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马斯克和推特“分手”,“不爱”的代价是什么?

投稿|马斯克和推特“分手”,“不爱”的代价是什么?
文章图片

文|出行一客,作者|郭宇、王静仪、周奕君,编辑|王静仪
曾表示要花440亿美元收购推特(Twitter,NYSE:TWTR)的埃隆·马斯克,正式反悔 。
投稿|马斯克和推特“分手”,“不爱”的代价是什么?
文章图片

推特在8月30日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一份文件显示,马斯克的顾问向推特发送了一封信函,正式通知终止双方之前达成的收购协议 。
从今年4月至今,马斯克和推特就收购与否一直在拉锯 。最初推特考虑用毒丸计划制止收购;4月26日双方达成收购协议,马斯克以每股54.20美元的现金收购推特,交易总价值约为440亿美元;但是7月9日,马斯克单方面反悔,认为推特严重违反了协议中的多项条款,包括虚假账户的问题;随后推特将马斯克告上法庭,要求马斯克继续执行之前的收购协议 。
在此期间,有关马斯克为什么收购推特,收购成功/失败对双方以及更广泛的影响的讨论从未停止 。
目前单从股价来看,双方的数字都不够好看 。截至8月30日收盘,推特股价为39.32美元/股,这一价格相较于马斯克宣布收购推特后51.7美元/股的高点,已跌去23.9%;由马斯克担任CEO的特斯拉(NASDAQ:TSLA)股价为277.7美元/股,自四月以来也跌去两成 。
爱恨四个月 
美东时间4月25日,推特向SEC提交报告,宣布与马斯克达成最终协议,后者将以54.2美元/股(溢价38%)、总价440亿美元的现金收购推特 。根据推特向SEC提交的报告,收购程序预定于2022年内完成,推特将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 。
“我希望那些对我最严苛的批评也可以留在推特上,因为这才是言论自由的意义 。”在推特宣布接受交易后,马斯克在推特上发表了上述言论 。马斯克同时还表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表示希望公开推特的算法,让内容推荐和审查逻辑更透明 。这也是外界认为马斯克想要收购推特的一个动因 。
外界推测,流量变现红利是马斯克收购推特的主要原因 。推特有两亿月活用户,马斯克在推特上有8000万粉丝,无论是营销特斯拉还是影响加密货币市场他的每条推文都有可能引起更广泛的市场反应 。
马斯克是加密货币的著名支持者,2021年11月7日,马斯克把自己的推特用户名改为“Lorde Edge”,同名加密货币迅速出炉,开始交易6小时暴涨843%(随后又暴跌80%) 。
特斯拉前营销和传播主管西蒙·斯普劳尔(Simon Sproule)表示,马斯克的古怪举动带来的一个结果是,他没花一分钱广告费,就把特斯拉打造成了一个知名品牌 。“他打破了首席执行官应该如何行事的规则”,在这个过程中,马斯克几乎成为了一个反主流文化人物,吸引到那些通常对汽车或太空不感兴趣的人 。
从4月14日马斯克向推特发出收购邀约,到4月25日推特接受收购协议,只用了10余天 。这期间,推特的态度从拒绝到接受,发生了180度转变 。
发出邀约一天后的4月15日,推特董事会发起了“毒丸行动”,即希望股东增加对推特的投资金额,从而稀释马斯克所持有的股份比例 。这项计划实施后,马斯克未来要获得超过15%的股份,就需要得到推特董事会的批准 。而在发出收购邀约10天前,马斯克已经成为推特第一大股东,持股9.2% 。
转折发生在4月21日 。那天,马斯克宣布获得超过465亿美元的收购融资 。SEC文件显示,马斯克在4月23日和4月24日就推特交易进行了谈判 。4月25日,推特向SEC提交报告,宣布与马斯克达成最终协议 。
但在达成协议后,马斯克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质疑推特的垃圾/虚假账户比例的真实性 。此前,推特公开表示,其垃圾/虚假账户占比低于总用户的5% 。
【投稿|马斯克和推特“分手”,“不爱”的代价是什么?】5月13日,马斯克发布推文称,收购推特交易暂时搁置,因正在等待支持“垃圾或虚假账户只占用户的5%以下”的详细计算结果 。5月中旬,马斯克再次公开质疑了该数据比例,并表示如果交易要进行,就必须以更低的价格收购 。
7月8日,马斯克宣布终止收购推特,将其推至舆论高峰 。推特则回应称:“马斯克所谓的终止收购是无效且错误的,此前达成的合并协议仍然有效 。”
