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应如何临帖 董其昌如何临帖,临帖

如何临帖
(1)读帖每个人都知道怎么读帖,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经验 。其他的都是走马观花,无法细致入微 。这样眼睛就看不到细微的东西,自然的手部表现就趋于直白 。下面的技巧要详细描述,我就不赘述了 。(二)如何选岗很重要 。选择不好,就会走弯路 。目前选岗概率最高的是《兰亭序》,眼睛都盯在这里,非兰亭不写,非宣纸不用,也不好 。《兰亭序》是经典,是不朽的作品,完美得无以复加 。圣王用的纸是有涂层的(唐朝以前),现在的宣纸根本无法表现出来 。更何况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东西 。前几代人都试图解决,而我们,无论天赋、能力、学历如何,连历史上的二流人物都无法接近 。《兰亭序》的玄机连圣人王都再现不了,我们根本做梦也想不到 。但有些人根本看不到这种差距,就像幼儿园的孩子在坚定不移地学习“哥德巴赫猜想” 。《祭侄稿》、《寒食》、《蜀粟》都是如此 。像精致的元青花,我们可以喜欢,可以欣赏,但完全不可能去打破它,去再造 。所以用的空间几乎为零(董其昌评价说,苏苏像狮子抓大象,那么凶,我们没有鲁公的悲愤,东坡的凄寒 。时代变了) 。古代大师传下来的东西很多,比如手记,诗书,相对气质的东西 。还有很大的利用和改造空间,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3) 1.吃猛药 。一周一天一万字,比半年一天写100字有效,大脑记忆牢固 。由于时代的限制,我们只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只有把网晒好,才能钓到大鱼 。2、相对具体,集中突破 。在一段时间内,一定要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寻找规律和特点 。比如想学水稻,要在半年内学会水稻,其他的先放下,需要大量的岗位 。最好一天一个来回,第二天选择重点(自己喜欢的,好用的,特别难的)做细致 。这样日复一日,即使进入视疲劳期也不要停下来(不是9?上台阶的时候),弄通了,半年后(不是半年)再看 。每个月技术和悟性都会有一个大的飞跃,而且很坚定 。不要朝三暮四 。看别人获奖进展会得红眼病,所以会跟风 。这样只会破坏你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原有系统,就像电脑感染了病毒一样,百害而无一利 。另外,别人适应了,你不一定适应,就像臭河里的鱼虾,换成清水也会死 。3.适时进步,换位思考 。上面说的特异性只是相对的 。到了一定程度,就要及时换岗了 。如何转岗,不要盲目,最好找个体制差不多的,千万不要大改 。比如学稻子,可以参考宋人的东西(其他三族的东西,陆游,吴举的父亲,蔡三家,苏等 。).同时为了丰富笔法,可以涉猎二王、书法等 。并且还可以学习赵的手迹,董其昌的亲笔题字等 。近亲繁殖,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保持纯洁性,就像盖楼一样,一层一层来 。4.早上把花捡起来 。过一段时间再来,收集,追赶,会有新的发现,及时调整 。聚焦本质,定型 。5.吃千饭,穿百袍,积少成多,裂一锦入一衫 。欣赏过去,学习过去,收集古文字 。有了以上的刻板印象,什么都可以学 。尽量走得更远更深,不要怕回不来 。三、发帖过程中的具体技巧(1)练眼睛 。王羲之的字帖,两千多年来,大家都在读,都在学,但是成功的屈指可数,当然有悟性的成分 。
要练习不同人观察不到的技巧,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把你观察到的东西画出来 。发帖的时候多留心,准确无情 。(2)体验手势 。手势决定了一个字的初始转换,气的渗透,整个作品的气场 。不理解这种关系,作品就会支离破碎,形成气阻,或者各行其是,既不合理,也不符合生理 。就算你有气质,也是低级爱好 。(3)把握节奏,变化笔速,找准发力点 。每次说到写作的节奏,都要说到紧迫,这其实是最简单的观点 。古代的事情不是只靠按压就能解决的 。(4)形象与形象的关系 。刚开始的时候,最好有个形象 。学一些侧重于寻找规律和特点的东西,然后再参与其他的东西 。当你对点画有了深入的了解,形象自然就出来了 。不能求之不得,只谈感情,有时候感情会伤人 。(5)举一反三,创新与创新相结合 。精华阶段要深入研究每一个字,而不是走马观花,从头到尾写,像鸭子吃蜗牛,直接吞到肚子里 。我的方法是,一个字反复写,有时候几十遍,写起来很难 。写完一个形象,凭记忆想想这个字在其他字帖上的写法,凭记忆写几个 。当然也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 。这其实是创作和发帖很好的结合 。(6)张贴效果的检查 。提供三种方法供你参考 。1.发帖时可以适当添加其他内容,一个字,几个字,一段话 。如果接近原帖风格,不突兀,说明word方法基本过关 。2.可以找一段和相邻字帖字数差不多的,最好是古体字(不要写古诗,因为很多字是古人为了平衡而写的,很难写),根据原字帖的形状和感觉 。如果看起来像,就算规则通过了 。3.改造其他法律岗位 。比如我曾经按照董其昌的笔法背过赵的行书《赤壁赋》,有赵的笔迹,有董其昌的 。尽量去除原帖的影响 。当然,这只有在你对二王系统有了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做到 。紫苑中国书法论坛李湛工作室

书法应如何临帖 董其昌如何临帖,临帖

文章插图
临帖的要点是什么?
