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津荣天宇拟投15亿加码储能业务:资金储备及研发能力存疑

新能源|津荣天宇拟投15亿加码储能业务:资金储备及研发能力存疑
文章图片

津荣天宇7月14日宣布拟投资不超过15亿元建设年产2GWH储能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 , 并拟增资1500万元认购杭州时代大业新能源有限公司(“时代大业”)15%的股权 。此外 , 公司曾于2022年1月24日披露拟增资1200万元认购深圳优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优能”)20%的股权 。
【新能源|津荣天宇拟投15亿加码储能业务:资金储备及研发能力存疑】然而公司当日便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 , 被问及储能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的人员、技术和资金储备 , 以及被认购公司的财务情况等问题 。
津荣天宇成立于2004年 , 2021年登陆创业板 , 主要从事精密金属模具及相关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今年公司开始拓展储能领域 , 例如为家庭和工商业储能客户提供锂电池PACK、电池管理系统(BMS)等 。不过其在该领域的研发能力尚且存疑 , 并且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仅3.18亿元 , 与拟投入的15亿元还有不小差距 。
加码储能领域 , 研发能力与资金存疑公司7月14日发布公告称 , 根据实际经营情况以及业务发展需要 , 拟对公司经营范围进行变更 , 变更后 , 公司经营范围添加电池销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 。同时公司还计划投资不超过15亿元在南浔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年产2GWH储能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 。
消息一出 , 公司股价次日高开10.24% , 当日涨幅达20.01% 。虽然公司加码储能领域看似是好事 , 但其自身是否有匹配此业务的人才、研发能力和资金支持成为了深交所的关注重点 。就目前来看 , 公司在储能领域的竞争力存疑 , 同时资金方面也尚无着落 。随着关注函的下发 , 公司股价也迅速走低 。
其实津荣天宇此前已通过一桩收购布局储能领域 。2022年1月 , 公司出资1200万元投资深圳优能新增的25万元注册资本 , 并取得深圳优能增资后20%的股权 。深圳优能的业务主要为家庭及工商业储能相关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主要包括储能逆变器、储能系统、便携储能电源等 。
然而深圳优能的规模和业绩却令人大失所望 。2022年上半年深圳优能营收仅473.34万元 , 净利润-231.22万元 , 尚处于亏损中 。企查查显示 , 该公司2021年12月才刚刚成立 , 注册资本仅131.25万元 。
新能源|津荣天宇拟投15亿加码储能业务:资金储备及研发能力存疑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另外 , 公司7月14日还宣布 , 为进一步拓展业务领域、提升技术实力等 , 公司拟出资1,500万元认购杭州时代大业新能源有限公司(“时代大业”)新增的176.47万元注册资本 , 对应取得时代大业增资后15%的股权 。
时代大业成立于2019年12月 , 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但其2021年全年营收仅90.09万元 , 收入甚至不及去年年底成立的深圳优能 。同时 , 时代大业也不出意外的处于亏损状态 , 去年实现净利润-40.98万元 。不过津荣天宇却乐观的表示 , 看好时代大业公司业务发展模式及发展前景 , 有望成为“能源聚合数字电网运营服务商” , 且未来公司在新能源充电站及配套储能领域方面有望与时代大业公司形成业务协同效应 。
新能源|津荣天宇拟投15亿加码储能业务:资金储备及研发能力存疑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那么靠收购两家亏损公司有希望帮助公司提升研发能力并赢得市场吗?深交所关注函中也对时代大业、深圳优能在人员、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竞争优势提出了质疑 。
另外 , 津荣天宇称 , 公司已开始储能产品柜体、电池箱上/下盖板 , 电池箱左/右端板、pack镀锌支架、各类接线端子、电池汇流条(支架)等储能配套系统的模具研发工作 , 通过自主采购相关储能配件并委托外部第三方进行生产加工(3.3MWh的组合柜储能产品) 。也就是说 , 公司在储能领域真正自己生产的并不是具有高价值的储能电池和逆变器等产品 , 而是柜体和外壳等 , 因此未来此业务是否能为公司毛利率带来提升也存在不确定性 。