随后,推特将马斯克告上法庭,要求马斯克继续执行之前的收购协议 。7月29日,美国特拉华州一法官宣布,将于10月17日至21日审理推特起诉马斯克一案 。同日,马斯克对推特公司发起反诉,但目前诉讼内容暂未对公众公开 。
分手之后,谁是赢家?如今,马斯克正式宣布终止收购,给出的原因是两点:一个是虚假和误导性陈述,一个是人才管理方面推特没有遵守之前的义务 。
虚假和误导性陈述,指向的依旧是马斯克介意的“推特的垃圾/虚假账户比重”问题 。
马斯克方面在写给推特的“分手”信中声称,推特不愿与马斯克分享所要求的信息,而已分享的信息则证实了马斯克此前的观点:即推特上的垃圾/虚假账户数量比重,比该公司在监管公告中声称的5%要多很多 。
人才管理方面,马斯克表示,推特最近人员动荡,部分高级管理人员和三分之一的人才招聘团队离职 。马斯克认为,推特此举违反了此前收购协议的义务,即推特要基本保持其当前业务组织完好无损,在改变正常业务流程之前要征得马斯克的同意 。
据外媒报道,推特高管近日在内部会议上表示,越来越多的员工选择离职,目前员工流失率为18.3% 。而在马斯克提出440亿美元的收购交易前,推特员工流失率在14%至16%之间,与竞争对手持平 。
8月30日披露的文件中,马斯克解释了更多放弃收购的原因:他认为推特在防御黑客和隐私问题方面有“严重缺陷”,“严重违反”了数据隐私和消费者保护法方面的义务,违反了并购协议中的条件 。
“马斯克放弃这笔440亿美元的收购计划,主要原因是美国科技股市值掉头向下 。”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创新联盟调研员高超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就推特方面而言,当初出价相对于目前市值溢价过高;就特斯拉方面来看,由于股价下行,马斯克能否筹到几百亿美元来支持交易完成,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
“股价反映出市场对这项交易的顺利完成没有多大信心,寻求更低的价格成为推特股价暴跌后马斯克方面的核心诉求 。”高超说道 。
截至8月30日收盘,推特股价为39.32美元/股,这一价格相较于马斯克宣布收购推特后51.7美元/股的高点,已跌去23.9%;由马斯克担任CEO的特斯拉(NASDAQ:TSLA)股价为277.7美元/股,自四月以来也跌去两成 。
美国韦德布什证券公司分析师丹尼尔·艾维斯认为,马斯克收购推特可能会有三种“结局”:交易失败;马斯克压低收购价;马斯克退出交易并支付10亿美元“分手费” 。
眼下诉讼箭在弦上,推特胜诉与否,都会“自损八百” 。
有观点指出,与马斯克对簿公堂将给推特带来高昂的诉讼费,或使推特陷入财务危机 。华尔街投行Truist Securities估计,根据此前的交易情况,推特股价将跌入20美元或30美元的低位 。
另一边,未来基金(Future Fund Active ETF)创始人、特斯拉投资者加里·布莱克(Gary Black)认为,如果交易终止,特斯拉股价可能会出现5%至10%的涨幅 。
但无论如何,经此一役,马斯克的名誉和信用会遭受到一定的质疑,这在未来也将影响他的投融资活动 。
在《时代》周刊眼中,马斯克是“小丑、天才、领袖、有远见的人、实业家、表演者、无赖;爱迪生(发明家)、巴纳姆(现代公关之父)、卡内基(企业家)和曼哈顿博士(DC漫画中的超级英雄、科学家)的疯狂混合体 。”
上天入地,马斯克的商业版图马斯克最为人知的身份是特斯拉CEO,收购推特看似毫无关联、天马行空,但马斯克的商业版图其实早已突破汽车业务的边界 。
除了特斯拉,马斯克还是在线支付平台PayPal联合创始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创始人、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创始人、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联合创始人等,业务范围堪称“上天入地” 。
如何理解马斯克与这些公司之间的关系?一位头部车企总裁对《财经》采访人员表示:“这些业务之间好像没有明确关联,马斯克一直说要去火星,特斯拉汽车和火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去火星上开电动汽车,目前看来不太现实 。马斯克好像没有明确的战略 。”
对此,马斯克的解释则是:“我正试图采取一系列我认为最有可能使未来变得美好的行动” 。
特斯拉前员工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曾担任特斯拉加州无人工厂研发负责人Allen Pan表示,在马斯克的商业帝国中,这些公司就像大公司里的一个个部门 。
