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跨界还是卖猪,正邦科技在走“雏鹰”老路?

投稿|跨界还是卖猪,正邦科技在走“雏鹰”老路?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新财域
商票违约、猪吃猪、董事长限消......短短十几天,数次成为热点的正邦科技,在猪价回暖之时,并没有走出资金紧张的寒冬 。
依靠“公司+农户”模式实现的快速扩展,当下正在反噬公司链条,扩产再缩产,也在不断增加正邦科技的沉没资本 。
【投稿|跨界还是卖猪,正邦科技在走“雏鹰”老路?】养猪大户如何靠猪吃饭?这个平时简单的问题,对于如今的正邦科技来说,却成为了切切实实的“奥数题” 。
01 多债缠身,正邦的猪快“吃不起”饲料了养猪大户正邦科技,自己快没有“猪肉”吃了?
7月24日,一则关于“养猪大户买不起猪肉出现猪吃猪”的话题登上热搜 。
据媒体报道,最近一个月,广西南宁、四川江油、江西赣州、湖南湘潭等地正邦科技的代养户出现“断料”问题 。部分猪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出现了猪吃猪的现象 。代养户普遍不愿垫款购买饲料,为求自保,部分代养户选择“偷卖”公司猪 。
据了解,代养户在2021年为正邦科技提供597.07万头出栏量 。按近日生猪平均价与常规出栏体重估算,因代养户风波,或影响正邦科技今年下半年收入达80亿元 。
7月25日,正邦科技在互动平台上回应了这一消息 。
正邦科技表示,受6月份猪价低迷及疫情因素影响,其资金相对紧张,因物流配送与饲料厂的协调问题导致少部分区域出现了偶发性断料现象,该小范围的断料情况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已通过资源协调得到解决 。
资金紧张,是目前生猪养殖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 。但是缺钱缺成正邦科技这样的,数量却并不多 。
今年4月,正邦科技1.02亿元商票逾期暴雷,此后在逾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上海票据交易所披露平台的信息显示,5月末,正邦科技商票逾期金额扩大至4.79亿元,进入6月,逾期上升至5.42亿元 。截止6月30日,逾期余额再增到7.29亿元,呈现逐步递增的态势 。
投稿|跨界还是卖猪,正邦科技在走“雏鹰”老路?
文章图片

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正邦科技为“猪吃猪”事件进行解释的同时,董事长林峰被限制高消费的新闻,又引发了市场新一波的关注和担忧 。
7月25日,正邦科技针对此事发布公告称,此次涉及案件为劳工纠纷 。在7月19日发现董事长被限消后,公司已与法院联系并说明理由 。7月20日,法院经审查已解除了对正邦科技失信执行人名单及对董事长林峰的限制高消费措施 。
投稿|跨界还是卖猪,正邦科技在走“雏鹰”老路?
文章图片

但这种自证,无法改变当下正邦科技缺钱的事实 。
02 快速扩张带来的隐患《让子弹飞》里面,葛优有句经典台词“酒一口一口喝,路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 。
不知正邦科技如果看到这句台词,会不会默默地一键三连 。
事实上扩大产能,是自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之后,国内龙头猪企的普遍动作 。猪价推高带来的高利益,让正邦科技也开始了一波扩产动作 。但是这个步子迈的,着实有点太大 。
年报数据显示,在2019年,正邦科技实现生猪出栏578.4万头,而到了2020年,该公司生猪出栏量就达到了955.97万头,出栏规模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
但猪毕竟不是口罩,上了量就能够见效 。在周期高点布局的产能,在遇到快速下行后就成了拖累 。
比如正邦科技在2021年年报中所言:受到2021年国内市场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及疫情的影响,其整体产能利用率较低,造成空置栏舍折旧等损失 。
与此同时,高速扩张也让正邦科技的债务压力快速增高 。
2021年,正邦科技资产负债率由上一年的58.56%提升至92.6%,截至2021年底,总有息负债高达246亿元 。而到了2022年一季度,正邦科技的资产负债率继续上升至97.03%,连续一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金额为负值 。截至一季度末,该公司短期借款仍有121.48亿元,货币资金仅30.73亿元 。
7月16日,正邦科技发布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其在2022年上半年亏损约38亿元至46亿元,同比下降165.72%-221.66%;扣非净利润亏损36亿元-44亿元,同比下降302.57%-392.03%,生猪出栏量也同比下降30.75%至484.52万头,商品猪销售均价12.74元/公斤,同比下降37.49% 。
投稿|跨界还是卖猪,正邦科技在走“雏鹰”老路?
文章图片

