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话怎么写好 如何让学生把话写具体,如何培养学生说完整话

学生作文写作指导: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具体写句子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用词汇来修饰,比如在名词前加形容词,形容词前加副词,动词后加副词,尽可能丰富你的词汇,把它们变成组 。第二,添加与主句相关的信息,如时间地点、行动目的、前因后果、人物衣着、心理状态等 。主要是通过使用英语不定式(三种,ing等 。这使句子具体化了 。如果语法学得好,还可以用其他方式,比如独立主格 。当然这些都是语法层面的,最重要的是你有写作的内容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的话怎么写好 如何让学生把话写具体,如何培养学生说完整话

文章插图
怎样教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作文教学写作教师首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把握各年级的教学目标,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作文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等级较低:对写文字感兴趣,愿意写下自己想说的话,用非正式的方式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想象,有具体真实的感受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高级:写简单的事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以及写读书笔记、书信等 。带着真实的感情 。其次,在作文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关注生活,感受生活,认识事物,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而且要转变观念,打破陈旧单一的作文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对作文不厌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自觉写作 。经过多年的写作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人、事、物 。为了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要求学生把课后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写进观察日记 。在观察一个人物时,要提醒学生不仅要注意他的五官和衣着,还要注意他的举止、动作和语言 。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这么说这么做的时候,表情有什么变化?你认为他做了什么?通过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观察事物 。如“花”,把握它们开放时的不同姿态,以及它们的颜色和气味等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定期抽查学生的观察日记,对生动具体的片段进行适当的点评 。第二,引导学生描述细节 。“细节”是小环节或小情节 。只有在写作中抓住“细节”,才能把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来 。在描述“细节”时,教师要做出具体的安排,给予潜移默化的引导 。比如说;一天早上,我走下讲台,关掉了教室里的日光灯 。我让学生观察这个细节,然后听写 。当被问到时,第一个学生回答:“老师关灯了 。”我确信他的答案 。然后指出这句话不够具体,没有把老师的动作、神态、灯灭后的情景表达清楚 。然后我又做了一个演示 。这一次,同学们观察到的东西丰富了 。描述要具体得多 。有同学描述老师开灯时的神态和动作,不仅有日光灯是怎么灭的,还有灯灭后教室里的情景 。比如“老师微笑着从讲台上走下来,慢慢走到开关前,伸手轻轻按下开关 。就听咔嚓一声,日光灯灭了,顿时教室比以前暗了很多 。”这样,学生就把要描述的内容写下来,生动具体 。第三,经常练习扩充句子可以向读者展示所要表达的事物的形象 。比如:“学生走进学校 。”根据扩句要求,学生前面要加一个词 。不过我请同学们做一些联想,尽量把学生入学的情况描述得更具体一些 。提示学生:哪个班,怎么进学校 。比如,三年级的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了学校 。这样,学生们真实而具体地表达了脑海中闪现的情景 。总之,为了让学生写出具体的作文,教师应该是认真的学生 。对学生的要求和指导应该是经常性的和灵活的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使作文生动、具体、有序 。
怎样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首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 。学生写作的源泉来自生活 。要让学生喜欢写作,首先要引导他们学会寻找写作的源头 。生活是真实而丰富多彩的 。学生关注生活,能反映平凡生活,对学生写作意义重大 。老教师叶圣陶说:“写作离不开生活 。生活能丰富到什么程度,会写什么文字?”因此,只有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参与实践活动,才能积累他们对事物的知识和感受 。为了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我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经常安排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活动 。比如周末或者妈妈生日,母亲节,妇女节等 。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亲身体验父母的辛苦,写下分娩过程,父母的反应,以及分娩后的感受和感受;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表达它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发生在自己之间的趣事,以及你对它的喜爱 。如果学生能养成多看、多听、多思考、多提问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就会丰富作文素材 。