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牛人”的经验

昨天晚上一口气听了两个讲座,今年不停的在给自己充电,想通过自己的成长给生活带来一些改变,也不想过着网络上流传的一句:虽然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昨天在得到看到经济学家周其仁说的一句话很喜欢:

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改变,而是切身感受的力量,靠近厉害的人,你就会慢慢变得厉害,没想法也会变得有想法,小想法会变成大想法。
找个标杆,慢慢的去接近他,让他不在只停留在你的梦想中。昨晚通过这两个讲座给我又带来了全新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第一个讲座是吴军老师关于时间管理、人生选择、教育子女、写作、交友等等一系列事情。如果没有互联网,没有得到这样的平台,像他这样的人在我生活中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也许我会认为压根不存在,毕竟我的世界很小也不知道世界还有很多真实存在“牛人”,以为这些“牛人”只是停留在书本中的古董。吴军老师有很多的头衔、写了很多优秀的书籍还在很多牛的公司做高管,现在是硅谷的投资大佬。他不仅事业成功,生活也很丰富多彩,家庭还很幸福。记得昨天他说他女儿要去美国上学,他觉得特别是女孩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少了“爸爸”这角色,所以他辞去Google高薪的工作去美国陪女儿上学,现在还是每天接送女儿上学,这点对他来说很重要。原来越成功的男人家庭在他们心目中越重要是真实的存在。
【学习“牛人”的经验】对于他这么忙的人,他时间的安排我真的很好奇,一个人是怎么能做到这么多事,而且个个都很成功。他时间分享就是少花时间,所有的事按重要先后排序,把前三个重要的事集中精力做好就行,其他的就不要管了。这个观点挺有意思的,细细的想想挺实用的,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抓重要的事,生活中应该要有取舍。还有人生选择分享时说选择伴侣很重要,一定要选择一位聪明的伴侣。这对我多少有点触动,聪明人更喜欢聪明,这不仅仅对事业有帮助,这也会对生活有帮助,会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关于写作他都是利用碎片时间完成的,在飞机上、在送女儿上学的路上,他的书大部分都是利用这些时间去写的。这不难想到他有很多事情的情况下,还能每天写作出书出专栏。还分享了可以把一件大任务拆分成小任务利用碎片时间去完成,比如:背英语单词。把所有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去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
第二个讲座是成甲老师关于如何靠知识管理获得爆炸式成长。整个讲座听下来收获颇多,知识不能只停留在知道上,应该实践起来运用到生活中,比如《刻意练习》这本书给他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多改变,他说《刻意练习》这本书作者主要表达核心内容是:心理表征。我听到这四个字第一反应是:咦?这是什么鬼?我也读过《刻意练习》这本书,从头到尾都没有看到这四个字啊?后来听他解释了这四个字,我才知道我看书有多表面化,我看完这本书时以为一切事物只要靠刻意练习就会到达目标,其实我压根就没理解到作者表达的核心内容。读一本书不仅要知道作者的心理表征,还要利用这心理表征改变自己的生活,学以致用才能得到爆炸式成长。他通过这些知识运用到自己第一本书《好好学习》上从创作到出版商到后期的营销,这本书上市时没想到销量还不错。全年所有的书籍平均销售量是3万多册,原先他预期一年销售量5万本就心满意足了,没想到这本书上架没多久就已经销售了4万多册,在豆瓣上评分8.5的高分,这对一位新作者来说无疑是个最大的肯定。
通过他们的分享,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我们知道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了?道理很有用,没有利用起来永远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只停在知道层面上没有多大意义,只有把这些道理利用起来对自己的生活才会有帮助。
学习“牛人”的经验
文章图片
It is not our abilities that show what we truly are,it is our choice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