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味凤爪

4只凤爪

吃完早中饭,还不觉得饱,在回来的路上看上了砂锅凤爪。

“要10块钱的“,我知道腌制食物比较抑制食欲,可以迅速饱腹。
老板娘不慌不忙地称了几个,没加分量没想多卖我,连句话都懒得说。
我匆匆付款,回到家,准备就着鸡爪读完剩下的李光耀自传。
看了一会儿书,想起了鸡爪,打开盒子一看,只有四个!
但是想想,一只鸡只有两只手,10块钱买了2只鸡的4只手,我又看了看自己的双手,也不好抱怨什么。
【原味凤爪】为了增加啃爪的仪式感,我啃完第一只之后,转战到了餐桌上,正正经经地为鸡骨头清理好一块场地。
但是第二只吃起来,明显没有第一只来得味道好,总觉得舌头被香料已经麻痹,吃不出味道,只有口感。所以越嚼越慢,最后啃了一半就放下了。
摘下塑料手套,我习惯性地闻了闻手指,又是几个小时都洗不去的香料味。
我发自内心地厌恶这种香料味,因为总觉得不健康,也不想在翻书的时候把香料粘到书页上。
慢慢地,我就开始责怪自己:为什么要买这个沾满香料的玩意?


凤爪是美食么?
从营养成分上看,鸡手上没有什么肌肉,全是血管和韧带,谈不上补;从分量上,整个鸡爪也没什么能吃的地方,啃了半天还是饿;从味道上,终生刨土的前世决定鸡爪今生没有什么天然的好味道,所有的好味道都是人为的。
对啊,这些诱惑,都是人为的。而且鸡爪作为美食,更多也是在中国的事。
看看北美超市里面带有碎冰和血丝的生鸡爪和猪蹄,仿佛抛尸展览被斩断双手的鸡和猪,让人看后心情复杂,更谈不上食欲了。
这伟大的美食和相应的食欲,就是活脱脱制造出来的。
但又有那些美食的美,是纯粹的自然美呢?


各色凤爪
如果说一道好菜,一半得益于食材,另一半得益于烹饪,那么不得不说烹饪的成功一大半得益于调料。
培育一个能人就像做一道好菜,需要食材,烹饪,和调料。
如果用包装鸡爪的方式去打造一个人呢?
原材料:要找到一个健康的鸡爪,白白净净,身材丰腴匀称,四指健全,鸡掌处丰满为佳。 但由于鸡有肉食鸡,三黄鸡,走地鸡,乌鸡等不同品种,只能在各个品种中择优选择。
煮熟:完全清洗之后,小火慢炖,旨在入味同时,保持外表完整,留取引人注目的的凤爪外形。
加料:上等的调料,根据食材本身的荤腥程度加料。肉食鸡爪略肥腻,应多加辣椒去腻; 三黄鸡爪略土腥,应多加酱油去腥;走地鸡爪略瘦弱,应多加明油添饱满留本味。
定价:根据香辣,酱油,原味三种口味定价,原味的加工手法较复杂,原材料成本高,定高价;酱油味居中;香辣定价最低。
调价:根据市场反馈,香辣口味重,肉感强,卖的最好,可适当提价;原味口味淡,劲道但少肉,卖的略差,可适当降价;酱油味口味口感均衡,销量稳定,可保持原价。
整合:卖了一阵子,酱油鸡爪因为缺少特色,逐渐退出了市场。香辣鸡爪和原味一统天下。香辣鸡爪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增添了麻辣鸡爪,食材本身更便宜,但调料更生猛,定价也更高。
过了几年,食客们一想到风爪就一定是麻辣味的,条件反射会咽口水。
原味虽然也有市场,但是由于原味鸡爪也经过了加工很难做到原味,原味鸡爪只能在食客心中作为麻辣和香辣的替代品存在。
市场一度出现了变态辣的鸡爪,但由于过于重口味,伤害了食客们的味蕾,最终还是淡出了主流市场。现在仍然有食客喜欢变态辣的口味,所以变态辣也存在着。


回到人
恍惚过后,端详我手中的原味鸡爪,不免有些后悔,“要是麻辣或者香辣的会更好吃一点吧”, 我想。
于是放下鸡爪,离开餐桌,而书中写道:

“新加坡坚持平等,公平的原则,相比马来西亚秉性坚持照顾马来人利益的不公平原则,使得新加坡能够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具有竞争力的市场”。
一个不公平的市场从一开始就否定了麻辣鸡爪的存在,让国际上位居二等销量的原味鸡爪能够成为这个市场的龙头霸主。
而公平的市场不限定鸡爪的口味,麻辣鸡爪得以成为第一,甚至变态辣鸡爪都拥有一定的市场,而原味鸡爪只能屈居改善口味的替代品。源源不断的新口味涌入市场,豆豉鸡爪,泡椒鸡爪还可远销其他市场。
最终,麻辣鸡爪终于获得了公平市场第一鸡爪的地位,同时收获了正义,向其他市场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望着桌上的原味鸡爪,已经被啃掉了两只指头,剩下的两个鸡指头虽然倔强地指向天,但却未免带有孤零零的残缺。
“原味鸡爪最终会消失吧”,我开始缅怀起这只素未蒙面的鸡的躯干。
虽然我从来也不爱吃鸡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