对比牧原股份上半年63-69亿元的亏损、新希望39-42亿元的亏损,正邦科技看似还行 。但是在对比企业规模和去年业绩之后不难发现,正邦科技的抗压性,显然不如前两家来的踏实 。
别的不说,牧原去年还净赚了69亿元,今年无非把去年利润吐出来 。而正邦科技去年可是赔了188亿元,这么大的窟窿还在继续挖坑,这墙着实有点不稳当了 。
03 猪肉价格回暖能救正邦科技吗对于目前所遇到的困境,正邦科技还是希望自己的猪能“救”自己一把 。
正邦科技在26日的公告中就表示,随着国内生猪市场价格的回暖,将持续通过出售变现能力强的存货,迅速补充经营所需资金 。而为进一步扩大饲养规模,后续还将通过控股股东减持、出售闲置资产、多方式引入专项资金支持,受让子公司部分股权与合作方共建产业生态等融资措施,来支持业务的持续发展 。
其实这些举措,正邦科技已经在进行 。比如在今年2月,正邦科技大股东正邦集团就向大北农出售部分饲料业务,近日正邦科技又与厦门建发股份签署战略合作,金额达到60亿元 。
投稿|跨界还是卖猪,正邦科技在走“雏鹰”老路?
文章图片

但一番动作之后却没有什么明显效果 。究其原因,在最为核心的“存货”上面,正邦科技翻盘的底气不足 。
从正邦科技的销售月报不难看出,正邦科技2022年1-5月,累计销售生猪409.44万头,同比下降24.34%;累计销售收入42.5亿元,同比下降71.07%,5月销售均价14.47元/公斤 。
此外,正邦科技出栏均重在行业整体增长的基础上,反而出现了下降,出栏商品猪均重从1月的105公斤下降至86.58公斤 。
虽然正邦科技解释是在调整结构 。但显而易见,猪轻了售价会低,单猪盈利能力也会降低 。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成本改善将会更加困难 。而出栏数量与此前栏舍规模匹配度低,也会导致折旧摊销费用升高,再次刺激加速卖猪动作,形成一个非良性循环 。
而被正邦科技寄予厚望的猪周期回归,也未必会如愿实现 。
7月4日,国家发改委就猪价上涨过快情况,组织行业协会、部分养殖企业及屠宰企业召开会议 。国家发改委研判指出,目前生猪产能总体合理充裕,加之消费不旺,猪价并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基础 。明确表示将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并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惩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
在此后农业农村部举行的行业会议上,农业农村部也表示,6、7月份生猪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是受部分养殖场户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等因素叠加影响 。由于能繁母猪产能充足,后期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条件 。
也就是说,目前这种猪价快速上涨,更多是人为干预,与生猪供需结构完全背离 。事实上,目前全国无论是存栏生猪还是出栏生猪数量,虽有所下降,但并不短缺,甚至生猪产能去化并不彻底 。这对债压剧增的正邦科技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
值得注意的是,正邦科技似乎也没打算在一棵树上吊死,大热的新能源,已经成为正邦科技另选的自救道路 。
6月18日,正邦科技就公告称,与国家电投签订协议,国家电投对公司的土地、能源进行统一规划,加快布局光伏、风电、综合智慧能源等产业,力争在三年时间内建设生态光伏、风电、分布式及集中式综合智慧能源约1000万千瓦,预计投资总额达到400亿元左右 。
看着如此熟悉的跨界自救,让人不由想起了雏鹰农牧 。正邦科技能否避开当初雏鹰走过的坑,完成自救动作,也让市场有所疑虑 。
在公告后,深交所就立刻要求正邦科技结合公司主营业务,详细说明与国家电投开展本次合作的背景、目的与具体合作方式,与公司现阶段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规划是否匹配 。
投稿|跨界还是卖猪,正邦科技在走“雏鹰”老路?
文章图片

在猪周期高峰,盲目扩张,周期下行后上演了“猪吃猪”惨剧;清洁能源火热时,迅速布局,又将迎来什么结局呢?
历史告诉我们,总往风口钻,只能一次又一次被吹得一地鸡毛,最后裸奔 。对于股价已从高点跌去四分之三的正邦科技,能不能靠猪自救,同样是个悬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