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一年存75万,只为35岁退休养老

投稿|一年存75万,只为35岁退休养老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燃次元(ID:chaintruth) , 作者 | 闫俊文  马舒叶  冯晓婷 张琳  吕敬之  陶淘 , 编辑 | 曹杨 , 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 
如何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充裕 , 已经成为了当下年轻人深思的事情之一 。
4月21日 , 国家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明确 , 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 , 每年缴纳的上限为1.2万元 , 实行自愿原则 。再往前的2021年3月 , 国家提出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 。
尽管有关部门表示 , 政策出台后至少5年 , 才会渐进式实施 。但上述两项政策的发布 , 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 。
不少网友意识到 , 原来自己缴纳“五险一金”当中的“养老保险” , 满15年就可以领取的退休金并不能完全支撑自己退休后的晚年生活 , 如果想要过上和年轻时候一样的晚年生活 , 那就需要准备多种养老方式 , 以及更多的资金 。
另一组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数据显示 , 国家主导的城市养老基金将在2027年达到6.99万亿元的峰值 , 并可能在2035年耗尽 。社科院2020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 虽然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相当于1998年退休当年员工平均工资的87% , 但近年来这一比例一直下降到45%左右 。换言之 , 尽管退休工资有16连涨 , 但退休工资的替代率却是下降的 。
除此之外 , “多子多福 , 儿女养老”的传统观念 , 在当下年轻人婚育意愿逐年下降的现实中 , 变得不值一提 。
于是 , 退休和养老便成为了一部分年轻人焦虑的源头 。
2020年 , “鹅厂”腾讯携手清华大学共同发布《国人养老准备报告》 。报告发现 , 为提前做好养老准备 , 超七成90后开始考虑养老 , 80后、70后养老需求更迫切 , 相应比例更是高达80%和85% 。
本期小酒馆 , 我们和几位已经开始筹备养老计划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的故事 。
他们当中 , 有人连续5年参加“考编” , 目的就是为了进入体制内 , 养老无虞;有人疯狂攒钱 , 几乎拒绝一切社交活动 , 一年要攒下75万元 , 只为晚年无忧;有人大学未毕业 , 就已买下养老保险;还有人早早做了职业规划 , 目的就是多赚钱实现自己环游世界的养老计划;更有人年仅22岁 , 就已经和坚持独身主义的小姐妹建了养老群 , 开始为自己和朋友挑选养老场所 , 并提前视察了多家养老院 。
他们都是勤奋努力的职场人 , 距离退休还有三四十年 , 但却也都早早盘算 , 如何让自己的老年生活更从容 。
为了35岁退休养老 , 一年要存75w张荣 | 30岁 大厂员工
“早日攒够养老钱退休” , 这是我入职第一年就确立的目标 。
这一想法 , 最早缘起于毕业入职深圳某大厂产品经理后 , 不过半年的时间 , 带我的领导就被裁了 。作为公司第一批员工 , 领导离开得颇为狼狈 , 人到35岁 , 有妻有子 , 还背着近千万元的房贷 , 却突然断了经济来源 。这件事让我颇受触动 。
送别领导后 , 我趁夜整理了自己的费用账单 。刚入职的我经常月光 , 一月一万多元工资 , 房租扣去4000元 , 再加上人情往来、日常消费 , 还要信用卡拆借 。
我问自己 , 如果有天我35岁被公司裁了 , 我能有多少存款?够我养老吗?我也没有信心在大厂坚持996到35岁 。于是存够养老钱就退休 , 或者说存款预防裁员这类“意外” , 就成了我接下来的生活规划重心 。
我和女友算了一笔账 。我每月省下一万元 , 女朋友每月也存一万元 , 加上其他副业收入 , 我俩的计划是一年必须存50万元 , 如果35岁退休 , 我俩能存到650万元 。我家本就是十八线小县城 , 父母养老有政府的退休金 , 我名下早就买了房 , 这笔钱足够我们回县城养老 , 过上充裕的生活了 。
