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价格战给市场带来的影响 电商价格战是什么,电商应对价格战

一、如何看待电商行业价格战
1.电商之间的价格战本质上是效率之争 。电商的本质是效率,是一个发挥规模优势的平台,是一个推广和规范小众商品的平台,客观上起到产品推广的作用 。2.平台价格战的原因有三:一是以“价格战”为名的品牌建设,实际上是一场公关战,拉动用户的注意力,带动消费欲望和消费力;价格战是一种增加流量的低成本营销方式,电商平台最终会节省营销成本,让用户受益 。二是借助促销来处理滞销产品,为了刺激消费者,促进其他产品的销售,在促销的时候也会把一些畅销的产品拿出来做活动 。但这些畅销产品的供应量极其有限,主要起到促进其他滞销产品销售的作用 。第三,用价格驱动消费者,抢占市场份额,抬高股价 。3.价格战是一场持久战 。对于处于落后被动地位的电商平台来说,价格战应该是持续的、有针对性的打,针对竞争对手长期热销的产品 。其次,价格战表面上是一种营销策略,实际上是一种系统化的营销方式,考验的是团队协调能力 。

电商价格战给市场带来的影响 电商价格战是什么,电商应对价格战

文章插图
二、电商价格战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1.弊大于利 。价格更加透明,厂商开始倾向电商,经销商没有优势 。2.越低越会越低,导致产品质量越来越差,让人怀疑网络和电商会走下坡路 。做好保密工作 。我很创新,有自己的想法 。我不能让别人和你竞争 。
三、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产生电商价格战的原因是什么?
1.公司是指一般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业活动或为某种目的而设立的组织 。电商价格战可以争夺市场份额,获取更多利润 。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和优胜劣汰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延续传统的实体商业粗放经营的流通模式 。4.加大企业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影响力 。
电商价格战给市场带来的影响 电商价格战是什么,电商应对价格战

文章插图
第四,
电商价格战对消费者、电商生产者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五、电商价格战可以用哪些哲学知识来解释
更直接的说,就是连接的观点 。事物是相互关联的,在这个市场上它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矛盾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电商之间存在矛盾,正是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 。顺带一提,刚才说了发展的观点 。这是辩证法部分,唯物主义和认识论的应用在这里有点牵强 。以上是马哲,其他派系不懂,等懂的人来解释 。
电商价格战给市场带来的影响 电商价格战是什么,电商应对价格战