第二,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丰富他们的语言 。俗话说:“读万卷书,下笔如神”,多读多练才是写好作文的“诀窍” 。阅读作文是基础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做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远远不够 。还应该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并做阅读笔记 。除了通过教课文进行语言积累,我还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对身体发育成长有益的课外读物,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报纸读物,比如《小龙人报》 《小学生拼音报》 010-《十万个为什么》 336000 《童话故事》 :0《爱的教育》 :000 。多读书,就能从书中吸取营养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通常,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验和认识文本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要求学生不仅要泛泛而读,而且要深入、用心地阅读 。
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分类摘抄在采集本上,进行读、背、记在心中,加强体会,以便在习作中运用 。三、有效仿写练习,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对于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虽然是写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也知道是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做过的、所想的写下来,可是一动起笔就不知道该怎么写,写出来的作文总是不具体 。这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些范文,学习范文的写作思路、特点、方法,根据范文的语句以及表达方式进行具体的模仿,习作起来就有了兴趣,写出的作文也就比较具体 。首先,仿写文中的一段话或句群的表达方式 。如教《有趣的作业》一课,有这样一段话“展示作业的时间到了 。嗬!同学们的课桌上可热闹啦!有小小的野花,有嫩嫩的桑叶,还有青青的小草 。”在说话写话时就指导他们用上“……有……有……还有……”这样的句式,学生写到“我家冰箱里存放的东西可丰富啦!有又嫩又绿的黄瓜;有鲜红的西红柿;还有白嫩的豆腐” 。学生学会了仿写段,也就为写篇打下了基础 。其次,指导仿写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篇的训练 。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课文都是佳作,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篇章结构都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从语文教学实践看,学生从读学写,由仿照写到创写效果明显 。学生读一篇好文章既可以学到作者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还可以学到表达方法,经过由仿照写到创写,走一条写好作文的捷径 。如学习了《假如》这篇课文,让学生模仿这一课的写法写了想象作文《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学生写出的作文用词恰当,表达清晰,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愿望,充满了一片纯洁的爱心 。这样就可以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巧妙地运用到了作文教学当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离不开有效的写作步骤指导有效的写作步骤,我认为离不开想、说、写、读、改 。想:写作之前先想清楚要写什么内容,作文要求是什么 。这时,教师对学生写作选材做及时地指导,引导他们打开记忆,选取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这样既可以紧扣作文要求,又可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说:想好后,同桌先练习说一说,在互相说的过程中,指出对方用词不当之处,交代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等等,都可以进行再思考调整 。这样做,既避免了写作时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写:觉得自己思路清楚,说得通顺连贯,比较满意了,就可以进行写作了 。读:写完后,还要读一读,找出错别字及用得不当的词句等,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改:在认真读的基础上,修改自己找出有毛病的地方,学会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 。然而许多小学生有这样的问题:若要他把自己写的东西进行修改,那他就找不出毛病来,但如果让他去修改同学的作文,去挑别人作文中的毛病,他倒真能找出许多不当的地方,有的甚至连老师也想不到 。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我因势利导地让他们通过作文的“互改”去发现问题,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只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和阅读积累的习惯,再加上教师的善于启发、巧于点拨、及时激励,我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提高 。
学生的话怎么写好 如何让学生把话写具体,如何培养学生说完整话

文章插图
