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司机的膝盖和脚掌



今早,又一则下跪的新闻推送过来。总感觉冥冥之中我被开着什么玩笑。


公交车司机的膝盖和脚掌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情不自禁发了一条动态:

济南46路公交车上又发生下跪事件。这真是一个下跪的季节啊。为何事态总要发展到这种歇斯底里的地步呢?

正如前面发表的文章所说的:在现在这个应该“散发着人性光辉”的时代,每一个下跪都是掷地有声的,必有回响。
我愿发出我的一点微不足道的“响声”。



最近几年出行以电动摩托和开车为主,公交车和公交车司机接触的少了。主要的印象停留在上学的时候。
那时候我可是公交车的“狂热粉丝”,追不到都不肯罢休。因为如果追不到,我就只能靠自己的“11路公交车”步行了。打的肯定打不起,除非放弃自己半天的口粮。
今天的主角是公交车司机,乘客的“荒唐事”就暂时放在一边。之前也写过大妈骂孕妇怀孕就不要来挤公交车的事。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是与非,不过是立场和利益的转换觉悟上缺乏应有的耐心与想象力而已。
曾经作为一名屌丝乘客,我曾恨透过公交车司机。除了他们不顾乘客的重心而急踩刹车时,我的前后左右正好都是美女围绕,我怎么跌都能跌到温柔乡里的时候,我并不恨他们。其它的大部分时候,我跟众多乘客都是同仇敌忾的。
那年头,见过人挤上去包被夹在门外公交车司机视而不见直接开车的。这一路,那包就和它的主人一门之隔。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此,我看到你在门外风吹雨打,却不能拯救你进门内。一路上还提心吊胆,怕被擦身而过的车辆挤破包包。更怕包包质量不佳,自己狮子大开口,甩出肚子里的钱包卡包口红甚至尴尬的套套。真是人间悲剧,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公交车司机的膝盖和脚掌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以为这是最悲情的?那你就见识少了。最悲情的,是包进门了,人却被隔在了门外。这简直是神操作。乘客以为扔一包进去就算占了一地,司机再怎么着也会等她。结果,她只能五味杂陈地眼看着公交车的背影无情地离去,一如电影里情侣的离别镜头。由于赶时间,这出戏我只看到了这里。后面还有没有结局中的结局,便不得而知了。

什么神起步急刹车以及漂移过弯,当时根本不值一提。以我个人的感受,这是大家的共识,你要是连基本的平衡能力都没有,那就回去再蹲两个月马步再来坐公交车吧。练手的抓力也行。反正这都属于乘坐公交车的基本功,就像你要上场打篮球你起码得能拍球和投篮一样。

再加上还要和各种“诡谲”的乘客进行无规则的残酷竞争,当时作为柔弱学生的我简直觉得乘坐公交车就是走上社会前接受的最好的现实考验。



工作以后,我在窗口干过服务工作。没有公交车司机这份工作辛苦,但比这份工作琐碎。但共性是每天都几乎重复同样的工作。时间久了,激情没了,人也机械化了。面对各种前来咨询问题的人时,也只是机械的敷衍。于是,将公交车司机当作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一个有自己的性格和生活的普通人来看以后,我开始觉得有必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当你再听过作为公交车司机的朋友诉说他遭遇的各种乘客的无理后,你似乎对他又更多了一点理解。当初无情地分隔人包的司机,你也愿意相信只是少数人而已。


公交车司机的膝盖和脚掌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听他们谈到原本他们也有各种理想,只不过为了生计不得不来此虚度人生,你就决定不去计较什么了。当然,有部分原因也是我基本不用天天去挤公交车了。但我想说的是,当你把一个人的职业标签撕掉,然后进入他们的生活,很多原本你认为可恨的人,其实原来并没有那么可恨;同样,很多你以为可敬的人,其实原来也并没有那么可敬。
新闻里看到过公交车司机改线路抢救车上发病的病人的正能量事件,以及遇上蛮横不讲理的人的殴打时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综合来看,这些都在说明,一棒子打死一票人的做法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人群为之,都欠妥当。



济南公交车司机下跪事件,起因只是起步太快,引起乘客的不满,最后乘客估计群情激奋吧,或者只有个别人激奋,便跳出来责备司机。司机不堪责备,甚感委屈,最终双膝落地。最后,公交总公司的工作人员认为这位司机做出的是“不规范的应对行为”。

关于“不规范的应对行为”一词,深奥,我只觉得深奥。官方用词就是高明,让人怎么琢磨都行。而且漂亮,谁都不得罪。

虽然曾经深受公交车司机的神起步急刹车以及漂移过弯的折磨,但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仍然不免心里一揪:试想这位司机是你的家人,你作何感受?他作的“恶”,真让人气愤到必须不依不饶了么?



公交车司机的膝盖和脚掌
文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然,公交车司机神起步急刹车漂移过弯的问题是值得提出来解决的。他们必须有更高更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态度。那么,事情其实只是这样的,公交车司机大可收起膝盖,这不是乘客想要的,乘客只是想要你们收敛脚掌,对刹车和油门都温柔一点。
【公交车司机的膝盖和脚掌】最后,希望每一次特殊事件的发生,都是不同群体不同立场的人进行沟通以求达到互相理解及包容的契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