在选岗的基础上,1 。看帖子(最重要的!)练眼睛 。用眼睛看不到细微的东西,用手自然会直截了当 。王羲之的字帖,两千多年来大家都在读和研究,但是成功的字帖屈指可数,当然有悟性的成分 。当你提到古代经典,每个人的作品
眼点不同,理解的深度不同,所以抓住的信息也不一样,这从临作中都能表现出来 。尽量一个字一个字看,一笔一笔看,对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不要放过 。要能细致入微 。要能消化,上从笔画到字到章法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投影 。2、体会手势 。手势决定了一个字起始转换,决定了行气的贯通,决定了整幅作品的气场 。一笔一势,顾盼生情,不理解这个关系,作品就会支离破碎,形成气阻,或各自为政,既没有道理,也不合生理,即使有性情,也是低级的小趣味 。3、相对专一,集中突破 。在一段时间内,一定要专一,集中力量找规律、抓特点 。比如,学米,半年之内就学米,别的先放下,要大量的临帖,最好一天要从前到后趟一遍,第二天选重点(自己喜欢的,容易上手的,难度特别大的)进行精临,做到细致入微 。这样日复一日,即使进入视觉疲劳期也不要停(非9丶?上台阶的时候),挺过去,半年后再看(不要半年),每个月在手法、认识上都会有大的飞跃,也牢固 。千万不要朝三暮四,看别人获奖、入展就得红眼病,就跟风,这样只会毁掉您辛苦建立起来的原有体系,就象电脑染了病毒,有百害而无一益 。另外,别人适应,您不一定适应,就像臭水河的鱼虾,换到清水中就会死掉 。4、适时递进,见异思迁 。上面提到的专一只是相对的,当写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及时换帖 。如何换帖,不要盲目,最好是找相近体系的东西,千万不要作大的变动 。比如:学米,可参考宋人的东西(其他三家的东西,陆游、吴琚父、蔡三家、苏老泉等等) 。同时,为了丰富笔法可涉猎二王、书谱等东西,也可学习赵松雪的 手札、董其昌的手卷题跋等,近亲繁殖,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保持纯度,就象盖大楼,一层一层往上垒 。5、朝花夕拾 。过一段时间再回来,拾遗补漏,会有新的发现,及时调整 。重点精临,定型 。6、吃千家饭,穿百衲衣,集腋成裘,裂锦成衫 。与古为徒,广涉博取,集古字 。有了上面的定型,学什么都可以,尽量走的远些、深些,不要怕回不来 。
董其昌这个人人品如何?不久之前一位文物收藏家在一堆废品中淘到了董其昌先生的画册,刷爆网络,董其昌也迅速成为热点话题 。在古董界,董其昌的每幅画都能引起轩然大波,拍卖价格更是想象不到,由此可见,董其昌的画作影响深远 。董其昌生在明朝松江一户穷苦人家,虽然是布衣出身,年少时却身怀大志,一心攻读圣贤书,不久就成为了当地有名的才子,成年后更是成为了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之一 。董其昌一生跌宕起伏,自从1589年考中进士之后,沉浮官场多年,几经周折,多次还乡又多次入仕 。在1633年,董其昌最后一次辞官回家养老,此时已经做到了太子太保的高位,崇祯九年在家中与世长辞 。说起董其昌的家乡——松江,曾经出现了很多的文人骚客、书画大家,名副其实的人才聚集地 。在松江系的书画家中,董其昌成名比较晚,但是董其昌一直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画作技巧,以至于在书画方面的技艺越来越高超 。《画史绘要》里曾经说董其昌所画的山水树石,无一不充满着神气,创作可以说是本朝的第一 。17岁时,董其昌开始接触书法创作,最开始是临摹《多宝塔》作为启蒙,后来逐渐转变风格,外出巡游山水,遍访名胜古迹,集百家之长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书法门派,在董其昌的书法当中不仅有各大门派的风采,也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许多外行人认为董其昌的字只是模仿别人罢了,仔细品读之后就会发现与其他书法大家存在很大不同,很有自己的风格,如果用一个名词描述的话,最符合的便是“闲情雅致”,董其昌作品充满自然情趣 。每次落笔总是恰到好处,《临柳公权兰亭诗》中可见一斑,后世许多帝王非常推崇董其昌的书法作品,尤其是清朝康熙皇帝,曾赞叹过:“华亭董其昌书法,天资迥异,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 。”董其昌不仅吸取董源、倪瓒等人的长处,还囊括了宋元两朝众多知名画家的笔法,每次落笔都能勾勒出独特的脉络,在着色层次上别具一格 。总结来说,董其昌的画作透露出自然气息,其中《关山雪霁图》影响深远,属于上乘之作,在国外画展上掀起了渲染大波,从哪里能看出一个人的艺术功底?一幅字画足够了 。董其昌堪称书画双绝,然而人品却与他的作品相去甚远,为人处世精明计较,为官之路多次被辞退,35岁上任开始,80多岁解甲归田,亦官亦隐总计45载,既尝过权力的甜头,也曾塑造过谦逊的形象,辞官还乡之后,开始鱼肉百姓,横行乡里,令许多文人不齿 。当地文学圈里曾经流传着一则故事,传闻董其昌看上了胡宪副的孙女,想要将至纳为小妾,没不久之后又染指了别人姐姐,十分猖獗,借助权势不断扩张自家地盘,逼迫周围邻居搬离,晚年时迷上采阴补阳的邪术,多次掳掠奸辱幼女,董其昌虽然有万亩良田,却从未交过税款 。1614年底,董其昌有看中了学生家里的丫鬟,第二天就让儿子大张旗鼓的闯入学生家中强行抢走,这件事在松江地区闹得沸沸扬扬,还被变编成故事讽刺董其昌,《五精八魂》等小说问世以后,十分畅销 。