文章插图
六、中国电商价格战还能打多久
【电商价格战给市场带来的影响 电商价格战是什么,电商应对价格战】电商价格战的“基因”2012年注定是中国电商行业硝烟弥漫的一年 。艾瑞咨询近日发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B2C购物网站市场份额》统计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市场份额排名前六的分别是天猫、JD.COM商城、亚马逊中国、腾讯B2C、Suning.cn和当当网 。这一轮价格战,除了腾讯B2C,其他五家全部加入 。这五家公司占据了全国B2C市场份额的82%以上 。当电商巨头纷纷投入数十亿,扬言全网最低折扣,甚至提出“突破全网最低价”等口号时,有没有人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电商一定要低?从电子商务诞生之初的商业模式来看,导致电子商务爆发式野蛮生长发展的三大“便利”基因,决定了电子商务的低价“性格”:一是空间便利基因,借助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在家也可以逛遍世界各地的商场,买家3354货3354卖家只能在网上零距离接触成交,剩下的物流运输问题可以留给中间商 。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只要有快递,你都可以在网上购物 。根据劳动创造价值理论,节省下来的劳动自然可以转化为商品价格的折扣;第二,时间便利基因,无论是B2B还是B2C等 。最大的优势是通过互联网把买卖双方的距离缩小到零,空间的节省直接带来时间的节省 。从现金流的角度来看,交易时间的节省意味着商家必须在价格上做出让步;第三,是方便基因 。实体店永远不可能为了让消费者根据款式、价格、销量甚至好评率等指标进行选择而对同一款商品进行排名,而在搜索引擎技术的帮助下,这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自然 。“全网最流行款式”、“全网最低价”、“全网销量第一”、“全网好评第一”等等,总有一个指标会击中消费者的购物喜好,进入订单支付界面 。便利直接降低了交易成本 。低价是必须的,但低价不代表利润低 。在看似“低价”的电商行业,电商要做的就是在“低价”中找到自己的利润空间 。消费者的低价“情结”是消费者的普遍心理,尤其是在电商市场,“省略了店面租金、人工成本等中间环节成本” 。如果不能低价,至少和零售店相比,可以说这个电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问题是,对于消费者来说,真正的低价到底有多低?企业的底线有多低?商家不断在价格上妥协 。消费者是否逐渐失去了对价格和价值的判断和比较能力,而仅仅依赖于这些?
搜索引擎来追求全网最低价?亚马逊中国总裁王汉华也曾表态:“中国的消费者被宠坏了” 。到底谁才是价格战的幕后推手?不得不说的是,作为消费者,面对电商一轮又一轮的降价风暴,而又找不到一个可以信赖的公正的价格标准来衡量,于是价格和送货速度成了网购的重要衡量标准,支付前的搜索比价流程成了网购的必做动作 。正因为如此,一些以次充好的“低价”商品才有了生存空间,更严重的后果是,电商行业的柠檬市场也许将因此形成 。当实体店遇上网店国内电商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纷纷投入巨资“让利”给消费者,甚至发生了怀疑对方资金链即将断裂而对赌千万的怪事 。这一幕幕闹剧的结局当然只能不了了之,可似乎让人有穿越回上世纪九十年代,投资商争相烧钱投网站的互联网争霸战时代 。电商的网店时代已经到来了么?苏宁是个典型的案例,2011年底苏宁的销售规模达到939亿元,而支撑这一高速增长的正是不断的“开店”,苏宁的门店数量2003年仅38家,2011年底已多达1724家,仅2011年一年新开门店就达到376家 。而到了2012年,这种复制粘贴式的开店扩张模式遇到了挑战,苏宁电器一季度整体收入同比增长近10%,但实体门店的收入增幅仅6.4%,而苏宁易购的收入增幅却高达74% 。一降一升,不得不让苏宁重新考虑年初定下的新增400家门店的构想,而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苏宁易购 。苏宁是从实体店到网店的成功案例,面对以苏宁为代表的“实体店+网店”双管齐下的商业模式,其他纯电商,比如京东、当当等,优势在哪里?浏览几大电商巨头,就会发现他们的商品越来越同质化、物流服务也越来越趋同,价格战更不是长久之计,拿什么来竞争?淘宝的实体店可以作为另一个案例来做对比 。说起中国的电商,就不得不提阿里巴巴和淘宝,淘宝是纯粹的电商,有段时间也开了很多的线下商店,可是经营的效果远不理想,不久就纷纷关闭 。一个从实体店到网店,另一个从线上到线下,一个是自己开店自己卖,一个是提供平台别人开店卖 。虽然二者商业模式显著不同,但一个上网就获得成功,另一个下线就“见光死”,充分说明,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做生意,消费者的口碑最重要 。无论是对于京东和当当这种纯电商模式,还是苏宁这种实体店+网店模式,口碑才是生存的底线,价格战只是生存的技巧 。即将到来的中国电商行业洗牌为什么电商不在产品的质量上竞争,而是在价格上竞争?应该说,电商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打的就是供应链和价值链细分的主意,羊毛出在羊身上,厂商、物流商、电商的利润来源始终还是消费者,有口碑就有销量有利润 。那么电商的口碑从何而来,还是得靠商品的性价比 。电商和实体店本质的区别只是存在形式不一样,一个是实物展示,一个是图片展示 。可是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做生意,都应遵守基本的商业道德 。纵观中国当前的电商市场,各大商家的宣传口号无一例外的都是“低价”,都誓言要做“全网最低价”,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价格是市场竞争中最有杀伤力的利器,可是当一个市场只讨论价格的时候,那这个市场已经不正常了,极容易发展成为劣币驱逐良币的柠檬市场 。低价不是电商的错,而且低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电商的实力,可是无论怎样的低价,前提都是要把好质量关 。2012年也许就是行业洗牌的一年 。这场洗牌的结局还未可预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仅仅靠价格战是笑不到最后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