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你的出行自由,让这对夫妻挣了235亿

投稿|你的出行自由,让这对夫妻挣了235亿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市界 , 作者丨董温淑 , 编辑丨雷彦鹏
“小电驴”成了“天选打工人”的最爱 。
在北京通勤路程约10公里的王平算了一笔账:“我花1600元买了辆电动车 , 打车的话早晚高峰算下来一天最少要70多元 , 这样一来 , 新车骑够一个月就算是赚了 。”
反复的疫情 , 让很多人将“出行自由”寄托于电动车 。2021年 , 电动两轮车龙头企业——雅迪控股的销量达1386万辆——平均每天销售3.8万辆 。
近三个月 , 雅迪控股的股价从不到8港元涨到近16港元 , 涨幅超过100% 。截至6月24日收盘 , 总市值为479亿港元 。
在2022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 , 合计持有雅迪控股63.58%的董经贵、钱静红夫妇 , 以235亿元的财富位列第952名 。同时 , 他们还是安徽六安首富 。
01、年售1386万辆 , 但不太赚钱随着出行方式的个人化 , 叠加新国标带来的“换车潮” , 电动两轮车的销量大涨 。
据智研咨询 , 2020年 , 中国电动两轮车累计社会保有量为3.4亿辆 。而《中国两轮电动车行业白皮书》显示 , 2021年 , 中国电动两轮车累计销量为4100万辆 。
这其中 , 约1/3是雅迪卖出去的 。
2021年 , 雅迪电动两轮车销量同比增长了28.3% , 以1386万台依然稳居行业第一 。同期 , 雅迪控股收入为269.68亿元 , 同比增长了39.3%;归母净利润为13.69亿元 , 增长了43% 。
雅迪控股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动踏板车、电动自行车 , 以及配套的电池及充电器 。2021年 , 其销售了约610万辆电动踏板车、770万辆电动自行车 。
投稿|你的出行自由,让这对夫妻挣了235亿
文章图片

结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18)》(简称“新国标”)及相关行业标准来看 , 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 , 都可归为电动两轮车 。其中 , 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 , 且有脚蹬 , 可以脚踏骑行 , 而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 。
雅迪控股的电动踏板车 , 根据招股书及门店工作人员的介绍 , 就是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 。
2021年 , 雅迪控股电动踏板车的平均售价为1662元 , 而电动自行车为1265元 , 所以电动踏板车虽然销量少于电动自行车 , 但营收占比高于电动自行车 。
投稿|你的出行自由,让这对夫妻挣了235亿
文章图片

自2019年新国标开始实施以来 , 不同城市的新国标过渡时长不等 , 但大多数城市计划在5年内完成新旧过渡 。在这个时间窗口中 , “换车潮”创造了新的增长空间 。
不过 , 雅迪电动车虽然销量很大 , 但这门生意并不那么赚钱 。
电动两轮车90%以上的营业成本来自原材料 , 而原材料主要包括电池、电机、控制器、车架、轮胎、充电器等部件 。从原材料构成来看 , 一辆电动两轮车中 , 电池的成本最大 。
投稿|你的出行自由,让这对夫妻挣了235亿
文章图片