怎么才能让学生把作文写具体我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来,总是觉得大多数学生的文章给人以平淡泛味的感觉,每次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我都要求学生一定要有细节,要具体生动,但是大多数学生写人无血无肉,像个影子,记事简略概括,写景也是三言两语 。究其原因,是学生作文中缺乏描写 。写人叙事,绘景状物,描写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 。我曾让学生记家中一事,要求有人物对话的情节 。结果批改作文时,我发现大多数学生竟出现了十几个“他说”“我说”,如此的单调、呆板!真令人哭笑不得!其他习作中像“××去了”“ ××出来了”之类的句子在学生习作中更是不胜枚举 。刚开始任教的几年,在讲评学生的作文时,我总是抓住学生的这个缺点吵学生,讲评课成了批评课 。一次终于有一个学生勇敢地站起来说:“老师,不是我们不想写得细些,只是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写出细节呀!”这个学生的话给我很大触动,这以后,我就在作文训练时致力于提高学生描写能力 。下面,我结合近几年来指导实践谈一下是如何让学生的文章具体生动的 。一、要让学生认识到描写的具体形象性 。第一步,从学生作文中抽出一个极为平常的句子,如:一个人进来了 。第二步,在课堂上出示上述句子时,将其写成“一个人进来了”的格式,要求学生填空,可根据所填内容将人换成其他表示人的词语 。此时,先帮学生分析人这一概念 。人有性别、年龄、职业之分,人的外貌特征、神情、举止各不相同,表情有喜、怒、哀、乐之分,动作更是多得数不胜数,都可以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人的装扮和语言也可以反映其修养性格等 。这些对人物刻画起到重要作用 。练习时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把所看到的或尽可能想到的形象在脑子里重现,填出恰当的内容,使这个平淡的句子生动起来 。经过提示,无需教师举例,一些学生就可顺利完成,其他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所填内容相当丰富 。举例如下: 1. 一个带着眼镜挟着一叠书的人慢条斯理的进来了 。2.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的进来了 。3. 一个大眼睛的小姑娘蹦蹦跳跳的进来了 。第三步,比较原句和改句,明确记叙和描写的区别 。两者都是对人、事地再现 。不同的是,记叙仅展现一个过程,显得粗略;描写再现的是具体的细节,不仅显示了程,而且表达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年龄、行走时的形态等细致的信息 。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描写就是精心而详细的刻画,就是绘声绘色的描绘出具体的形态 。第四步,在明确了何谓描写的基础上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描写性语句,看谁改的生动巧妙 。1. 他说 2. 天气晴朗 通过初步训练,学生认识了描写的具体生动性,也掌握了描写的方法:在名 词、动词前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化抽象为具体等 。二、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观察训练 。观察是描写的基础,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纷繁复杂的,学生尽管对身边的人和事最熟悉、最了解,但他熟视无睹,写作时就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因而就会出现:毕业于不同的小学,笔下的老师却是一个样;再写中学老师,和小学老师又是一样 。为此,笔者刻意引导有目的观察 。布置的题目也注意调动积极性 。比如曾布置过“猜猜他是谁”,让学生选择班级某位同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作文课上将其描写出来 。学生热情高涨,写后选出几篇范文当堂朗读,有的还未读完,同学们就能异口同声地说出人物的姓名;再抽出几篇有缺陷的,集体评议修改,如是几次,学生就学会了多角度观察一个人,抓住特点描写 。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观察某一类人,学习描写群体形象 。再如:春天即将结束时,校园里柳絮满天飞舞,学生对柳絮已是再熟悉不过,但说起来却只是那么干巴巴的几句——柳絮从枝头落下,不计其数,很轻很轻,落到了地上 。听了学生那些大同小异的句子后,我突然问了一句:柳絮是从哪里飞出来的?这一下学生都愣了 。紧接着我又问:柳絮落到了地上,又是什么样的情状?学生更是哑口无言 。我于是把学生带出教室来到校园,引导学生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仔细观察,原来柳絮的母体是“柳穗”,柳穗成熟张开就会飘出柳絮,它在空中是“舞”,而不是“落”,因为 它们是随风飘,方向任意,很少有直接落下去的,经过一番周折,到了地上的柳絮是情状种种,有被草坪夹住的,有被水面粘住的,有被角落聚集的,空旷的地面很少有柳絮,因为它们很轻,那怕是人们的裤管也会把它们带起 。
【学生的话怎么写好 如何让学生把话写具体,如何培养学生说完整话】怎样教学生写作文才能生动,具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 。其次作为老师,要从自己身上找点,自己在与学生交流时,要多用一些修饰词、歇后语、成语等,让整句话显得更具体 。一个平常的故事,让人编得波澜起伏;一个平常的道理,让人讲得入木三分;一处平常的景致,让人写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一封平常的书信,让人抒写得有情有韵,感人至深……这种叙写的成功,除了要具备深厚的生活积累,独特的思维角度之外,还需要具备谋篇布局上的巧妙构思以及锤炼语句之功力 。一篇文章层次混乱、辞不达意、语言干枯,即使有再好的立意,也是很难打动人的 。要把人或物表现得具体生动、形象逼真,首先就要构思巧妙,注意布局谋篇:或以时间为序,或以空间为序,或以事物间的逻辑关系为序;或先叙再议,或先议再叙,或边叙边议……其次要注意用词精当,巧用修辞 。词语选择精当,修辞用得贴切,会使文章“文彩”出众 。引导学生用心去体察生活,关注生活,感悟生活,积累对生活的经验和认知,从习以为常中发现令人感动的东西,从熟视无睹中发现生活的潜流 。鲁迅的杂文名篇《灯下漫笔》,就是从“换钱”的小事中,看到了“中国人从来就没争到人的价格”这个大问题 。只要用心去生活,对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多份考究的目光,就不会没啥写,也就不会看见作文题就挠头,不知何处下笔了 。另外,还要养成记录的习惯,可以采用读书摘记、日记、每日一诗文、手抄报交流等形式和做法积累作文的材料,在读写中,训练我们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作文最重要就是要细节,都教教他们吧,才会生动具体!
