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秋老虎”之立秋进补大禁忌

立秋如期而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立秋 , 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 。立秋之后,夏季的炎热逐渐下降,天气则逐渐凉爽,但是我们还是要谨防“秋老虎”的到来 。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古人则有“贴秋膘”之说,为的也是抵御寒冬的来临 。但秋季切勿乱补 。下面来看立秋节气进补的八个禁忌:
忌无病乱补
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害自身 。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 , 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
忌虚实不分
中 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 , 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 。保健养生虽然不像治病那样严格区别,但起码应将用膳对象分为偏寒偏热两大类 。偏寒者畏寒喜热 , 手足不温,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脉沉细 。偏热者,则手足心 热,口干,口苦,口臭,大便干结 , 小便短赤,舌质红,脉数 。若不辨寒热妄投药膳 , 容易导致“火上加油” 。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
忌凡补必肉
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有较高的营养,而且味美可口 。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 , 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 , 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饮食清淡也不是不补,尤其是蔬菜类更不容忽视 。现代营养学观点认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
橘皮的14则居家实用妙方变废为宝 >>>
三款固精养生汤 助你冬季“养性” >>>
健忘司空见惯 当心七疾病的威胁
服用田螺汤帮你去除腋下臭味 >>>
中药滥用伤健康 八味中药是“重灾区” >>>
中年男人性能力逐渐衰退的七个迹象 >>>
【谨防“秋老虎”之立秋进补大禁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