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规定遗嘱无效后怎么继承


《民法典》中规定遗嘱无效后怎么继承

文章插图
一、《民法典》中规定遗嘱无效后怎么继承?
被继承人订立的遗嘱部分无效的,则无效的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其他部分仍然按照遗嘱办理 。如果该遗嘱全部无效的,则全部按照法定继承的顺位办理 。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
【《民法典》中规定遗嘱无效后怎么继承】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馈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
二、遗嘱无效的几种情形有哪些?
1、遗嘱人不具有完全行为能力
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 。无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 , 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 。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 , 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
2、遗嘱内容不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立遗嘱人所立的遗嘱是在受胁迫、受欺骗或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进行的;伪造的遗嘱;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
3、基于财产处分上的原因而遗嘱无效
(1)立遗嘱人生前已处分了遗嘱涉及的财产 , 导致遗嘱无效或部分无效 。遗嘱是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才产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所以立遗嘱人可在遗嘱生效前,即生前处分其作为遗产的财产 。一旦遗嘱人生前处分了遗嘱中所涉及的财产,就等于遗嘱人变更了原来遗嘱中相应的内容 , 导致遗嘱部分或全部无效 。
(2)遗嘱处分的他人的财产导致遗嘱无效 。遗嘱只能处分立遗嘱人个人财产,而不能处分夫妻共同财产、家庭成员的共同财产、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财产或其他人所有的财产 。涉及处分他人财产的,遗嘱部分无效 , 但不影响遗嘱其他部分的效力 。
4、遗嘱违反法律强制性抚养义务而导致无效
(1)遗嘱中未留特留份而导致遗嘱部分无效 。遗嘱应当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如果遗嘱没有保留特留份,在遗产处理时,应首先留下必要的遗产,剩余的部分再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 。
(2)遗嘱没有给胎儿保留继承份额,导致遗嘱部分无效 。被继承人死亡后 , 抚养子女的义务随之消失,但对于胎儿出生后是活体的而言 , 其需要抚养教育费用,遗嘱不得侵害其生存的权利 。因此,遗嘱如果不给胎儿保留相应的份额,将导致遗嘱部分无效,应从遗产中拨出一部分作为胎儿的继承份额 。
5、遗嘱继承、遗赠和馈赠抚养协议间冲突造成遗嘱无效
馈赠抚养协议因是双务的合同,其法律效力最高,其次是遗赠、再次是继承 。对同一财产有不同的方式的,以效力最高的馈赠抚养协议为准 。如果,遗嘱与遗赠扶养协议、遗赠相冲突,冲突部分的遗嘱内容无效 。
6、遗产中的消极财产大于或等于积极财产 , 即债务清偿后无剩余财产 , 导致遗嘱无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