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真正高效的表现

我曾经为了追寻生活上的效率和质量。观看了大量有关时间管理方面的信息,做了细致入微的计划,并下载番茄工作管理的APP以及设置各种闹钟提醒自己按计划来,但结果可想而知。我现在基本已经不再打开那个APP,闹钟对于我来说也是形同虚设,响了我把它关掉便是。

如果你也跟我有过类似的经历,那么下面这些文字或许对你有用。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真正高效的表现
文章图片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忙着和时间赛跑,却忘了自身的精力有限!需要休息,需要恢复和再生!
什么是精力?
精力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包括体能、情感、思维、意志四个方面。举个栗子,假设你参加了一场长达4小时的会议,台上的演讲人可能从头到尾没说一句废话,而且人家还有话剧表演功底,一整场下来不仅有精美的PPT,还声情并茂绘声绘色!
虽然他竭尽所能的不想让你打盹。刚开始你可能也会兴致勃勃聚精会神,做起笔记简直停不下来。但是到下半场你可能就会发现,药丸!做笔记的速度慢下来甚至不动了,连集中注意力都变得极其困难,精力急剧下降!当然这可能跟演讲人的精力也有关,或许他自己也没办法做到一整场都精力充沛。但是说说我们,在台下耗费的精力并不可能比台上的他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没办法对这个演讲从一而终呢?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真正高效的表现
文章图片
为什么精力会流失?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真正高效的表现】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糟糕的老板,备感失望的生活环境,单身20几年身边还有一些猪队友。我们在陪伴他们,甚至是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精力。精力看似显而易见,却经常被我们忽略。虽然我们每天都有固定的24个小时,但是精力的储备与质量却没有定数。如果我们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去对待它,那么就能变得多产和高效。反之,则会消极怠慢,质量底下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真正高效的表现
文章图片
划重点:
如何做到全情投入!
01
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精力系统,启动系统需要体能,情感,思维以及意志的动力。4种动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彼此牵绊又互相影响,要想发挥出最佳的表现,我们必须有技巧的管理这些互联互通的精力维度!
体能精力有高有低,情感精力有正有负。精力越是消极、情绪越低落,表现就会越糟糕。反之精力越积极,情绪越高涨,那么表现也会越高效!看看下面的象限图,或许就会有直观的感受。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真正高效的表现
文章图片
我们极少会考虑自身精力地储备而总是认为它能随时取用。实际上,不断增长的需求逐步耗尽了我们的精力储备,尤其在我们不对随着年龄出现的能力减退做任何补救的时候。通过全方面的训练,我们可以极大地减缓身体和思维的衰退,并切实地深化情感和精神能力,直到永远!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真正高效的表现
文章图片
02
要想保持生命的跃动,我们必须有节奏地消耗和更新精力。最丰富、最快乐和最高产的生命共通之处,就是全情接受挑战,同时能够间断的放松,留给精力再生空间!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将生命当做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逼迫自己超过健康消耗的范畴。当我们不断消耗精力却没有得到足够恢复时,情感和细微的悦动就会变成一条无波无澜的直线。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将自己的生活看做是一场短跑冲刺,在某些时间段全情投入,在另外一些时间段闲云野鹤,更新精力,应对下一个挑战!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真正高效的表现
文章图片
03
为了提高能力,我们必须突破自己的惯性极限,模仿运动员进行系统的运动。曾经听过一个音频栏目,里面就有说到国外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手法并不是教会他们如何打球,而是对运动员本身的肌肉群进行拆解,逐个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比如他们会有拳击训练,锻炼自己手臂肌肉和体能耐力。为了增强肌肉能力,针对性地向它施加压力,使它爆发出超常水平,虽然在爆发后可能会失去运作能力,但是加以数十个小时修整,它就会变得强壮,能更好地应对下一个刺激。
我们锻炼精力,也是采用和锻炼体能相同的方法。任何导致不适的压力都可能帮助我们提升能力,只要事后能得到有效的恢复。就像尼采说的:打不倒我们的会让我们变得更强!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真正高效的表现
文章图片
04
变革是艰难的,我们都是习惯的产物。变革的难点在于,有意做出的改变常常无法坚持下去,意愿和自律性远比我们想象的薄弱。但是仪式习惯(指定义明确、具有高度计划性的行为)会自动把人们拉向某条轨道。比如刷牙,你并不需要每天提醒自己去做,它已经变成因健康观念而自发产生的行为!我们在刷牙时通常会切换到自动模式。这仪式习惯的好处就在于,能在非必要情况下减少意识精力地消耗,而剩下来的可以用在真正需要的地方。为了确保全情投入,建立良好的仪式习惯是精力管理最有效的方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