1615年,许多说书人开始在街头调侃董其昌强抢民女,董家仆人从中走过,听了几段以后觉得不对,名为《黑白配》的段子正是说的自家老爷,火速赶回家中报信,董其昌认为作者范廷芝就是罪魁祸首,命人将其抓起来暴打一顿,逼着范廷芝下跪认错,范廷芝恼怒交加,当场吐血而亡 。范廷芝死后,妻儿老小一大帮人坐在董府门前讨要说法,怒斥董其昌草芥人命,董家人非但不认账,还恶语恐吓,派出奴仆将范家人抓进门里拳打脚踢,这还不算完,董其昌让人用尽各种方法凌辱,之后恶人先告状,诬告她们私闯民宅 。一系列的恶行引得当地百姓集体声讨,许多人自发写下“冤揭”,控诉董其昌犯下的罪行,松江地区人人痛骂 。大街上的孩童哼唱着“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久而久之就连湖广地带也知道了董其昌的恶行 。3月中旬是官员们上香的日子,这一天老百姓们自发聚集在一起破口大骂董其昌的罪状,历史记载“百姓不下百万,知民情怒甚 。”还有一些读书人不断向官府伸冤,为了平息民怨官府把董家奴仆全部抓了起来,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只不过是替罪羊而已,百姓没有就此退缩,反而越闹越凶,逼迫官府惩戒罪魁祸首 。董其昌父子非常害怕,连夜召集数百名家丁看护府邸,每当老百姓聚集,这些人就会从屋顶上泼大粪,扔石头,百姓们则不退缩,找来梯子拆房揭瓦,甚至连大门都被挤破了 。后来,愤怒的百姓干脆放了一把火,打算把房子烧了,不过一场雨浇灭了火势,老百姓不信邪,集合了越来越多的人将董府重重围住 。一天夜里,几个孩子把事先浸过油的席子点燃,丢了进去,大火弥漫烧毁了数百间房屋,密室幽房全部付之一炬,董其昌曾作的匾额全部化为乌有 。第二天再来看,董家只剩一处断墙了,老百姓们纷纷在上面书写罪状,董家人没地方住只能逃窜到附近的村庄,几经辗转在民众平静下来以后才敢露头 。“字如其人”的说法在董其昌身上一点都不合适,文笔出彩却做着猪狗不如的事情,唯有董其昌一人,对待这样的人我们既要肯定他在文坛的贡献,也不能忽视他做人上的缺陷,毕竟一个人的人品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董其昌的墓地存于苏州,上面写道:“乙未冬吴中保墓会立,后学吴荫培拜书 。”
书法应如何临帖 董其昌如何临帖,临帖

文章插图
书法的一点创作心得和技巧作为一个书法家,在创作上应该主要具有三种能力:诸名家法书的临帖储备能力,多门类艺术营养的综合吸取能力,文字与书写创作相统一的创新能力,除此而外,还要有灵感与性情 。书法创作,首要是临摹 。临帖对于创作来说,是最好的基本功的训练 。无论是对临、默临、意临等等,其作用都是学习和积累,也可以说是日后进行创作的储备 。临帖最忌死临,就是在具备一定临帖基础的时候,不能再刻意去做毫不走样的模仿,一成不变的模仿;在已经掌握一种或几种书家书写风格的条件下,一定要力争多临一些,多储备一些,不能抱一守终 。当今的天下,文化的迅猛发展,信息的飞速传播,海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带给人类的知识积累也更加日新月异,为书法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 。因此临帖也要有积累和储备的意识,它也是具备多方面修养的基本条件和基础 。我在积累一些临帖的基本功以后,临董其昌、王铎时不只是临其本人的作品,而是连董、王二人在学书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书体都临过,从中一并体验其书体积累和演进的过程 。当然,无论什么书体,只要有一种书体能够得心应手,与其他书体都有相通之处,笔法基本可以相通,可以临得更顺利一些,掌握得更快一些 。能够多临,不光是学帖记忆的积累,而且还有各种帖与帖相互间的比较,更容易了解帖与帖相互间的特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同是魏碑,郑道昭与郑长猷,张汝墓志与张猛龙碑都各有哪些特点,只要认真地用心临过才会一目了然 。与此同时,储备得越丰富,应变的能力就越强,在日后的创作中就越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才有资格讲创新,否则只是空有其愿望而已 。仅仅急于或热衷于创新而缺乏这种积累和储备,顶多成为书坛上一时匆匆的过客,不会成为真正的书家 。书法创作的本意是在表现一种修养,是在写修养,至少在古时候是如此 。创作即是写作,意念在前,书写在后,性情亦在其中,通常是先考虑文字的表达,再考虑写得美观,这是由书法以文字为载体所决定的 。许多古人的信札手稿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现在的人也承认书法是表现一种修养,但总想把表现性情作为书法的第一要旨,强调创作的主观性、主导性、主动性,主张今天的书法是创作出来的,是为创作才存在的 。这种观点我不反对,但我认为这种理由并不完全充分 。我现在有时也在裱好的册页上抄自作的旧诗稿、旧文稿,并非在有意创作,但还有不错的感觉 。自古以来,至少是到明代以前,书法一直是围绕着书写进行创作的,这种创作技能的训练、创作能力的积累、创作意识的蒙发、创作过程的完成,都是一挥而就,因此那时的随手随机而写的手札、信函、文稿的草稿都成为今天十分难得的艺术珍品 。