开始有意识的攒钱后 , 我就成了低欲望消费一族 。除去必须支出的交通、水电费用 , 其它饮食、社交、出行则都是能省就省 , 就连房子都变小了 。
我很快从月租4000元的带阳台大主卧 , 换成了月租2000元的10平小次卧 , 通勤增加了几乎一个小时的时间 , 但省下的钱却切实进了钱包 。然后 , 我从天天外卖变成自己买菜做饭 , 聚餐几乎谢绝 , 一天伙食费最低不过十几元 , 虽然自己做饭一开始总糊锅 , 可后来也练成一手好厨艺 。我也不讲究穿衣 , 一年基本不怎么买衣服 , 公司发的文化衫也能当常服替换 。
后来 , 我省钱越来越上瘾 。出差时酒店的小香皂、洗发液 , 我会多要一些带回家 。洗发露替换装比正装更省钱 , 拼多多成了手机常备软件 。夏天为了省空调费 , 我和女朋友会在公司加班到深夜再回家 , 偶尔的聚餐奢侈一次 , 我也会将剩饭打包 , 第二天又能省一顿饭费 。
今年的互联网裁员潮下 , 越来越卷的大厂让我身心疲惫 。去年 , 我和女朋友的攒钱计划提到了一年75万元 。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 就意味着我们的生活要更为“极简” 。虽然朋友都不理解我 , 但我总想着 , 现在省一点 , 为的是以后更舒服的养老 , 不如让时间来证明我的选择吧 。
我 , 22岁 , 想自建养老社区橙子 | 22岁  APP开发
今年是我开始考察养老社区的第3年 。从小就坚持独身主义的我 , 在一次去某个风景极美的养老社区采访时 , 就坚定了自己的养老规划:和独身主义的小姐妹们共建养老社区 。
为了提前了解 , 大四时 , 我申请去某高端养老社区实习 , 负责服务优化和社区运营 。在社区里 , 老人的衣食住行和娱乐学习 , 都有专人打理 。不仅生活上细致周到 , 还有专业的医疗团队 。
不过我很快意识到 , 这类社区开发商大都是保险公司 , 不仅入住需要购买总保费最少200万元的年金保险 , 每月入住费也要一万多元 。但高昂费用不能保障护工的高素质 , 多人居住容易引发争端 , 而房间都是统一装修 , 少了点真正个人定制的快乐 。
再加上后来层出不穷的养老社区跑路、诈骗的新闻 , 更让我确定 , 与其花大把费用找一个养老地 , 不如自己建一个理想的养老社区 。
毕业后 , 我便开始利用周六日的时间 , 假扮为长辈探看养老社区的孙女辈 , 去考察北京的养老社区 。从动辄几万元、十几万元的高档社区 , 到收费一万元的普通社区 。
我观察到 , 不少社区为了保证医疗资源 , 都和附近的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不少高档社区更是宣称有私人医院 , 然而 , 一但遇到复杂的手术 , 反而急缺权威的医生 。于是 , 解决医疗问题成为了养老社区的头等大事 。
碰上节假日 , 我还会跑到杭州、成都这类养老社区业态多的南方城市 , 边旅游边考察 , 我意识到 , 即使是小型的养老社区 , 也要具备居住、医疗、食堂、活动室、娱乐室等多样设施 , 少也要近千平 , 场地费用就是最大的一笔前期支出 。
考察到今年 , 我已经和7个坚持独身主义的小姐妹建了养老群 。我们都非独生子女 , 父母养老金充足也无赡养压力 , 一月一万多元的工资不能支撑我们在北京买房置业 , 我们便将目光投向了交通方便、环境也好的南方三四线城市 。
于是 , 城市底蕴丰富、房价刚出一万元每平左右的洛阳成了我们目前锁定的理想之城 。我和朋友预计今年10月去考察一次 , 在洛阳找一块600平米左右的地方 , 将我们的养老社区规划起来 。和地方医院合作就能解决医疗问题 , 同时找到投资以减轻我们建立老年大学等娱乐场所的经济压力 , 团队内本职设计师的小姐姐 , 早已规划好了日式风餐厅、风格迥异的个人房间 , 还有花圃、菜地 。
也许现在看来 , 这些想象还不是很成熟 , 但我们已经在为之付出行动 , 相信在未来的某天 , 我们的梦想终会成为现实 。
虽然今年我只有23岁 , 但却早早开始期盼自己的养老生活 。对我而言 , 活好当下 , 认真地计划未来 , 就是最酷的人生态度 。
为了养老 , 我努力考编头头 | 27岁 普通职工
今年是我努力考编的第6个年头 , 正如“宇宙的尽头是考编”这句话所说 , 编制吃香的理由不用我过多阐述 。薪资福利有差别是一方面 , 关键在养老待遇这一块更是有着天壤之别 。
刚毕业开始参加工作那两年 , 我对于一份编制内工作没多大想法 , 考试也没怎么认真准备 。但成家之后 , 我开始认真考虑自己养老问题 。特别晋升为准爸爸后 , 想的都是老了以后如何有更多的保障 , 如何能减轻自己孩子的负担 。
我也清楚 , “钱能解决世界上绝大多数问题” , 但现实情况就是 , 我没法靠自己能力赚到更多的钱 。我在一家经营性事业单位工作 , 收入不算低 , 但从职业规划看 , 上升的空间不大 。而且我是合同制聘用 , 所以退休后每月只能拿2000多元的退休金 。
