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赠|馈赠 文 秦曙霞

这,就是我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用善良质朴的行动诠释着孝顺,用宽厚包容的品德影响着子女,用坚韧奉献的精神解读着生命,用乐善好施的为人传承着美德。这些珍贵的馈赠,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 ,令我终身受用不尽。

我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她的爱,年复一年;我理所当然地接受着她的关怀,月复一月;我心甘情愿地接受着她的付出,日复一日……从呱呱坠地到年届五旬,我始终沐浴在一片爱河之中。这种无私而持久的爱,便是母亲无怨无悔的馈赠。

来到海滨城市汕头工作已经三个月了,南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徐徐走进我的脑海,新环境、新工作、新任务、新要求涤荡着我的思维,唯有对千里之外独居北方母亲的思念与日俱增。业余时间通电话成了我们母女每天的必修功课。每当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母亲的娇小身影、音容笑貌便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感到她一直就陪在我身边,继续着对女儿爱的传递与馈赠,犹如甘泉一般温暖着我、滋润着我、激励着我、影响着我……
馈赠|馈赠 文 秦曙霞
文章图片
母亲馈赠我坚强
到今年,母亲已经整整73岁了。她的73年,充满了风风雨雨,饱经了沧海桑田。
从我记事起,一根拐杖便伴随母亲直到现在。听外公讲,母亲的腿部残疾是她9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落下的。我曾抱怨命运的不公,让母亲从小失去了健康和欢乐,但从未听见母亲有一句抱怨。我的腿有残疾的母亲,二十岁便失去了爱她的母亲,硬是靠一根拐杖支撑着自己,赡养年迈外公、养育我们姐妹、抚育两个外孙。后来,在外公91岁高寿过世、我们姐妹相继成家有了孩子后,母亲又义不容辞把外孙带大直到送入高等院校的大门。三年前,眼看着家里的生活慢慢好了起来,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却突然遇到了父亲患脑血栓的沉重打击。
就在一家老小手足无措的时候,坚强的母亲站了出来。她凭着超人的毅力,扛起了照顾父亲饮食起居的繁重任务,每天变换着厨艺让父亲的饮食清淡可口,每天给父亲穿戴得一尘不染,每天陪父亲聊天开心,每天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等待我们下班回家……在母亲精心的照料下,患病后的父亲不但没有受过一丝苦,反而尝到了母亲给他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关爱。在患病9年之后,父亲安然地走了,年迈的母亲失去了相濡以沫几十年的爱人。在很长的时间里,我能深深体会到,那种无以言表的痛苦,写在她的脸上,也刻在她的心上。
生命的时钟不停地割收着母亲生命的每一寸光阴。今年春节前夕,操劳了一生的她病倒了!我们再三劝说着把她送进医院,当高血压、冠心病、眩晕症等一大堆字眼出现在诊断书上时,当医生责怪我们来晚时,我惊愕了:真不知道这么多年母亲是怎样挺过来的……在住院的半个月里,她还在一味自责给我们添了麻烦。每听到这些话,我的心都像刀割一样的疼。如果我平日对母亲关心多一些,如果能早日带她到医院检查,母亲的病也不会拖这么久这么严重。后来,也许是母亲的慈悲和坚强感动了真主吧,她奇迹般地好起来了。我知道,这是母亲与生俱来的坚强战胜了病魔。
几十年来,我的母亲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不间断地供给我们力量,从不叫苦说难。她把辛苦和痛苦留给了自己,把坚强和淡定馈赠给家人。带着一家老小,面对着风雨,一直向前走……
馈赠|馈赠 文 秦曙霞
文章图片
母亲馈赠我善良
【馈赠|馈赠 文 秦曙霞】“你妈是个大好人,她太爱帮助别人了。”这是我从小到大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从记事起,看到最多的就是母亲对邻里、对同事、对素不相识之人的关心关爱,她的乐善好施、大方善良远近出名。
80年代初期,我们家住在宝桥社区15号楼。那时,人们的生活条件远没有现在这么富足,楼口还隔三差五聚集着乞讨的异乡人。但凡遇到,母亲总是不由分说把他们领到家里吃饭,找一些衣物送给他们,给他们备一些路上吃的干粮,并从微薄的收入中给他们一些钱和粮票。像这样的事她不知做了多少,她的善举不知打动了多少人,连乞讨者也称她为“难得的好人!”母亲常常对我们说:“他们也是生活所迫,能帮一把就帮一把,谁没有困难的时候呢!”母亲的话朴实、真诚、感人,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
从小以来,母亲因为腿脚不便,受了太多的罪,承载了一个体能健全的常人没有经历的苦难。在单位上班时,她因为一年四季挤公交上下班,多次被熙熙攘攘的人流挤倒摔在地下,腿上、手上、胳膊上烙满了摔伤残留的印记。然而,每一次对肇事者,母亲从来没有为难过他们,从来没有索要过一分钱的医疗费。每次望着她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我们姐妹都会吵着要为她讨公道,母亲却总是大度说:“人家又不是故意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啊!”
母亲善良做人、善良待人的品德,就像“传家宝”一样传递给我们姐妹,又传递给外孙,让我们感动不已、受之不尽。
馈赠|馈赠 文 秦曙霞
文章图片
母亲馈赠我豁达
听外公讲,为了生计,母亲14岁就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为了承担起家庭生活重担,聪慧的她连续两年跳级读完了所学课程。艰难的岁月里她纳过鞋底,做过修理工,后来一直工厂在从事会计工作,她的一手修理小部件的绝活引来无数人赞叹,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让人啧啧称道。
那时候,家里的墙壁上挂满了母亲获得“宝鸡市金台区先进个人”、“ 宝鸡市金台区优秀财务工作者”荣誉证书。父亲常常自豪地对我们说:“这是你妈辛勤工作的见证呢”。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没有一天清闲过,由于工作单位离家比较远,她每天早来晚走,挤公交车到达终点站后,还要再步行一公里到单位。就那样,她一瘸一拐地在熟悉的路上穿行了三十多年。
记忆犹新的,是每一年冬天下雪后母亲上班的情景。寒气袭人的清晨,当雪花飘落一夜,马路光滑得连我们都寸步难行时,母亲依然要坚持去单位上班。每当我们劝她等雪停了再去时,她总是坚定地说“厂里事情多,需要我”。她给拐杖包上防滑的布条,然后拄着拐杖迎着凛冽的寒风出门,瘦小的身躯在风雪中步履蹒跚,令人看着既心疼又难过。
“面对困难和挫折,一定要想得开、看得开,做一个豁达的人,没有过不去的坎”。多少年来,在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母亲总是饱含深情地悉心开导,使我敢于正视困难并勇敢地去面对。
这,就是我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她用善良质朴的行动诠释着孝顺,用宽厚包容的品德影响着子女,用坚韧奉献的精神解读着生命,用乐善好施的为人传承着美德。这些珍贵的馈赠,是我今生最大的财富 ,令我终身受用不尽。
感谢母爱,感谢母亲的馈赠!
馈赠|馈赠 文 秦曙霞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