能够随机写得自然、流畅、潇洒、富有神韵,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临写前的所谓安排和创意,而是持之数年的积累与修养 。我学书初以颜柳开蒙,后渐临习秦汉碑铭,近十年来潜心于行草法书的临习与创作,曾对王羲之、张旭、怀素、米芾、杨凝式、黄庭坚、董其昌、王铎等名家行草反复品味,精心揣摩,为草书的创作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才会有今天的创作面目 。除书法以外,我对美术、摄影、音乐、文字,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都着力培养浓厚的的兴趣 。偶尔拈来,也可得其中滋味 。如果说他们的作品是在表现一种激情、一种冲动、一种不同凡响的艺术主张,倒不如说是在表现一个书家多年积淀下来的审美意向和基本技巧,从中传达出内心世界的情感 。因此我认为书法首先是表现修养的艺术,是对各类艺术的修养的吸取,对各种艺术手段的融会贯通,它不是一种时尚,是一种必需,是对一位成熟书家应具备的基本要求 。在书法的创作上,我认为对书法的创新要大力提倡,但不能急功近利 。书法创作应该具有时代感,提倡对各种艺术风格的探索,创作出既有时代特色又有个人风貌的作品 。因此搞书法艺术是既贵在创新,也难在创新 。如人所说,创新的基础在于继承,学书要先师承古人,重法度,得传统精髓,学古而不泥古 。一个书家的风格应当在继承传统吸取营养的基础上,注重与时代气息的融合,注重民间文化内涵的滋养 。随着书法事业的发展,书法作为艺术品正在越来越多地进入艺术厅 。越来越多地注重并发挥展示和欣赏的功能,写作过程被融入了激情而变成为创作过程,这种完全是有意识地进入创作,正在使书法创作从过去的方式转变为新的方式 。书法以文字为载体,周密考虑文字内容与书体的关系,书体与书写风格的关系,创作过程中内容书写与情感表现的关系等等 。倘若一个技艺精湛的书写者,在一幅作品中不能正确地使用文字,传达不出字里行间的感情,即使是具有再高超的技能也会无人喝彩 。创新是一种渐进的过程,一种能够被历史实践不断验证和广泛认知的过程 。优秀的书家应该倡导并具备创新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就等于失去前进的动力 。但有了创新的能力,并不等于已经达到了创新的水平 。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形成一定的量,形成一定的风格,被一个时期所相对稳定和认可,才有创新的可能 。在我看来,一种风格的继承与创新,正像一种书体的形成一样,通常并不是由一个或几个人的提倡和创造所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时代书家或一批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那种并无实际意义上的创新的滥觞只能适得其反 。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创新应建立在转益多师,厚积薄发,用宏取精的基础上,力求取诸家之长,不断丰富、滋养自己,在前人浩如烟海的墨迹大观中探幽发微,去寻觅、陶冶、积淀自己的风格 。先父生于江宁,曾受过秀润如春的江南文风的滋养,而我则生于东北,经受过粗犷雄浑的北国墨韵的熏陶,既得以感受宽博广大、浑穆浩莽、雄奇壮观、豪爽坦诚的气派,又力求以典雅纯朴、清简婉约、舒朗流畅、俊逸自然的韵致,融进笔墨之中 。在气与韵的交织之中,则刻意于风云舒卷,律动于无穷之势;寄情于山海坦荡,旷达于心宁神远之境 。我想,无论每一位书家作出何等的努力,历史都会得出最公平、公正的结论 。
毛笔字书法、初学者从哪学起一、握笔写字的入门基础必学的就是握笔,想写好字就要先学会正确的握笔方法 。首先要掌执笔的基本要领 。手腕在写字当中起到支撑平衡的作用 。1、毛笔的执笔要领是:指实、掌虚、笔直、挺胸收腹、胸与桌有一定距离 。2、手指间握紧笔杆,笔杆要能在手指之间互相转动而不僵化,拇指与食指、中指的配合发力非常讲究 。二、规范1、书写的坐姿要端正,执笔要规范 。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开始练字 。笔端入纸面之前,要深呼吸,然后屏住呼吸,需全神贯注,一定要呼吸平缓,确保整个手臂不颤抖 。写字也一样 。只有这样运笔的力度才均匀 。三、临帖1、字体的选择既然想要写出一手漂亮的楷书字体,当然首选当代二田楷书,或者选择启功、卢中南等人都是可以的 。2、对点画的练习:对于初学者,一定要清楚自己是不可能写出那种精致的点画,你写出来的一定是粗糙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书写的动作对不对,起笔、行笔、收笔的动作要领和势态是否清楚,清楚了后,自己再不断的重复,练上半个多月,必见效果 。这种方法进步最快 。扩展资料楷书口诀楷书称正楷 起笔多藏锋学书必先行 行笔用中锋笔画形态稳 回锋要自然字字得端正 结构讲造型结构搭配匀 多临古人帖章法要讲究 用笔讲技巧笔笔得到位 楷书要写好清朗必整齐 重在用腕上
书法应如何临帖 董其昌如何临帖,临帖

文章插图