“所以他自己才是真正的实体,是大公司本身,而这些公司都只是这个帝国的分支?”采访人员反问道 。“就是这样!”Allen Pan立刻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
这些分支部门之间会相互联系,马斯克也鼓励员工辗转于这些公司之间交换学习 。比如特斯拉会为Space X生产零部件;Neuralink做分析使用的部分数据则源于特斯拉 。
其中,和特斯拉关系最紧密,也是目前取得明显成果的当属Space X 。这是马斯克对于延续人类生存的备选计划:如果可持续能源也救不了地球怎么办?那就送人类去火星,于是便有了Space X,马斯克担任该公司的CEO和CTO 。
从2002年成立至今,Space X做了很多事 。比如自己设计、制造并发射了猎鹰系列运载火箭,并实现了重复使用;制造并运营龙飞船,能够在国际空间站实现载人和载货,2020年11月16日,载人龙飞船成功将4名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成为了首个执行空间站乘组轮换任务的商业航天器 。
此外,Space X还开启了星链计划(Starlink),旨在为地球上服务欠缺的地区提供带宽互联网连接,并为城市地区提供价格优惠的服务 。根据规划,出售卫星互联网服务所产生的现金流将是资助其火星计划的必要条件 。按照马斯克的计划,星链计划需要在太空中部署卫星数量超过4.2万颗,截至2022年4月7日,马斯克已经发射了2335颗卫星 。
2022年2月,马斯克凭借着Space X的成就入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 。美国工程院认为,马斯克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可持续运输和能源系统三方面的设计、工程、制造和运营上获取了突破 。目前,全球掌握航天器发射回收技术的只有四个:美国、俄罗斯、中国和马斯克 。
美国《时代》周刊将马斯克评为2021年度人物:“几乎没有人能够比肩他对地球生命、甚至是对外星生命所产生的影响 。”
隧道挖掘公司The Boring Company的诞生,则是马斯克在堵车时产生的灵感 。
2016年12月的一天,马斯克被堵在洛杉矶的公路上时,在社交平台Twitter上连发了三条动态抱怨交通,写道“堵车快把我逼疯了!我要造一台隧道挖掘机,开始挖隧道 。”于是,希望通过地下隧道来实现高速旅行的The Boring Company便成立了 。
2017年2月,The Boring Company在SpaceX的停车场挖了一条测试隧道,2018年5月隧道完工,12月对公众开放 。2022年4月,The Boring Company宣布会在今年内对Hyperloop进行全面测试 。
Hyperloop是马斯克在2013年提出的交通概念,即使用一个局部真空的管道系统承载胶囊型的列车,大大减低空气阻力,理论上能在30分钟内跨越约350英里(560公里)的距离,甚至比商用飞机还快 。
今年4月,The Boring Company融资6.75亿美元,估值57亿美元,是3年前的6倍 。
尽管看似前景广阔,但投资者认为需要耐心培育 。硅谷风险投资集团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曾说:“马斯克公司的孕育期很长 。”究竟有多长?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到2020年才实现了第一个盈利年 。按照这个时间周期计算,成立于2016年的The Boring Company将在2033年实现盈利 。
由于身兼数职,马斯克也被质疑过于一心多用,无法管理好公司 。IESE商学院教授Marc Sachon将马斯克形容为“dancing at too many wedding”(在太多婚礼上跳舞,指一心多用) 。
Marc Sachon表示,马斯克正在成为特斯拉及其员工的负担,“我认为他应该将管理权交给一位经验丰富的高管,并继续担任技术的开拓者 。”
Marc Sachon认为,车企CEO是一份全职工作,管理像特斯拉这样规模的公司,一天24小时都不够用,即使是马斯克也应如此 。但马斯克不仅身兼数职,还在社交媒体上花费很多时间 。
爱恨四个月后,这位社交媒体“顶流”陷入与推特的诉讼战 。但至少从争夺流量的角度而言,这不完全是件坏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