经过20余年的发展 , 电动两轮车市场已成熟 , 各个环节的价格趋于透明 。一位在无锡从事机械制造业的资深人士向市界分析道 , 在无锡、常州 , 要造一辆电动车太容易了 , 供应链很好找 , 供应链同质化是普遍现象 。
对于整车厂商而言 , 行业竞争激烈 , 价格战是逃不开的宿命 。
即使是行业龙头 , 利润率也不高 。
2021年 , 雅迪控股的毛利率为15.21% , 净利率为5.07% 。长期以来 , 雅迪控股的营销费用与归母净利润不相上下 。2021年 , 其销售及分销开支12.83亿元 , 占营收的比例近5% 。
雅迪的毛利率 , 还不如早已处于完全竞争的自行车企业上海凤凰——2021年毛利率为16.1% 。如果跟毛利率近60%、净利率超24%的农夫山泉比起来 , 雅迪控股确实不怎么赚钱 。
“走量却不走价” , 是以雅迪为代表的老牌电动两轮车企业的普遍现状 。
02、南雅迪 , 北爱玛中国电动两轮车市场 , 有一南一北两个中心——无锡与天津 。
无锡有约190家的电动车整车制造企业 , 其中雅迪是众星拱月般的存在 , 还有新日、欧派等代表企业 。在天津 , 龙头企业是爱玛 , 还有小鸟、小刀、飞鸽等知名品牌 。
长期以来 , 雅迪和爱玛都在电动车行业中缠斗不休 。
有趣的是 , 雅迪和爱玛有两大共同点:两家公司都是“夫妻创业”模式 , 雅迪由安徽夫妇董经贵、钱静红在2001年创立 , 爱玛则是由河南夫妇张剑、段华在1999年创立;雅迪和爱玛都是从2004年开始 , 全面进军电动两轮车行业的 。
在2004年之前 , 雅迪从事的是摩托车装配生产 , 爱玛从事的则是自行车装配生产 。彼时 , 由于禁摩令与非典等因素 , 电动两轮车市场快速发展 。观望已久的雅迪和爱玛 , 纷纷入局了 。
接下来的十年里 , 群雄并起 , 电动车市场渗透率提升 , 技术快速迭代 。雅迪和爱玛代表的南派和北派也快速形成了各自的产品风格 。
具体来说 , 雅迪依托摩托车产业发展而来 , 车型看起来比较“豪华”、续航等性能较强、价格更高;爱玛则是依托自行车产业链发展而来 , 相较之下 , 车型简约、性能较低、售价更低 。
在这一阶段 , 各路玩家使出浑身解数抢占市场 。爱玛注重低价、下沉营销 , 还在2009年以3000万元请来周杰伦代言 , 迅速成为行业第一 。那句“爱就马上行动” , 也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
雅迪自然不甘 , 先后尝试了广告营销创新、聚焦推出自研新品等策略 , 均未撕开爱玛的防线 。
2015年 , 雅迪转而推出高端产品 , 提升产品配置和定价、进行门店升级 。其推出了一系列4000块以上的电动踏板车 , 2016年 , 还发布了售价高达8588元的Z3电动踏板车 。
高端化战略 , 在当时迎合了消费升级之下部分用户的消费心理 , 雅迪的盈利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更重要的是 , 2016年 , 雅迪控股赴港上市 , 成为了电动两轮车行业的第一股 。
在树立高端形象的同时 , 雅迪又向中低价电动车市场杀了一个回马枪 。2017年开始 , 雅迪一边打折促销 , 一边提升售价较低的“简约类产品”电动自行车占比 , 推动销量快速增长 。
2017年 , 雅迪电动踏板车的平均单价由前一年的1766元降到1675元 , 电动自行车平均单价由1181元降到1135元 , 同时后者的营收占比从前一年的22.9%提升至25.5% 。
这一年 , 雅迪卖了406万辆电动两轮车 , 超越爱玛 , 成为行业老大 。降为行业老二的爱玛 , 同期销量为377万台 。
雅迪在产能和渠道上 , 也在快速扩张 。其电动两轮车产量由2019年的800万辆 , 跃升至2021年的1700万辆;同期 , 门店数目也由1.2万家扩张到了2.8万家 。
相比之下 , 爱玛扩张较为保守 。到2021年 , 爱玛科技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产量合计约845万辆 。
03、与小牛、九号抢高端市场从2017年至今 , 雅迪始终稳居电动两轮车行业第一的位置 。通过缩减SKU进一步向中高端聚焦的同时 , 在塑造“更高端的电动车”的品牌形象上 , 雅迪也不遗余力 。
2019年 , 雅迪高端智能电动车G5面向全球发售 , 售价7999元 , 同时 , 官宣《速度与激情》男主范迪塞尔成为雅迪全球品牌形象大使 。
此前 , 雅迪的代言人为李敏镐和胡歌 。
早年间 , 市场对高端电动车的关注点集中在更长的续航时间、更快的驾驶速度等基础功能 。近几年 , 高端电动车市场越来越注重产品的智能化了 。
雅迪也曾着力打造智能化产品 。
2020年 , 雅迪推出了定位智能化的“冠智”系列高端电动车 , 主打远程控制、防盗检测、GPS定位等功能 , 并采用锂电芯 。
2021年 , 雅迪发布了全新城市高端品牌“VFLY” , VFLY号称源自保时捷设计 , 包括6个子系列产品 , 部分机型提供车机中控、实时导航等智能功能 , 产品售价从6999元到19800元不等 。
不过 , 从市场表现来看 , 雅迪的高端化“人设”并未得到市场认可 。
近几年 , 雅迪电动两轮车产品的平均售价并没有明显提高 , 甚至还下降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 , 中低价产品仍是绝对主力 , 高端化进程比较缓慢 。
投稿|你的出行自由,让这对夫妻挣了235亿
文章图片

相比之下 , 九号、小牛等新势力品牌的平均售价更高 。2017-2020年期间 , 小牛电动的产品均价一直维持在4000元以上 。
据《鲁大师2021年电动两轮车行业调研报告》 , 在6000~7000元高端价格带中 , 九号、小牛的销量分别为第一、第二 , 雅迪则是第三名 , 且销量与九号、小牛差距较大 。
投稿|你的出行自由,让这对夫妻挣了235亿
文章图片

雅迪电动两轮车主要有经典、冠能(定位高性能)、VFLY(定位高端)、换换四个系列 。一位北京的经销商告诉市界 , 目前雅迪销量较好的产品集中于经典、冠能系列 , 销量较好的产品在2000元上下 。
从毛利率来看 , 从2019年到2021年 , 九号公司、小牛电动均在20%以上 , 远高于雅迪控股 。
投稿|你的出行自由,让这对夫妻挣了235亿
文章图片

雅迪似乎也意识到了公司智能化产品增长力不从心的现实 。
2022年 , 雅迪产品技术研究院动力能源中心总监韦士富在接受采访时透露 , 雅迪未来的方向仍是围绕“耐用”这一方向 。
“虽然雅迪这两年在智能交互、潮流设计上也做了很多的部署 , 但我们始终认为 , 为消费者造一辆可靠、耐用的车 , 才是最重要的使命 。”
但是 , 在成熟的供应链之中 , 雅迪想要单凭产品质量形成差异化优势和产品溢价并不容易 , 未来难免还是会落入同质化的市场竞争中 。
而且在某种意义上 , 智能化已成为电动两轮车市场增长的一个重要方向 。
九号、小牛等新势力品牌也已进军中低端产品市场 , 推出2000~3000元的产品 , 并提供手机App协同、感应解锁、乘坐感应等智能功能 。
投稿|你的出行自由,让这对夫妻挣了235亿
文章图片

此外 , 九号、小牛等新势力品牌的全系列产品 , 均以智能化服务向消费者收取年费 。对于厂商而言 , 软件收费既易于形成用户粘性 , 又创造出了业绩的增长空间 。
到2022年 , 大多数城市的新国标过渡期已经结束 , 多家研究机构预测 , 新国标引发的“换车潮”将在2023年达到高潮 。这也意味着 , 这一轮增长空间接近尾声 。
【投稿|你的出行自由,让这对夫妻挣了235亿】新一轮存量竞争 , 内卷只会愈演愈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