怎么样学习书法临帖是学书法唯一途径 学书成功的唯一途径是临写前贤法帖,将希望寄托于临写以外的任何方面都是徒劳无益的,但是通行的书法思想却不是这样认为 。通行的书法思想认为:一、书法成就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先天,而不是后天学习,即所谓“天份第一,多看次之,多写又次之” 。二、书法形象来自自然物象,即所谓“书肇于自然”;书法形象必须表现自然物象,即所谓“纵横有象者,方可谓之书矣 。”因而又认为学书与学画一样,主要在于“师造化”,而不是“师古人” 。三、书法不仅可以,而且必须表现书法以外的时代精神,因此,如何把握书外的时代精神是学书成功的关键 。四、因为“书为心画”、“书如其人”、“书以人重”、“人品高书品自高”,所以“书之功夫更在书外” 。五、作书自然才有书法作品的自然,而“临摹既久,成见在胸,偶欲挥洒,反不能自主矣 。”(梁同书《频罗庵论书》)六、传统束缚了创新,所以要创新就必须抛弃传统 。七、虽然不能抛弃传统,但谨守传统也不行 。必先致力于继承传统,而后致力于打破传统,即所谓“进得去,出得来”,才能“学古不泥古” 。对于这些书法思想,我在以上《学书与天赋》、《自然物象与书法形象》、《时代精神与书法时代风格》、《书外与书内》、《在继承传统中实现创新》等篇中进行了讨论后,结论几乎是针锋相对的:一、各人学书的实际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某人书法的成功是否由于天赋关系,其实是无法证明的 。所以各人都应寄希望于后天的学习 。二、若是学画,既必须师古人,也必须师造化,而学书则只须师古人,不必师造化,因为书法自有相 。三、书法时代风格只能体现时代的书法风气,即书法本身的时代精神,而不能体现书法以外的时代精神 。四、“书为心画”只能“画”其人“书内”,而不能“画”其人“书外” 。五、“书如其人”不是赏书之道,而是文字语言的比喻手法 。六、“书以人重”不是评书之道,而是“书外”的社会自然现象 。七、“书外功”有益于书法在人们心目中获得成功;而无益于书法本身的成功 。八、书迹的自然有书法的自然和非书法的自然之分 。书法自然是向前贤学习的结果,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必定是不自然的 。取消学习过程中的不自然而一步达到自然,必定是非书法的自然 。九、传统是教人如何将点画千变万化,因而也带动结体变化的变化法门,所以越是深入传统,越是谨守这个变化法门就越是能创新 。所谓泥古不化,并非因传统这帖药而成病,而是药力未到 。历来论学书,以为与书法以外任何事物都有关系,因此将学好书法的希望寄托于“书外”,我则将这种关系条条斩断,将它拉回到“书内”——“帷言倍加工学临写,书法当自悟 。”其实这是张旭的学书主张,并非我的新发现,我以上各篇拙文无非是对为什么要“帷言倍加工学临写”作了各方面的论证工作 。书法只能自悟于“倍加工学临写”,张旭的这一学书思想见于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一文:……众有师张公求笔法,或有得者,皆曰神妙 。仆顷在长安师事张公,竟不蒙传授,使知是道也 。人或问笔法者,张公皆大笑,而对之便草书,或三纸,或五纸,皆乘兴而散,竟不复有得其言者 。予自再游洛下,相见眷然不替 。仆因问裴儆:“足下师敬长史,有何所得?”曰:“但得书绢素屏数本 。亦尝论请笔法,惟言倍加工学临写,书法当自悟耳 。”仆自停裴儆宅,月馀,因与裴儆从长史言话散,却回长史前请曰:“仆既承九丈奖诱,日月滋深,夙夜工勤,耽溺翰墨,虽四远流扬,自未为稳,倘得闻笔法要诀,则终为师学,以冀至于能妙,岂任感戴之诚也!”长史良久不言,乃左右盼视,怫然而起 。仆乃从行归于东竹林院小堂,张公乃当堂踞坐床,而命仆居乎小榻,乃曰:“笔法玄微,难妄传授 。非志士高人,讵可言其要妙?书之求能,且攻真草 。今以授子,可须思妙 。”乃曰:“夫平谓横,子知之乎?”仆思以对曰:“尝闻长史九丈令每为一平画,皆须纵横有象 。比岂非其谓乎?”长史乃笑曰:“然” 。又曰:“夫直谓纵,子知之乎?”曰:“岂不谓直者必纵之不令邪曲之谓乎?”长史曰:“然” 。……为什么“人或问笔法者,张公皆大笑”而不回答?因为“笔法玄微,难妄传授” 。要“知是道”,惟一的途径就是自己“倍加工学临写” 。然而张公也并不是不传授,大笑之后即三纸、五纸地作示范,令学子虽“不复有得其言”,却亲睹其挥毫运笔,并“得书绢素屏数本”作为临池范本 。为什么张公只示范不言传?因为书写动作以及书法形象难于以言辞来“言其要妙” 。然而,对方若是“志士高人”——书法内行,那末,虽然“笔法玄微”,还是“可言其要妙”的 。当颜真卿提问“笔法要诀”时,张公先是“良久不言”——他在考虑什么?张公考虑到颜真卿这个学生已有“日月滋深,夙夜工勤,耽溺翰墨”的“工学临写”实践,想必“自悟”得差不多了,已是书法方面的“志士高人”了,于是他“怫然而起”,决定“今以授子”,让学生谈谈“笔法十二意” 。果然,这次师生对话十分投契,因为他俩都是书法方面的“志士高人” 。然而,这样的对话,颜真卿并没有从中获得新的知识,都是他通过“夙夜工勤”地临写而“自悟”到的道理 。而对于尚未“自悟”的“非志士高人”来说,这个语言中的“笔法十二意”并不能解决具体问题 。试问:“纵横有象”,是什么“象”?“不令邪曲”,怎样才是不“邪曲”?任管语言可以描写图象,但是永远无法代替图象的本身 。以语言描写形象,只能唤起对方对既得的形象的回忆,却不能使对方从中获得新的视觉形象,因此,以语言描写书法形象的那些所谓书法理论,对于学书是没有益处的 。这就是为什么要“惟言”“临写”的又一方面的理由 。或问:向前贤法帖学习,除临写之外还有读帖、钩填、摹写、书空、背帖等法,为何惟言临写?下面就讨论这个问题 。一、临写 “临”,就是面对法帖观察,为向法帖学习 。学习法帖少不了手的动作——摹写,因此,“临”也就是“临写”,也称“临摹” 。临写可以培养学书者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对书法形象的记忆能力 。