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刘畊宏爆红,Keep巨亏,在线健身的冰与火

投稿|刘畊宏爆红,Keep巨亏,在线健身的冰与火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潮汐商业评论
晚上7点半 , Selina准时打开刘畊宏的抖音直播间 , 跟着他一起跳健身操 。“毽子操配上周杰伦的《本草纲目》真的太上头了!不知不觉我这个月就瘦了四斤 , 而且特别快乐!这是以前健身从没有过的感觉 。”
与Selina一起“上头的”还有大批网友 , 她们自称为“刘畊宏女孩”、“刘畊宏男孩” , 每天按时蹲守在直播间 。
周杰伦都带不火的刘畊宏 , 却因为毽子操迅速走红 。新抖数据显示 , 刘畊宏的抖音账号在4月14日-4月19日一周涨粉超1000万 , 目前粉丝数超过5383万 , 俨然成为了健身直播界的“李佳琦” 。
与其说是刘畊宏火了 , 不如说是赶上了“居家健身”的风口 。根据36氪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1中国年轻人运动健身报告》显示 , 有超过4成的00后和95后倾向于“运动宅” , 喜欢不出门在家锻炼 。
与此同时 , 居家健身赛道也迎来高速发展:在线健身平台Keep率先递交招股书;智能健身镜品牌FITURE融资不断备受创投瞩目;微博、小红书、B站等社交内容平台也在持续加深居家健身内容运营 。
但光环之下亦有“暗疮” , 随着行业龙头Keep亏损加剧、营收变缓 , 在线健身行业的故事越发难讲 。
01 火爆的居家健身赛道近两年来 , 在全民健身的观念影响下 , 我国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增加 。
根据CDA数据分析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运动健身人群分析报告》显示 , 中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持续上升 , 从2016年至2019年 , 从4.06亿人上升至4.28亿人 , 预计2030年该人数将会达到5.6亿人 。
但疫情阴霾下 , 线下健身房停摆 , 居家健身的红利来临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 , 2021年中国线上健身市场占中国整体健身市场的47.0% , 预计2026年将占60.6% 。
最先出圈的是以Keep、悦动圈、每日瑜伽为代表的在线健身内容平台 , 它们以丰富的平台课程内容降低健身门槛 , 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高效的健身需求 , 同时也在资本市场上打得火热 。
以Keep为例 , 截止目前 , Keep共获得八轮融资 , 累计金额达6.3亿美元 。今年年初 , Keep正式提交招股书 , 在港交所申请IPO , 试图冲刺“线上健身第一股” 。
随后 , 智能健身镜成为创投“新宠” 。据潮汐商业评论不完全统计 , 包括Fiture、沸腾时刻、myShape、乔山、Justin&Julie Fitness在内的多家企业入局智能健身镜 。其中 , 智能健身镜品牌Fiture两年内完成3轮融资 , 凯辉基金、黑蚁资本、BAI、红杉资本中国等头部资本为其站台 。
智能化健身行业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智能健身行业研究报告》 , 中国智能运动健身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 市场规模在2019年已经达到约100亿元;预计2025年智能健身市场规模将突破约820亿元 , 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46% 。
此外 , 以刘畊宏为代表的“直播+健身”也成为热点 。《抖音运动健身报告》显示 , 在2021年 , 抖音运动健身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34% , 创作者数同比增长39%;健身类主播涨粉同比增加208% , 直播收入同比增加141% 。
2021快手健身新秀达人论坛也提到了一组数据 , 快手直播健身主播突破60万人 , 已拥有超1.5万名专注运动健身的达人 , 每天累计生产近2万多条短视频和1万多场直播 。
毫无疑问 , 居家健身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02 难解的商业化魔咒尽管搭上了短视频和直播的快车 , 居家健身短期内流量爆棚 , 但其商业化却受到极大考验 。以在线健身平台Keep为例 , 亏损加大、营收增速放缓是其不可忽视的现状 。
招股书显示 , Keep的平台亏损不断扩大 。Keep的年亏损从2019年的7.35亿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22.44亿元 , 2021年前三个季度 , Keep亏损更是达到24.58亿元 。
