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鳞毛蕨根

黑色鳞毛蕨根拼音Hēi Sè Lín Máo Jué Gēn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色鳞毛蕨的根茎 。
原形态黑色鳞毛蕨,又名:黑足鳞毛蕨、小叶山鸡尾巴草 。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 。根茎倾斜 。叶簇生 , 叶柄长30~40厘米 , 基部密被鳞片 , 鳞片线状披针形,黑褐色至红褐色;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30~60厘米,宽18~25厘米,叶轴疏被泡状鳞片(有时脱落),2回羽状复叶;羽片10~13对,长矩圆形至线状披针形 , 呈镰刀状弯曲,长10~15厘米 , 宽3~4厘米;小羽片长矩圆形,长1~3厘米,宽5~10毫米,先端钝,基部耳形,边缘有锯齿 。孢子囊群近小羽轴两侧各一行着生;囊群盖圆肾形,反卷 。孢子期5~10月 。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溪旁、林下及石壁的裂缝中 。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等地 。
【黑色鳞毛蕨根】功能主治《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毒疮溃烂,久不收口,根茎去鳞毛加白糖捣烂敷患处 。"
摘录《中药大辞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