在临写中,脑发出指令让眼去观察某一法帖,这个指令是带着框框的——或初学的偏见,或饱学的经验 。眼将法帖的书法形象信息反馈到脑以后,脑一方面将信息与原有的偏见进行比较,并修正偏见,然后存入记忆仓库,一方面又将这一信息指令手去实施,并指令眼去监督实施的情况 。实施后,脑又将手的体验、眼的监督情况——或失败、或成功的信息加以选择,然后贮存于记忆仓库 。再次临写该帖时,脑为眼和手所发出的指令就是经修正之后的新指令了 。脑有指挥观察和书写的功能,有记忆书法形象的功能,有鉴别书法形象的功能 。反复临写,就使这些功能增强了能力 。记忆能力增强后就有利于记忆仓库以更快的速度扩大 。扩大了记忆仓库就使书法鉴赏有了可靠的比较标准,同时也成为自行书写的丰富源泉 。眼为记忆仓库收拾大量书法形象的同时,也使本身有了准确、敏捷的观察能力 。通过反复临写,手在长期接受脑的指令,眼的监督以后,也增强了对书法形象的表达能力,并且最终形成一套书写习惯 。书写习惯既成,眼的监督、脑带有框框的指令对于手来说也就可有可无了,而且往往是似看非看,心不在焉,让手多一些独立自主,反而有更佳的书写效果 。到了这个境界,就是炉火纯青的书家了 。二、读帖 朱长文《续书断》云,欧阳询“尝见索靖所书碑,观之 。去数里复返 。及疲,乃布坐,至宿其傍,三日得法,其精如此” 。这是读帖的例子 。作为视觉艺术的书法,欣赏、鉴赏、临写,都必须观察,然而,欣赏则重在对书法形象艺术效果的感受,鉴赏则重在对书法艺术效果的鉴别,都可以只知其然,无须考虑其所以然,而学书则是为了“得法”,对如何产生这一书法形象,必须观察出所以然来,这样的观察一般称“读帖” 。“读”的内容,正如朱和羹《临池心解》所说,是“字之起笔、落笔,抑扬顿挫,左右萦拂,上下衔接” 。又如孙过庭《书谱》所说:“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 读帖不仅为了探讨技法,而且必须有利于记忆 。怎样才能有利于对法帖书法形象的记忆?首先必须象欧阳询一样,对所读的前贤法帖有一种崇敬的心情 。崇敬它,记忆细胞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 。欧阳询对索靖所书碑那么崇敬,这是因为他已有相当的鉴赏能力 。初学者无比鉴赏能力,因而不可能对前贤法帖产生由衷的景仰,那只好先盲目崇拜它——相信其中必定有自己尚不能理解的妙处 。其次是要对法帖变化莫测的点画形象和点画组织形象归纳出一些规律才有助于记忆 。必须如此,不可改变、反复出现、带有普遍性的书法形象就是规律所在 。千变万化的书法形象都必然在这个不变的规律中变 。再就是将法帖的书法形象与自己原有的记忆中形象联系起来,这也是有利于记忆的 。然而,反复观察,重复记忆乃是最根本的 。就是说,不究其规律,虽然记忆效果差一些,但经反复练习,最终反而便于在书写实践中自然流露,而且无意之中正好符合这些规律 。无意而成的规律好比是河流,既是自然形成,也是自然奔腾;有意归纳出的一些规律好比是一只只人为的抽屉,如果读帖时将某一书法形象存入哪一抽屉,应用时从哪一抽屉里取出尚必须经过思考,那就并不适应实际书写的最高要求 。对几个常打的电话,因为手势重复熟了,只要一想到对方,不用思索其号码也能凭习惯手势而准确无误 。书写的最高要求就如这种情况 。书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光是知其然是远远不够的,而读帖只能解决知其然的问题 。黄庭坚《论书》云:“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 。”但“观之”能“入神”,“入神”之后又能“下笔时随入意”,这不是初学者所能做到的 。初学者因为眼睛尚未经过临写的严格训练而不能精察,所以不能“观之入神”,又因为手尚未经过临写的严格训练,所以不能“下笔时随人意” 。诚然,对于某些书体,初学者是能做到“观之入神”,并且“下笔时随人意”的,但这是一些没有什么艺术水平,因而也没有什么技巧难度的书体 。这种只观不临的办法,往往是因为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譬如,欧阳询将索靖所书碑观了三日仍然不动手,乃是因为偶然路过而发现此碑,事先并没有带文房四宝,否则,既然精诚如此,他是必定要临写一通的——即使他自信手的表现能力,不是也可以以临写来检验一下“得法”的效果么! 三、钩填 在法帖上蒙一纸,先钩取点画轮廓,然后填满墨,这种办法称“钩填”,或称“双钩廓填”,也称“榻书”、“摹书”、“模书” 。米芾云,“唐太宗既获此书(按:指《兰亭序》),使冯承素、韩道政、赵模、诸葛贞之流模赐王公”,这里的“模”就是指钩填 。“钩”所用的笔要小 。笔越小,所钩的轮廓线就越细,因而误差也越小 。纸须透明度好,才能看得清楚 。如今可用拷背纸,唐宋时则多用“硬黄纸” 。陆游有“名帖双钩榻硬黄”诗句 。以黄檗和蜡涂染纸张,遂使纸质硬而发黄,且萤彻透明,故名“硬黄” 。为提高透明度,如今可用拷背箱,内装电灯,上放玻璃,而古人则以窗户取光 。“向”字的本义是朝北的窗户,所以榻书以窗户取光就称“向榻” 。据说传世王羲之墨迹就是唐人用这种“向榻”办法复制的 。以拷背纸榻书,如果受墨面积大,墨一干,纸面就产生皱纹 。拷背纸有了皱纹,与法帖之间就有空隙,于是影响了旁边点画的清晰度,先钩后填可以避免这种遗憾 。但是钩填宜于大字,若是小字,因受墨面积小,只填不钩不仅不会影响清晰度,一次完成反而效果更好 。因为双钩时,墨线或进或出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字小,笔画也小,是经不起这种误差的 。况且枯笔处,墨点极微小,如何能双钩?