资金方面 , 津荣天宇计划用于建设年产2GWH储能及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的15亿元 , 来源为自有或自筹资金 。但公司表示目前尚未完成本次投资建设相关配套资金的筹集 , 未来若未能如期完成相关建设资金的筹集或项目建设未能达到预期进度 , 可能导致本项目建设进度产生延期的风险 。
毛利率下滑 , 对大客户依赖度高 津荣天宇目前产品涵盖电气和汽车两大领域 。其中 , 汽车领域产品包括减震部品、安全部品、空调及座椅部品、轻量化部品等 , 客户涵盖丰田、本田、日产、大众等品牌 。电气精密部品包括低压配电部品、中压配电及能源设备部品和工业自动化部品 。
新能源|津荣天宇拟投15亿加码储能业务:资金储备及研发能力存疑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有趣的是 , 从收入增长情况来看 , 营收增速最快的产品为边角料 , 较上年增长69.42% , 占总收入的14.87% 。然而 , 年报显示此业务的毛利率却为0.00% 。公司对此表示 , “边角料业务是将铜质 , 钢质金属出售给废料回收商 , 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一部分 , 公司在财务核算时将边角料处置收入全额冲减边角料成本 。”也就是说 , 公司收入增长最快的产品并不算真正的“产品” , 而是废料 , 但公司却靠它实现了营收的大幅增长 。
2019至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8.74亿元、9.90亿元和13.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5325.90万元、6237.44万元和7321.27万元 , 均实现了较高增长 。然而其毛利率2021年却较上年下滑了3.47个百分点至17.07% 。其中汽车精密部品的毛利率为18.60% , 同比减少4.19% , 电气精密部品的毛利率为21.06% , 同比增加1.10% 。
对于汽车精密部品毛利率下降 , 公司解释称 , 其一 , 2021年疫情持续反复 , 公司下游客户的新品推出计划受到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新品毛利率较高) , 同时受到汽车部品客户价格年降的影响 , 毛利率出现下滑;其二 , 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影响 , 2021年公司主要原材料钢材、铜材等价格上涨 , 也对毛利率产生一定影响
同时 , 钛媒体APP注意到津荣天宇的营运能力也在变弱 。2022年一季度其存货周转率 , 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0.92次和1.46次 , 均较去年年末出现了大幅下滑 。
新能源|津荣天宇拟投15亿加码储能业务:资金储备及研发能力存疑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Wind
此外 , 公司对大客户依赖度较高 , 2021年前5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达到70.74% , 其中对施耐德销售收入占比为41.67%、对东海橡塑销售收入占比为16.18% , 前两大客户占比已将近60% 。若施耐德与公司终止合作 , 公司至少短期内将面临订单减少进而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 。
新能源|津荣天宇拟投15亿加码储能业务:资金储备及研发能力存疑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而公司与第二大客户东海橡塑关系也有些不一般 。据了解 , 东海橡塑的控股股东是住友理工 , 而住友理工与津荣天宇等一同合资设立了东海津荣 。
另外 , 今年3月 , 仅上市一年的津荣天宇披露了《关于2021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 , 拟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3.00元(含税) ,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2216.4万元(含税) , 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 。2021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21.27万元 , 同比增长17.38% 。而拟分红金额达2216.4万元 , 约占2021年度净利润的30.27% 。而由于分红比例较高 , 引起了深交所的关注 。
值得注意的是 , 2021年公司现金流并不好 。经营性现金流较2020年的8358.98万元降低八成 , 至1627.47万元 。同时公司目前计划投入15亿的储能业务资金还没有着落 , 是否说明在制定分红预案时未做好规划?(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 作者/翟碧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