对此 , Keep在招股书中表示亏损是因为“策略性地增加了在流量获取和品牌推广方面的支出 , 以进一步获取、激活及挽留用户 。”
简单理解 , Keep的亏损主要来自销售及营销开支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至2021年前三个季度 , Keep在销售及营销上的相关开支分别为2.96亿元、3.02亿元、8.18亿元 , 2021年前三个季度 , 这一开支较上年同期的1.85亿元同比增长了342% 。
这与平台内容激烈的竞争不无关系 。除了Keep之外 , 抖音、快手、微博、朋友圈、小红书乃至B站都在加码健身内容 , 试图抢占居家健身这块蛋糕 , 为了巩固健身河 , Keep连续挖来了周六野、帕拉梅等知名健身达人 , 花费不少 。 
据Keep方面透露 , 在2022年 , Keep将投入百亿流量资源和5千万现金奖励 , 扶持优质的健身内容创作者 , 同时加码达人商业化发展 , 在实现收益的同时大幅提升头部创作者的商业化影响力 。
与此同时 , 远在大洋彼岸的健身平台Peloton也同样陷入亏损泥潭 。Peloton2022财年二季度(2021年10月1日-12月31日)净亏损达4.39亿美元 。并屡屡传出裁员、高管离职、换CEO、“卖身”等消息 。
究其根本 , 是因为居家健身的商业模式尚未明朗 。一般来说 , 在线健身内容平台的主要商业模式是“硬件产品+平台内容” , 用优质内容来锁定健身爱好者 , 再用商品来形成商业闭环 , 但现实来看 , 这种商业模式依然面临一些问题 。
那就是 , 高强度的用户粘性难以维持 。自律是与人性相悖的 , 人们可能会对炸鸡薯条上瘾 , 但却很难克制自己每天进行足量运动 , 这就导致线上健身平台很难在轻度健身者上进行深度转化 , 而真正的中重度健身者 , 又会倾向于设备和服务更加全面的线下健身房 。
【投稿|刘畊宏爆红,Keep巨亏,在线健身的冰与火】另外 , Keep的增长率放缓又向资本市场释放出不太好的信号 。招股书显示 , 2020年四个季度Keep的分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速分别为74%、48%、11%、29% , 2021年四个季度的同比增速则分别为14%、7%、27%、12% 。
而智能化健身的变现之路目前看来更是“遥不可及” 。在淘宝上 , 一款健身镜的价格大概在3000-20000之间 , 月销量在500以内 , 依然属于小众品类 。
健身镜虽然时髦 , 但实用价值并不高 , 存在很多技术上的漏洞 。在社交媒体上 , 有不少消费者评论道:“纠错运动体态根本不智能”、“人体的体态识别非常迟钝 , 准确率极低”、“太大了占地方 , 和在电脑电视前跟着视频做没有差别 。”
技术层面的不过关 , 再加上价格高昂 , 智能健身镜这个新品类的真实需求 , 还有待消费市场检验 。
03 居家健身的下个突破点在哪?商业化受阻之时 , 刘畊宏的爆红 , 也让在线健身行业重新拾起信心 。在互联网时代 , 流量就意味着金钱 , 假设刘畊宏的成功能够被复制 , 那么在线健身行业的盈利难题或许能解 。
但症结恰恰在此 , 刘畊宏的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 可复制性非常低 。刘畊宏爆火的内容平台是抖音 , 它的社交性、传播性、娱乐性更强 , 这也是为何很多从未健身的人会被刘畊宏吸引的原因 。
而其他的平台却做不到这一点 。比如Keep的社区氛围和文化与抖音是截然不同的 , 相较于抖音这样的综合类平台来说 , Keep的优势一直在于“专业” , 在社交性和传播性上并不具备优势 , 在娱乐性上更是逊色不少 , 这使得Keep无法复制“刘耕宏式成功” 。
但不可否认的是 , 虽然刘畊宏以毽子操一骑绝尘 , 但和大多数在线健身达人一样 , 其在课程难度分级、个性化适配度、多元化上仍有很大进步的空间 。
诚然 , 刘畊宏自身的专业性毋庸置疑 , 但他吸引的大多是轻度健身者 。虽然当下的热度很高 , 但能维持多久 , 能为居家健身贡献多少消费力 , 还需打上个问号 。
根据MOB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运动健身人群洞察报告》显示 , 有高达87%的线上健身用户 , 是一年内曾为线下健身服务付费的健身人群 , 他们愿意为线上线下健身付费 。
未来 , 居家健身行业将是个广阔的市场 , 如何留住轻度健身者 , 如何吸引重度健身者 , 如何打造出高定制化、强互动感、沉浸式的健身体验 , 才是未来各玩家竞争的难点和关键所在 。
Selina对潮汐商业评论表示:“很享受健身的快乐 , 也有财力和付费意愿 , 毕竟 , 美是女人毕生追求的事业嘛!”但被问到疫情之后是否会回到健身房 , 她表示:“线上很不错 , 但想要追求更高质量的健身的话 , 还是会选择线下健身房 。”
你看 , 商业就是这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