我也有想过换一份工作 , 但一眼望去 , 都是小企业居多 。我所在城市虽然是省会城市 , 但从产业经济发展上看 , 只能说是三线城市 , 相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 , 编制内的工作可以说是最好的工作 , 没有之一 。不仅工作稳定 , 更能保障退休生活 。
与此同时 , 还有件事更加坚定了我考编的决心 。早些年我家里有位老人病重 , 住院治疗一年半 , 前后花了100多万元 , 但由于是退休公务员 , 100多万元的开支能报销大部分 。此外 , 每月还有一笔不低于我工资的退休金 , 晚年生活可以说很滋润 。
为此 , 我自然对编制工作充满了向往 。此后 , 我便开始报班上课、看书刷题 , 只为考试顺利通过 , 只是我对于编制工作的热情是上来了 , 但不承想这几年 , 掀起了一股考公、考编潮 , 竞争是越来越激烈 。往往是几百个人甚至上千人竞争一个岗位 , 面试却只要三个人 。因此也有了我备考五年 , 却依旧没能成功上岸的现实遭遇 。
今年是我考编的第6年 , 希望能如我所有成功上岸 。
为了退休后环球旅行 , 我要冲刺华尔街小琦| 24岁 北大物理博士在读
大学开始 , 每一年有长假的时候我都会一个人出去旅行 , 不过真正有以环游世界作为养老计划是从2019年开始的 。说是“养老” , 其实就是40岁以后的生活 , 严格意义也不算真的“老” 。
2019年 , 我一个人从宁夏出发 , 做了一场为期40天的旅行 , 旅途中去了西藏、四川、重庆、青海和甘肃的一些地方 。那次旅行让我确定了 , 我想以这样的方式去过我退休之后的人生 。
于是 , 我便开始为退休以后的环球旅行计划做准备 , 我知道如果想实现这样的生活有几个必须具备的东西:资金、户外知识、体力 。后面两样东西在日常中容易训练 , 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山鹰社 , 社团每周会安排专业的体能训练 , 定期组织露营、攀岩、户外长跑等活动 , 我只要有时间都会积极参与 。
此外 , 时间允许的前提下 , 我每周会保持2-3次去健身房的频率 。我不是一个运动天赋非常高的人 , 但想要长期旅行 , 必须要有相对高的体能 。而且社团生活中学习到的户外知识也会对此很有帮助 。
资金是相对来说最难办的事情 , 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37岁之前攒够500万元 , 我认为有这笔初始资金 , 加上合理的理财足以支撑的旅行计划 。那么我面临的问题就是 ,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
实现赚钱目标的同时 , 我必须承认我还是个“挑剔”的人 , 我不想从事一件我不感兴趣的工作 , 比如 , 有朋友提议我去做旅行博主 , 但我认为如果把我的旅行生活加上一个拍摄的“任务”就会很别扭 。
因为我研究的是物理理论领域 , 如果想继续走物理这条路最好的就业方向就是继续做学术 , 以后拿到教职 , 这也是很多朋友包括我自己一度认为最现实、最简单的办法 。但坦白说 , 可能因为我是双子座 , 我一旦将一件事情做到一定程度就会对此失去兴趣 , 而让我去做一件不再有乐趣的事情 , 对我折磨至极 。而我认为 , 毕业后持续物理学术研究 , 不再是我的热情所在 。
几经思考后 , 我认为我在设想的年纪之前攒够钱的最佳通路是做金融 , 我又是一个想做什么就想争取做最好的人 , 所以我开始尝试为去华尔街做准备 。
投稿|一年存75万,只为35岁退休养老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小琦供图
去年冬天的时候 , 我找到了一份量化实习的工作 , 因为价值投资对我而言是完全另一个体系 , 而量化投资的研究方式会运用很多数学基础 , 我日常的工作内容也有很多和码农相似 , 这与我现在所做的物理研究有很大相似之处 , 所以选择了量化 。
目前 , 我离我设想的程度还差得远 , 不过我所编程的量化程序已经得到了公司的认可 , 已经在测试准备上市的阶段了 。测试一旦通过 , 就很可能成为服务于我们公司私募产品的一个量化程序 。
另外 , 我也幸运遇到一个财经领域的朋友 , 她在金融行业有一些人脉 , 并帮我和曾经在华尔街工作的几位前辈牵线 , 我也就了解到了华尔街工作的一些细节 , 比如工资、晋升渠道等等 , 我认为实现我的目标是有可能性的 。
7月份 , 我这段实习期就要结束了 , 我准备先休息一段时间 , 去西藏骑行一圈 , 回来之后继续刷量化实习的经验值 , 争取能进入更好的金融大厂 。毕业后 , 我会去纽约读一个金融工程的研究生 , 然后再进军华尔街 。
