战友。我留言就缺乏你这种探究精神。获益良多,非常感谢。

金句:1.他总是善于把老师本周的慨念跟前面的所有慨念联系起来思考,然后总结,最后延伸出几个自己的观点;
2.他总是把老师的慨念跟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分析,然后去实践,实践后又来对照老师的观点坚持,如此反复,最后形成正确的行动,比如他做的区块链社群。
3任何时候他总是不忘记在最后宣传自己,每篇留言的后面都会加上。
点评人:俞莉敏

标题:很清晰、紧扣文章主题
结构:按照时间顺序,说明结交金马的原因,和他结交后写留言,最后反思总结自己和金马的差距,结构很清晰。
金句:他总是把老师的慨念跟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分析,然后去实践,实践后又来对照老师的观点坚持,如此反复,最后形成正确的行动,比如他做的区块链社群。
总评:
把订阅专栏的分为几级,我就是第2级,只是看了,偶尔有感触就留个言,从来没上过精选。
1、偶尔看一看
2、每篇都有看、偶尔留言
3、每周都有留言、留言上精选
5、每个概念实践
看完后,发现原来高手就是这样来学习的,好惭愧,什么叫做用心学、用实践在学。原来还可以通过留言,还可以提升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和促进自己的践行。而为之前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我现在有时候不知道写什么东西,开始认真写留言给了我一个方向,感谢分享
3.江涛《一次只做一件事》
点评人:肖韵华

点评如下:
1.标题:《一次只做一件事》论点鲜明
2.结构:结构清晰:具体事例,探究原因,改善意见
3.内容:先从自己下班后常常不能完成计划而自责,讲到看书找到了大脑宕机效率不高的原因:大脑善于处理事情,不善于记录,处理事情也需要件件的来。然后说到应对方法:随时笔录零星的想法,专门记录冥想时的想法,尽力今日事今日处理完,没有处理完的需要衡量实施价值和实施时间。
4.结尾:文章缺了结尾的总结呼应。
5.金句:针对我们大脑的特性(善于专注地思考和处理一件问题,而不擅长于同时处理和存储事情的特点),我们应该给我们的大脑,外接一个方便可靠的”外脑“(纸张或者手机记来做录)
6.总评:整篇文章结构清晰,论证明确。排版也有意突出结构划分。看的很轻松。学习了。
@践行|江涛|暂无007-1118?这篇文章让我对GPD这本书很感兴趣,要去找来读一读。有的时候我会出现和你一样的情况,很多事情出现的时候反而会懈怠一件事情也没做好,然后又会自责。你提到的记录的习惯很好,我也发现了,和你一起向大家推荐 最后一点3后面的标点注意下哦
4.赵敏《华人摄影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照片——《中国娃娃》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点评人:刘晓宇
标题:准确简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结构和内容:层次分明,首先对照片的内容和影响力做了简单的介绍; 接着以作者的角度对当时的场景进行描绘,使我了解了照片背后的凄惨故事。
总评:文章仅仅介绍了照片的背景和相关资料,如果结尾能升华一下主题会更好。
5.俞莉敏《学习笔记反思——如何利用聚餐进行团队建设》
点评人:程丽华
这是一篇很实用的文章,也就是干货了。文章从自己的学习笔记以及对学习笔记的思考传达了“如何利用聚餐进行团队建设”,思路很清晰,结构也够明朗。我很受用。
我一直不太适应看纯干货的文章,你的文章比较短,如果长的话我可能看着就有些累了,所以站在个人的角度,如果不仅仅停留在读书笔记,而是分享地别人的话,适当的举些例子会好些。
点评人:伊兰

1,标题:非常直接,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干货,就算我不点评也会立马点开来看。
2,结构和内容:这是一篇学习笔记,主要是作者在看了《IT项目经理成长手册》记的笔记以及之后的反思,整个文章的机构非常清晰,分成了两大块,笔记内容和对笔记内容结合实际的反思,文章不长,非常干货,值得带团队的人好好看看。
3,金句:聚餐是个轻松的场合,大家可以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常见的是大家在聚餐上谈得海阔天空,但也可以巧妙的利用这样的机会进行团队建设 ,使之变得更有意义
我当初记录下来的时候,怎么没有思考过自己可以在什么地方应用,怎么落地应用呢,没有实践,哪来的成长。
4,建议:读完你的文章后,我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你的反思是根据笔记来写的,但是你笔记上面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参考话题,一个是注意事项。你下面的反思只有参考话题,没有关于注意事项的反思,我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就对你说的注意事项有反思,可能是因为我经历过的原因。
6.程丽华《见信如晤|写给你的闲话》
点评人:俞莉敏