只填不钩,填时注意力集中在点画的外侧,误差自然大为缩小 。年青时,我复制了二十多件晋、唐、宋法帖,都是用只填不钩的办法 。(附图)因为纸面光滑而不聚墨,又不渗墨,所以填时用墨须极浓,否则点画中会露出乱七八糟的笔痕 。钩填的意义在于留存古迹以资临池,从这个意义来看,现在印刷术昌明,且到处有复印机,谁还愿意用这种笨办法!诚然,钩填可逼使不认真观察的学书者深入观察点画的微妙处,所以对点画形象的准确记忆是有一定帮助的 。然而,如果学书者态度已经极认真,不钩填当然就更有利于观察点画的微妙处,因为钩填毕竟是隔了一层纸 。四、摹写 姜夔《续书谱.临摹》云:“摹书最易 。唐太宗云,‘卧王蒙于纸上,坐徐偃于笔下’,亦可嗤笑萧子云 。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 。”他说的是“摹写” 。钩填也是以纸笔坐卧于法帖之上,所以也称摹,但这是描摹而并非摹写,是复制技术,而并非艺术实践 。摹写要“写”,对法帖的点画必须以一笔出之,而且要求准确无误,所以有“节度其手”的功效 。就是说,摹写可训练手的表现能力,是对法帖笔意的有效体验 。摹写的具体办法:一、描红;二、以不参墨的薄纸蒙于法帖之上 。纸若渗墨,即可与法帖之间隔一层透明度极好的涤纶纸,摹写后,涤纶纸上的余墨一揩即可 。姜夔又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不经意也 。”(同上) 由于外在原因而提高办事效果,往往不利于自身从中训练其能力,所以,为了效果显著就不得不乘车,为了能力的提高就不得不步行 。学书也有同样的情况,由于外在原因而提高了效果,固然可以鼓舞一时的学书兴趣,但不利于从中培养书法能力 。如果仅仅为了复制法帖,任何临书高手都比不上复印机;如果是为了从法帖中得到书法能力,不管是钩填或摹写都比不上临写 。“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其实这是就摹本的效果而言,而并非指书写能力的培养——越是容易得其效果,就越是不利于从中训练其能力,所以他又说:“摹书易忘”,因为“不经意也” 。摹写所不经意的是结体(即“位置”),易忘的当然也是结体,而于法帖点画的书写方法(即“笔意”)是不能不有所经意的,所以也就比较不易忘 。因此,从习书者能力的培养来看,摹写的得失正好与姜夔所说的相反——一味摹写,一旦自运,即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 。所谓“临书易失古人位置”,也是指摹本的效果而言——越是不易得其位置就越须经意,越经意于位置就越能得其把握位置的能力 。所以在把握位置方面,临书比摹书“易进”,且不“易忘” 。以上所说,从习书者能力的培养来看,摹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这是就摹书本身来说 。若是与临书比较,摹书对古人笔意的把握能力方面也是“易失”的,为什么?因为:一、临书看得清楚,不象摹书那象隔着一层纸;二、其实各个点画本身也有何处落笔、何处顿挫、何处收笔等“位置”问题 。点画本身的这种“位置”关系,在摹书中因为卧帖于笔下,也是不经意的,所以笔意“易忘”而“多失”,而临书则必须经意,所以笔意“多得”而“易进” 。五、书空 或握笔、或以食指代笔、或徒手作握笔状在空中书写,这就是“书空” 。读帖、背帖,或自运时预先构想字形时都可以书空,其目的在于体验写的动作,从而训练手的表现能力 。书空之外,前人还有画被、画腹、画襟、画地、画沙等法,如今又有硬笔临帖 。这样一来,就无处不可以学书了!而“书空”更是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朱长文《续书断》云:“绍宗(王绍宗,字承烈)尝自云:‘鄙夫书无工者,特由水墨之积习,常精心率意,虚神静思以取之耳 。吴中陆大夫以余比虞君,以不临写故也 。闻虞常被中画腹,正与余同’ 。虞即世南也 。盖其虽不临写,而研精覃思,岁月深久,自有所悟耳 。”其实“被中画腹”是说无时不“研精覃思”,而并非废弃临写 。被中尚画腹,案前岂能不临写?我不信虞世南得智永笔法不在案前,而在“被中”!“被中画腹”无非是案前临写练习的补充,而不能代替临写的功效 。写惯了某种毛笔,偶然用另一种毛笔,手感就两样,因而一时不适应而影响了书写效果 。两种都是毛笔,尚且有两种手感,何况是以指代笔!所以,以指头在“被中画腹”,或硬笔临写,或画地、画沙、书空等等都绝不能代替以毛笔在案前的临写的之功 。综上所述:读帖有利于理解和记忆;钩填能迫使粗心的学书者去精察;书空有助于培养手的表现能力;摹写因为是实际操作,所以比书空更有效,又留有书迹,便于检验学书效果 。但是,以上各法都有偏面性,均不如临写能得到眼、脑、手的全面训练 。又因为“背帖”的作用只在检验、温习临写学习效果,却不能从中获得新的书法形象或提高对法帖形象的认识 。如果记忆中的法帖形象与原帖相距甚远,背帖更是没有意义,这就是为什么要“惟言”临写的又一方面的理由 。固然临写前贤法帖是“书法当自悟”的惟一途径,但这一途径选择好之后还必须以“倍加工学”才能保证到达这个途径的终点 。学书者几乎莫不尝试过临帖,只是由于对“倍加工学”认识不足等原因而无所得益,因而又怀疑临帖是学书的唯一途径,并且将错就错去寻找种种理由来否定“惟言倍加工学临写,书法当自悟”,实在令人遗憾! 临写的目的在于抛弃原有的书写习惯,从而重新建立具有更高书法艺术水平的写习惯 。一种新书写习惯的建立,大约至少需要五年时间 。儿童学字,经过小学五年,到了初中才能比较自由地书写 。成年人学书,还必须与原有的书写习惯作斗争,因为既有的书写习惯会时时流露出来,从而干扰了新的书法习惯的培养 。