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是时候对国产动画电影放低预期了

投稿|是时候对国产动画电影放低预期了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犀牛娱乐,作者 | 小福,编辑 | 朴芳
在暑期档的尾声,电影市场迎来了最后一批实力新片 。作为今年暑期档为数不多国产动画大片的《新神榜:杨戬》,更被许多人寄予厚望 。
截至目前,该片上映六天累计票房1.87亿,正向着2亿票房大关缓步进发 。不过与影片公映一同到来的,还有来自口碑、市场表现层面的源源不断的争议 。
其中一种声音认为,《新神榜:杨戬》的票房表现,在追光动画或是国产动画电影维度下都不能算是合格成绩 。
那么实际上,究竟是《新神榜:杨戬》的票房表现低于预期,还是有些观众寄托了太高期望?
《新神榜:杨戬》的现实客观来说,选在暑期档末尾上映、又路遇同期同类型竞争对手的《新神榜:杨戬》,并未获得最完美的档期环境 。
尽管该片拥有来自追光动画几年积累下的观众基础,又走了“封神榜”原著广泛认知的捷径 。但从结果来看,《新神榜:杨戬》无论是在口碑层面还是市场表现层面,都无法归为广义上的爆款 。
目前该片的豆瓣评分为7.0、淘票票9.3、猫眼8.9 。其中豆瓣评分开分7.0为追光动画近四年间四部动画电影的最低分 。
综合目前的观众反馈来看,基本都对追光的美术风格和视效制作表示认可,负面评价主要集中在故事发展、角色设定等内容层面 。这也是追光动画项目乃至大部分国产动画电影,一直以来备受观众诟病的薄弱点 。
至于市场表现,《新神榜:杨戬》目前的票房曲线与去年春节档的追光动画作品《新神榜:哪吒重生》走势相近,最终落点或冲击4亿大关 。
总体来看,考虑到当下档期环境以及追光动画过往作品的市场表现,《新神榜:杨戬》的票房与口碑,基本都符合映前预期 。
而在我们看来,许多观众的失望情绪,本质上是源于对《新神榜:杨戬》的过高预期 。在人们纷纷举起“国漫崛起”旗帜,殊不知与此同时,很多人也过早戴上了滤镜,对国产动画电影有了虚高预期 。
现在,是时候回归现实了 。
正视“不理想”来到2022年再喊“国漫崛起”未免太迟 。
自2015年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开始,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已经在七年时间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股浪潮,在票房50.36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被推向了高点,又被疫情后首个国庆档中斩获了16.03亿票房的《姜子牙》注入了新的信心 。
见证过这些奇迹的观众们,开始对国产动画电影抱有更高市场预期 。人们坚信着,创作者能够在2019年创造50亿+的奇迹,也能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创造国产动画电影的辉煌 。
然而事实呢?
点开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总榜,截至今日票房突破10亿大关的仍只有《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两部影片 。票房前十的剩余八部作品中,光《熊出没》系列就占据了五个席位 。如此一来,领跑的非合家欢动画也就只剩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白蛇2:青蛇劫起》和《大鱼海棠》三部 。
不过在另一角度,在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前十中,有四部影片是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后上映 。所以总结来看,仅看票房层面,“国漫崛起”后的头部项目平均票房产出能力在提升,但现象级爆款项目仍十分有限 。
在这些项目背后的制作团队,也呈现出了比较单一的现象 。
票房前十中占领五席的《熊出没》系列背后的方特动漫,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稳定产出高品质合家欢系列项目的制作团队 。他们的《熊出没》系列作为每年春节档的固定选手,至今仍未出现过失手 。像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熊出没·重返地球》累计票房更达到9.78亿,创造了系列票房新高 。
而剩余的影片中,基本被手持《哪吒》《姜子牙》等爆款的光线彩条屋,以及打造了《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的追光动画两家厂牌瓜分 。唯一的个体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由导演田晓鹏的十月文化主导开发,即将在年内上映的田晓鹏新作动画《深海》则将与光线合作 。
总结下来,我们所谓的“国漫崛起”,也就是这四家厂牌的故事了 。
【投稿|是时候对国产动画电影放低预期了】国产动画电影的问题千千万,归根结底不过是三条症结 。
第一是制作水准与讲故事能力的不匹配 。
《杨戬》的观众口碑落差即是国产动画电影的缩影 。面对日益精进的制作水准,观众们无法否认国产动画在视效层面已步入国际一流梯队 。但相对的在大部分作品中,观众们都无法忽视内容层面的稚嫩 。这背后更多是源自国内动画电影制作团队的有限精力、经验,无法达成两者兼顾 。
第二是投入与产出的不匹配 。
在能力、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制作者们将更多精力投入在视觉层面,以掩盖内容上的短板 。但观众却无法只用单一的评价标准甚至是对国产动画的情怀为某一部电影买账 。
对于大部分国产动画电影而言,回本仍是一个较高门槛 。即便是票房能够达到4亿+、5亿+级别的追光动画,也仅能够用大量的人工投入换来微薄收益,再继续投入进新项目的开发中 。
目前来说,唯有《熊出没》系列达成了稳定产出回本的理想状态,这也是建立在由电视动画、实景娱乐、衍生产品等构建起的一整套内容打法前提下的 。
这也就暴露出了第三点问题,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规模的不确定性 。
我们的动画电影市场还远未达到“国漫崛起”应有的规模 。
我们没有足够深厚的观众基础,以致于即便是头部厂牌都不敢轻易放弃公版IP这条最保险、最保守的路径,所有制作团队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
我们也没有足够高的市场天花板,以致于许多所谓头部项目的市场空间不过5亿上下,而剩下的大多数动画电影,连破亿都有难度 。
而除了行业内部的问题外,后疫情时代又有了很多不可抗力的干扰 。疫情影响动画电影受众观影热情、广泛性的居民消费降级.....一个直观的反馈是,暑期档作为动画电影重地,曾助推《哪吒》《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多部作品脱颖而出 。然而今年暑期档截至目前仅诞生了两部票房破亿的动画作品 。
其中一部《小黄人大眼萌:神偷奶爸前传》作为大热IP,内地市场表现远低于预期 。而另一部《新神榜:杨戬》更是国产动画电影中的独苗 。即将在本周五上映的日本口碑动画电影《雀斑公主》,预期票房也难过3000万大关 。
因此某种程度上说,在难上加难的市场环境下,我们所谓的“国漫崛起”,更多是一种美好愿景 。
直面困局所以回归现实后再重新审视《新神榜:杨戬》,它真的令人失望了吗?
犀牛君不以为然 。
于口碑层面,这部影片的品质表现已超越了大部分同类项目 。
在制作层面,追光动画一直以来的开创性美术风格和天马行空的特效展现,都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 。
即便是在市场层面,在今年暑期档相对低迷的市场环境下,于宣发周期仅有4天的极限赛跑中抢滩上映的《新神榜:杨戬》,也尽力达成了较好的开局,成为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中表现最佳的一部 。
应该承认,《新神榜:杨戬》已经做出了一部合格头部国产动画电影的应有水准 。
而在《新神榜:杨戬》背后,我们更应该直面的是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困窘 。我们需要更加冷静地审视国产动画电影,对新片多一些宽容,也适当放低一些预期,接受国产动画电影票房产出能力有限的事实 。
国产动画电影创作者们,也应该在观众的呼声中,尽早看清问题与差距,尽力将短板问题补全 。
毕竟我们也是发自内心期待着,看到国漫真正崛起的那一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