总评:这是一篇给朋友的信,所以没有特定的主题,主要是聊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和感受。
你说你总是向往缺少的东西,我也有类似的情况,但自己也在慢慢提升,会多去想自己拥有的,和自己的长处优点,让自己活得更豁达些。从你的蚊子中,我感受到一丝丝低沉的情绪,(可能我理解有误),所以只有个小建议,可以写些有趣的事情分享给朋友,这样一份快乐变成2份。

点评人:冯思佳
点评:文章行文优美,直抒胸臆,将近况和所思所想用信的形式向友人娓娓道来,真情流露,很能打动人的写作方式。
点评:郭素伟

你好!看了你的信,就像写给我。很自然,很温暖!我也很喜欢信!信能表达情感!它不需要有明确的观点和提炼出重点。而工作中经常往来的邮件,让我本人似乎也活成了邮件的样子:只有突出的重点,时间,安排,进展,节奏,流程,结果……似乎任何情感的修饰和表达像顾虑占据别人注意力一样,被自己尽量删减,提炼出,干巴巴的任务!
这样写信的形式很赞!有温度文章!赞!
7.吴家玫《都江堰,这座城》

点评人:王永强

1、标题:开篇吸引了我,如果把“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放在开头,会不会效果好些?
2、结构:作者看到的景色--都江堰的历史--汶川地震--地震后的景象,地震只是改变了外观,而原有的文化依然存在,我有点不太清楚主线是哪个??
3、内容:国家的强大才能安居乐业。这一段文字让我找到共鸣,我也有同感。
4、结尾:我会产生一些疑问在这里,作者最终还是没有“走到南桥”,我有些怀疑“保持原有的心境”
5、金句:“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诗感觉很美。
6、总评:内容很多,对于一个理科生,感觉逻辑不是很强
评论袁梅

内容作者散文体写了历史名城都江堰的来历,以及地震后莸得新生的美丽城市。文笔清新流畅,结构合理。我曾去过两次,读罢此文,有种旧地重游的感觉。
8.方政博《5分钟读完《清单革命》》
点评人:瞿彰

总评:我没写过也没有研究过读书笔记的输出方法,不好给出评论。但凡看见拆书后的读书笔记,读者总是会有点儿收获。
我可以从中学到清单的分类以及清单的编制要点,同时了解到清单的运用范围。也感谢题主,为了评论您的文章找到了自己的不足。班长今天推荐了欢喜的饭团“一块输出”,主题刚好是怎样写好一本书的读书笔记,共勉!
点评人:吴郎

内容:
文章好像比较烧脑,芒格的五条通用观念也进去看了一下,感觉也没怎么看懂,回头再细看。
在股市投资中,我感觉可以用清单革命,逐步帅选出赚钱的票,但是,又感觉,股市或股票,又是那么的深不可测,又感觉清单革命不会起多大作业,作者的意见呢?
文中提到的《团队清单》,医护人员自我介绍,摩天大楼建筑团队的沟通,有借鉴意义
金句:
每个专家并不是以业界权威而是以团队成员的身份参与复杂问题的讨论,就能准确、全面的发现存在的问题。
总评:高质量,干货多,有点烧脑,已关注你的号
9.刘光界《我们为什么惧怕考试?》

点评人:曾寒雪
长大到现在相信大多数人都已经身经百战,但笔者揭露了一个事实,我们越来越害怕考试这件事背后的原因,就是我们自身的怠惰,自身的停滞不前,害怕这种检验,但是这种现象是可以克服的,只需要自己经常提示自己有着终身学习者的身份即可。看得出笔者见微知著,善于观察和思考,同时自己也在践行着终身学习这件事情,手动点赞!期待下一次
点评人:王丽霞

作者分析了人生各阶段人们对待考试的不同心态及相应的行为表现,分析了作者认为的普遍存在的原因,“其实,不是我们惧怕考试,而是惧怕自己不知道,不熟悉的事情,畏惧困难。”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最后,作者分析了考试的意义,并且鼓励大家具备热爱学习,喜欢考试的终身学习者的良好心态。
作者能从生活中的事件着眼,深入反思,我觉得是非常值得学习的一种品质。
10. 隋诗豪《邪恶与善良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点评人:王若楠
【007-15班6组20170628作业雨汇总】文章标题就表明是我们思维方式决定了一切,内容渐渐展开,善良的人看待周围都是友善的,而邪恶却相反。最重要的影响只有自己的内心,我想这是不是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越变越善良的最根本原因,因为他们本身就有一颗善良的心。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用时间证明了这一切。文末表达出了作者对自己的期许,让我好奇是什么事让你受触动,让你有这样的感慨:用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我愿意用善良的心,去回望过去,感知未来,体验现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