赵孟钛е怯狼ё治模菟盗傩戳宋灏俦椋恢怯姥 耙酝豸酥 樗 摹肚ё治摹罚 菟盗傩戳税税俦痉衷 现钏旅恚 蠢此 笤剂傩戳松锨П椋 蛭 患 玫谝淮瘟傩淳湍苈 獾厮腿恕C挥屑赴俦椤⑸锨П榈牧傩垂Ψ蚴遣荒苄纬梢恢质榉ㄏ肮叩摹?/P> 功夫未到,临帖不能深入 。对着各种不同面貌的法帖,临者笔下却是同一面貌——实际上是学书之前原有的旧面貌,或者,虽然不是旧面貌,却因描头画足而全无神气,反不及老一套能天真烂漫,如果长期如此,则是因为学书的指导思想或对技法的认识存在问题,否则就是因为功夫未及 。也就是说,临写功夫未到,即使主观愿望求象,并有行之有效的技法理论作指导,也不能将法帖临象,因为功夫未到,书法技法理论就只能停留在认识上,而不能充分体现于笔端 。功夫未到,即使临帖能深入,却不能致用 。临帖是学习手段,目的全在于应用 。能临象法帖,技法问题就已经解决了 。临帖能做到高水平,自书却又是原来老一套的低水平,这不是技法问题未解决,而是对法帖形象的记忆问题未解决 。譬如画画,对着某人写生,能画出高水平的肖像画,绘画的技法问题就已经解决了;离开此人欲默写一张肖像却无从着手,或虽然画出来了,形象却很概念,与对象毫不相干,这不是因为没有掌握绘画技法,而是因为对此人的形象没有深刻的记忆 。临帖不能应用,这是每个学书者都会遇到的问题,于是就产生临帖无用论,其实正说明还须“倍加工学临写”,以加深对法帖形象的记忆,并进一步烂熟于手而能无意出之 。有个寓言说,一愚者吃了几只饼仍觉未饱,待吃了最后一只饼,忽然觉得饱了,于是他以为前几只饼并不能饱腹,起作用的只是最后一只饼 。因又叹曰:早知如此,当时只吃这一只就足够了 。这个愚者不知道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道理 。饼要一口口、一个个吃,从临帖到背帖、从有意到无意、从着眼于局部到着眼于整体也必须通过“倍加工学临写”才能逐步实现 。先是看一笔,写一笔,记一笔,待点画的记忆停留重复到一定次数时就自然能记住,然后进一步使点画烂熟于手而能无意出之 。点画能无意出之而准确无误,然后可放弃对点画的注意,从而有意于结字;待结字烂熟于手而能无意出之,然后可放弃对结字的注意,从而有意于行气,章法;点画、结字、行气、章法都无意出之而能与法帖总的效果相一致,这就是高水平的背帖了 。此时即使帖上无此字也自然能结体而与法帖合拍 。也就是说,此时临帖致用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从此可以无意于书而书之,而将注意力用于书写内容上 。这正如王羲之作《兰亭序》、颜真卿作《祭侄文》那样,有意于文而无意于书,却有了第一流的书法作品 。临帖与背帖不能截然划分,即使是看一笔写一笔也可以说是背帖——背法帖的最小局部 。当眼睛去摄取法帖形象时是“临”;当眼睛去监督手的摹写时,其实就是“背” 。一般认为临帖不应看一笔写一笔,而一开始就应看一字写一字 。这当然是有利于对法帖结字的记忆,但必然忽略了对其中点画的记忆,结果使前贤丰富多彩的点画形象在临者笔下却成了普通的线条,一辈子也过不了点画关 。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是很有限的,没有点画功夫的人,一眼望去就将整体的结字和各个局部的点画形象都能注意到,并将这一视觉停留付手去实施,这是不可能的 。只有行看一笔写一笔,待点画烂熟于手而无意出之,才能腾出注意力和记忆力去有意于点画组织 。这好比学骑自行车,必先有意于骑车,使之不倒,然后才能无意于骑车而注意于前进的目标 。又如画速写,必须对人体各个局部都能默出,才能将蓝球队员一跃即逝的投篮动态准确地画下来 。先致力于结体,再致力于点画行不行?我看是不行的 。因为中国书法不象西洋绘画那样从整体到局部,而是从局部的点画发展为整体的点画组织,因此,待结体烂熟于手之后,点画其实也已形成习惯了,再回过头来进修局部的点画,这个习惯动作就很难克服了 。有人以为临帖是学书初级阶段的事,而高级阶段则不必临帖了,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临写前贤法帖好比绘画中的写生,只有不断写生才能不断丰富绘画形象,只有不断临帖才能不断丰富书法形象,从而使自己的书体不断完善起来 。废弃临帖,不管是学书初级阶段或高级阶段都会停滞不前 。书家朱家济先生、陆维钊先生已是晚年了,早已达到学书的高级阶段了,却仍然临帖不辍 。八十高龄的陆先生学《兰亭》惟恐不能逼真,所以他不仅临写,而且摹写 。书家沙孟海先生晚年因求书者多,又著述繁忙,因而无暇临帖,于是常常遗憾地说:“我现在是入不敷出”他将临帖与自运的关系比作收入与支出 。古人勤于临帖,至老不辍的也很多 。明董其昌“少好书画,临摹真迹,乃忘寝食” 。(《松江志》)何绍基学书,“每碑临摹至百遍,或数十遍,虽舟车旅舍,未尝偶间,至老尤勤” 。古人之所以“倍加工学临写”,乐此不疲,“至老尤勤”,除认识到临帖是学书唯一途径之外,还因为临帖本身是一种极好的娱乐 。临写前贤法帖犹如演奏著名乐曲,即使重复千百遍,不仅不厌倦,反而兴致更浓 。欧阳修深有体会地说:“自少所喜事多矣,中年以来,渐已废去,或厌而不为,或好之未厌,力有不能而止者 。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 。至于学书,为于不倦时,往往可以消日 。乃知昔贤留意于此,不为无意也” 。(《试笔》)不急于求成,只将临帖作为乐事,不知不觉之中却达到了提高书法能力的目的 。
【书法应如何临帖 董其昌如何临帖,临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