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是按身份证还是档案上的为准呢?


2023年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是按身份证还是档案上的为准呢?

文章插图
2023年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是按身份证还是档案上的为准呢?接下来随我们小编一起来看看退休年龄相关资讯吧 。
参保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 , 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必须要满15年才可以 , 除此之外,参保人员的身份和性别不同、缴纳的养老保险不同,办理退休的法定年龄也是不同的,那在2023年,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是按身份证的时间,还是按档案上的时间为准呢?
对于在岗职工来说,在办理退休手续时,个人的档案材料是一定要准备的,但是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 , 没有个人档案也是可以办理退休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灵活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不同 , 档案材料也是可能需要准备的 。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时间都是实际缴费,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下,则办理退休手续时,是可以不提供个人档案的,而退休时间也可以按身份证上的办理,但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的灵活就业人员或者是女性灵活就业人员,则有个人档案的情况下,咱们的退休年龄或者养老金是有可能会受到影响的 。
比如有视同缴费年限的灵活就业人员,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想要认定视同缴费年限,则个人档案中的材料就需要齐全,如果灵活就业人员不提供个人档案,则可以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工龄就会被作废,只计算实际缴费年限的养老金了,这样一来,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就会降低很多 。
根据各地灵活就业人员的实际情况来说,有视同缴费年限的灵活就业人员主要包括:上山下乡的人员、有军龄的退伍军人、之前在企业或者事业单位工作过的下岗职工等等,这着人员在没有工作单位之后 , 转而以灵活就业的方式缴纳职工社保的,都是属于灵活就业人员的,但是因为之前有过可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工龄 , 所以这部分人员就需要提供个人的档案材料,在办理退休时认定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 。
在办理退休手续时能够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则养老金的待遇就会分为3个部分进行计算,除了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之外 , 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还可以再领取一份过渡性养老金的待遇,所以能够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最好是能够提供个人档案办理退休 。
对于女性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如果之前在公司单位工作过,且实际情况符合当地的条件,比如山东、江苏、广西、江西等少部分地区,只要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符合当地法规的条件,就能够以女职工的身份办理退休,而退休年龄也能够提前至50岁,不再是55岁办理退休了 。
除此之外 , 如果灵活就业人员之前是属于特殊工种,且认定特殊工种的条件也都满足的话,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提供个人档案,则是能够以特殊工种的身份办理退休的 , 而退休时间也是能够提前5年的 。
简单来说,灵活就业人员办理退休手续时,是可以不提供个人档案的,但是养老金就只会按照实际缴费年限计算 , 退休之间也会按照身份证上的确定,但如果灵活就业人员要认定视同缴费年限、女职工或者特殊工作的情况下,则就需要提供个人档案了,在有个人档案的情况下,则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时间就会以档案上最先记载的时间为准 。
总结来说,在2023年 , 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是因人而异的,如果办理退休时没有个人档案,则退休时间就会以身份证上的为准,反之,则就以个人按档案上的时间为准了 。
【2023年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是按身份证还是档案上的为准呢?】以上就是关于退休年龄相关资讯,欢迎关注我们了解更多五险一金专业资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