其实 , 与其说这是“养老”规划 , 不如说 , 这是我人生的终极目标 , 转行的我面临学术研究、工作的双重压力 , 我也常常怀疑自己能不能过上我想象的生活 , 但我觉得人生的选择是很难精准的去规划的 , 目前我只能就我有限的信息 , 找到一个大的方向 , 然后坚持地、勇敢地走下去 。
父母照顾长辈的辛苦 , 萌生了我攒钱住养老院的想法小猪佩奇 | 27岁 大学老师
【投稿|一年存75万,只为35岁退休养老】我是从大学开始萌生攒钱住养老院的想法的 。而这个想法的产生 , 主要是我亲眼目睹了这些年 , 妈妈照顾爷爷奶奶那种难以言表的辛苦所致 。
从我出生以来 , 奶奶就从农村搬来黄山 , 和我还有爸妈一起住 。在奶奶生病前的那些年 , 妈妈每天上班的同时操持家务 , 其疲惫程度已然远超同龄人 。几年之后 , 奶奶得了中风 , 腿脚变得不太灵便 。再加上后来奶奶大小便失禁 , 都是她在悉心照料 。爷爷为了陪奶奶 , 也来到了我们家住 。对于妈妈来说 , 家中需要操劳的事务变得更多了 。
我上初中之后 , 家里的生活条件比之前好了 , 爸妈给爷爷奶奶在家附近租了套房子 , 雇了一位保姆 。自此 , 妈妈才稍微从工作和家务的双重负荷中解放出来 。
从那时开始 , 老了之后住养老院的想法 , 就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为的就是不让我的孩子重蹈父母的覆辙 , 在忙碌间隙去操心我的生活 。
所以 , 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后 , 我就已经正式实施起自己的存钱计划 。
我如今在合肥当大学老师 , 每月到手的主业收入5000多元 , 副业收入也有5000元左右 , 1万多元的总收入在合肥这样的二线城市可以生活得不错 。吃喝上我没有太拮据 , 但在一些相对成本高却又不是必需品上面 , 我会去考量 。
比如 , 在租房方面 , 我主要考虑的是交通便捷和经济实惠这两点 。我现在租的房子就在学校对面 , 30多平米的单人独立公寓 , 可以做饭 , 每个月租金1500元 , 看中的就是公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特点 。租下这个房子之前 , 我还看了附近几个户型 , 有的是一层改两层 , 完全没到Loft的水准 , 却要2000多元 , 就明显不划算 。
另外 , 在服装箱包、化妆护肤品方面 , 我也会将每月的开支控制在大约800元内 。旅行也非常少——当然这也跟我工作之后 , 疫情几乎就来袭了有关 。
现在 , 我每月能攒4000元左右 , 对于我现在的工资而言 , 自己还算满意 。当然 , 受工作年限所限 , 手头总共攒的钱倒是不多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 , 之后随着薪水的增加 , 我肯定还会每月提升自己的储蓄额度 。
20岁时 , 我就已经买了养老保险大威 | 28岁 公司职员
我从小就比较缺乏安全感 , 对生活中很多的事情都会提前规划 , 并且做好预案 , 养老问题自然也不例外 。
我曾经算过一笔账 , 当时因为我还没有正式工作 , 所以是以估算的方式 。从大学毕业到55岁退休 , 参加工作30年 , 退休金是每个月3000元左右 , 但如果在缴纳基数不高的情况下 , 其实每月大概也就能领1000多元 。
我觉得这点钱实在没有办法保障我的晚年生活 , 更何况我想象中的晚年生活还是很精彩的 , 自然也需要更多金钱的支撑 。综合考虑之后 , 我决定为自己买一份养老保险 。
在仔细对比了市面上比较火的几款保险之后 , 我选择了其中一款 , 虽然未必是收益最佳的 , 但好在每年需要缴纳的保金低 , 不会影响我的正常生活 。这份保险每年要交24000元 , 连续交30年 , 从60岁开始每年可以领取72000元 , 也就是每月6000多元 , 终身领取 。
但对于当时还在上学的我来说 , 每年的保金仍然是笔不小的支出 。于是 , 我妈便提出要帮我支付 , 商量之后 , 我接受了我妈一半的资助 , 并承诺工作之后偿还 , 而自己只需要每月攒1000元 。
自己购入了养老保险之后 , 我不仅为自己的晚年生活买了保障 , 还改掉了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 。
工作之后 , 我有能力自己支付这笔保金 , 并把我妈垫付的部分还给了她 。也有身边的朋友表示不理解 , 但我觉得现在每月少花2000元钱对我的生活影响不大 , 但退休后每月6000元的额外收入会让我的晚年生活大不相同 。
慢慢地 , 我的理财观进一步成熟 , 后来 , 我又买了重疾险和意外险 , 虽然没有先保障后储蓄 , 但如今也做到了两手抓 , 安全感也又多了几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