学生的话怎么写好 如何让学生把话写具体,如何培养学生说完整话

文章插图
女儿刚上三年级,如何提高她看图写话的水平?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是低年级学生进行写话训练的重要途径 。会说不会写,这是当今低年级小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 。家长们也很想配合学校,让学生把话写通顺,写具体,写出彩,但苦于无处着手辅导,所以无从下手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看图写作能力……看图写话的要求1、开头空两格 。有几幅图就写几个自然段 。2、第一句要明确写清: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 。3、通过仔细观察,展开想象,能够写出每幅图“最重要的情节”,必须详细写 。所谓“详细写”,就是能写出人物间的对话,图中的人物具体是怎么做的,并能够用上恰当的动词 。别人一看就知道这句话写得就是这幅图的内容,而不是其他图的内容 。4、能正确使用“,”“ 。”“?”“!” 。能写通顺的句子,不丢字,不多字 。学过的字必须写字,没有学过的字可以写拼音 。容易出现的问题1、审题不清一般看图写话题目要求是:图上画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孩子们基本能把前三个问题回答出来,但是对“几句话”这个问题忽略不计了,大部分孩子都只有一句话,写话还停留在一句话的层面上 。而题目这里要求的“几句话”必须是“三句话”以上才能叫几句话,这就要求孩子不但会描写图画内容,还要会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进行断句 。2、观察能力薄弱观察不细致,缺乏深入的观察 。不能发现图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包括图中各种事物的特点及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 。3、学生表达时缺少条理(也就是没有顺序)前后内容不连贯,(句子没有连续性)一句话与一句话之间缺乏前后联系,写话时东拉西扯,一会儿写天上,一会儿写地下 。这个现象是低段学生在写话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写话的难点 。4、不能根据图画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孩子们只是干巴巴地把画面上的景物凌乱地写出来,没有很好地根据画面进行想象 。而这一点对于低段的孩子很重要,因为它是体现孩子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只有根据画面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写出画面背后无声的东西,才会有话可说 。5、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有些孩子写了很大一段话,但全文只有末尾一个标点——句号 。还有些孩子,中间会用逗号,但是不会在短文中间用“句号、感叹号 。”看图写话写作技巧第一步、看看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家长要在指导学生看图上下功夫 。让学生掌握看图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仔细看图,判断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画面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一般地说,单幅图属情景图,应教给孩子一定的观察方法:1、整体观察 。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在总体上先有个了解,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人物,给你留下总的印象是什么?2、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 。训练孩子按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事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步、想想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 。家长可以根据图上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孩子仔细看图,充份发挥想象力,然后让孩子把看到的、想象的用完整连贯的话说出来 。这时家长要鼓励学生大胆说,畅所欲言,只要符合图意,说的越新颖越好,越有创造性越好 。说的即使有一句话、有一个词是对的、好的、美的,都要给以肯定,切忌嘲笑孩子 。第三步、写写1、写完整 。低年级写话是为高年级写作打基础的 。因此,在一年级的写话训练中就要教学生把握住时间、地点、事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话写完整 。2、写具体 。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具备了写完整话的能力,其观察、想象能力都有了发展提高 。这时,就要在写具体上下功夫,指导学生重点写事物的主要情节,写与主要情节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要抓住细节判断人物可能说什么,有什么心理活动,人与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使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 。看图写话口诀看图写话并不难,仔细观察放眼前 。一看环境和人物,二看动作和表情 。一丝一毫看得准,融入生活来想像 。原因经过加结果,事情过程才完成 。口头说通莫忘记,时间地点要说清 。心理想法和语言,二者一样不能丢 。记住看图写话歌,下笔流畅有神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