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的铁拳(电影搞笑的背后,却是喜剧的忧伤)

羞羞的铁拳(2017,中国)
导演:宋阳;张吃鱼
主演:艾伦;马丽;田雨;沈腾
个人推荐指数:7.4/10
羞羞的铁拳(电影搞笑的背后,却是喜剧的忧伤)
文章图片
这两年开心麻花对于华语电影,尤其是喜剧类型片的贡献,不用小觑。从两年前的口碑爆棚,逆袭《港囧》的《夏洛特烦恼》再到去年同样也是人气口碑双丰收的《驴得水》,开心麻花在今年献出的《羞羞的铁拳》,也是来势汹汹。上映三天,已经获得了近五亿的票房,并且根据专业分析最终票房会落在11亿至13亿这个区间。
那么,今天就聊聊这最新一部的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一部让人笑出声的电影,背后又有哪些耐人寻味的地方。
羞羞的铁拳(电影搞笑的背后,却是喜剧的忧伤)
文章图片
华语喜剧片,是戴着镣铐的狂欢
不得不承认,在中国拍喜剧电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而观众就是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喜剧片的效果如何,最重要的就是看平民老百姓看完之后买不买账。这件事情可就比要获得专家赞扬要难得多了,毕竟在当下如果导演背后有个实力雄厚的老丈人,任你多资深多有排面的专家也都要乖乖地给我背书。但喜剧不一样,观众们就像是会拆穿皇帝没穿衣服的耿直boy。

而我国很多观众,更是如此。因为追求所谓的政治正确,往往有矫枉过正的态势,把一个不经意的小点抓着不放。这就像《笑之大学》里面的审查官,对于喜剧剧本的包袱都要严格审核,不能够有任何敏感意向或者不良动向。不过《笑之大学》的审查官最终也找到了喜剧的真滴和精髓,但对于打字不需要负责任的网友们,喜剧必须要做到“政治正确”。
相信喜欢看脱口秀的人一定知道,黄段子和政治梗是脱口秀的生命。这一个定律对于喜剧电影也是成立的,如何能够把成人段子说得轻松而不猥琐,契合而不尴尬就是喜剧水平高低立断的标准了。而在中国的喜剧片,多了黄段子过不了审核;加了意识形态的调侃就拿不到龙标不说,还说不定要请去喝茶;要是调侃了不同省份、或者少数民族同胞,又要被扣上很多帽子。平日里大家口中“相爱相杀”的台词,用在电影中就显得十恶不赦。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敏感,但还是那句话,在一个打字不用负责的时代,大家都可以用偏激恶言毁掉一部电影。
而在这种戴着镣铐创作表演的情况下,《羞羞的铁拳》也让人感到一丝丝感动。

关于电影的卡司、剧情和音乐
电影其实本身是一个很完整的叙事结构,讲述的就是复仇和自我救赎的一个过程。标准的起承转合,三段式:第一段讲述了男女主角的互换身份,遇到了危机,小打小闹之后决定一起向恶势力复仇;第二段讲述了两人在山中学习拳术,过程中互相理解互相扶持,拳术也得到精进;第三段就是最终向反派复仇,中间有些内部小摩擦,但最终还是战胜了恶势力。
这样一个标准的喜剧片的叙事结构,要想拍得好,就一定要认真考虑如何去用有用的部分填充骨架之间的空白处。而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演员了,开心麻花的演员不得不说都很努力,大家都有认真地去表演。我们能看到扮演男神女心的艾伦并没有让人失望,娘里娘气的感觉不会让人油腻,反而还有一些时刻让我觉得很帅。而马丽的演技更是好了太多,经典的笑声让人有着听觉上的完美冲击,而且她的表演状态真的太好了,就算是有些尴尬的戏份也能够良好消化。而其他配角也是不错,黄金配角田雨的演技完全符合电影的节奏,就连原本看上去贱贱的沈腾因为这次的分量不多,居然还有一丝丝可爱的感觉。
而电影的包袱和梗说实话,没有夏洛特来得那么密集和好笑。这一点我觉得没有什么好失望的,毕竟我们看的是电影而不是网络段子集锦。看电影要的是整体的体验,段子如果只是为了搞笑而胡乱堆砌,就像身体各部分不能够有机配合,只会变成瘫痪的巨婴。而且这次电影里面的段子很多都是很平常的铺垫,“开车”和其他不方便直说的梗几乎没有,这也会影响电影的直接笑果。不过电影其实很多细节的笑点如果再仔细打磨一番,会显得更精致。其实开心麻花能够像伍迪艾伦那种类型转变的话,其实也也是不错的思路。
【羞羞的铁拳(电影搞笑的背后,却是喜剧的忧伤)】电影的音乐也是支撑了电影效果的重要法器,其中最有印象的还是衣湿乐队的插曲——《从前有座山》。这首川味十足的插曲,是配合艾伦、马丽两人在山中和龙傲天对峙时使用的。整个音乐从风格、节奏再到歌词都和电影十分同步,让电影的节奏能够快起来。同样,像《好运来》、《世间始终你好》这些歌曲,也是笑料十足。音乐对于喜剧电影太重要了,再加上《羞羞的铁拳》还是讲述励志的主题,没有音乐怎么可能会让人有情绪调动。
爆笑的背后,却是喜剧的忧伤
今天看电影的时候,坐在我旁边的大姐常常发出杠铃般的笑声,即便是那种我看了面无表情的笑点。不过在她的笑点背后,我却看到的是喜剧的忧伤。

近些年虽然华语电影市场长势喜人,而且不同类型片也都有了尝试,但是在喜剧片的范畴却还是略显尴尬。当年爆红的《疯狂的石头》虽然片子不错,但是和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太相似了惹了众多非议;之后徐峥导演的公路系列喜剧片虽然人气不差,但是情怀和无休止地成人梗也的确容易让人审美疲劳;而赵本山第53名弟子的作品,靠着各路大咖客串,似乎电影的本身失去了故事性也变得不是什么大事了,十亿大导演的称号也是唾手可得。
我在想,或许是大姐因为长期只能在那些粗制滥造的喜剧电影中找乐子,所以开心麻花的舞台剧搬到大银幕之后,会对这样略显高级的电影有着无限的感激吧。所以,唯有笑声以表心意。不过这样的爆笑背后,不就正是对于当下优秀喜剧电影缺少的伤疤揭露啊。
开心麻花毕竟是舞台剧出身的,这和电影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终究不是一模一样的。我们需要的,是更多专注于喜剧电影本身创作出来的优秀作品。这绝非对于舞台剧改编电影的否定,毕竟国内外也有很多的优秀作品和演员都是从话剧类转变过来的。但是我们更应要百花齐放,而不是仅仅只是靠话剧来救济喜剧片。
羞羞的铁拳(电影搞笑的背后,却是喜剧的忧伤)
文章图片
关于电影的细节没有说太多,主要因为这部电影还在热映,不想要大家看完影评之后就对于电影的兴趣没有了。尤其喜剧片的包袱如果提前被抖了出来,这种行为太过恶劣了,严重会影响观感。
不过电影整体上完成度要比《夏洛特烦恼》要好不少,角色的设定也没有了那么多“非议”,相信这也是拜诸多键盘道德侠所赐。至于好坏,不予评价。
只希望喜剧电影能够越来越多,在形式上面也能够越来越创新。不要老是抱着老本去啃,这样最终只会输掉整个世界。
最后,还是希望电影票房能够大卖,开心麻花也能够拍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