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首古诗会有不同的释义?你能举出一例吗?


【为什么一首古诗会有不同的释义?你能举出一例吗?】《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
这首绝妙的诗作于王维隐居时期 。那时他在终南山下一个叫鹿柴的名胜与好友裴迪四处游玩 。诗的大意是:山野寂静 。空无一人 。却能听到山深处有人语声 。夕阳西下 。霞光照进林子深处 。又照在那青苔上 。
这首诗正是抓住了这点 。与平常写山景的诗不同 。用一个“空”形容山之静 。再用一个“响” 。给这份静加上了别样的动 。这一静一动之下 。便有了禅意 。
诗的第二句 。夕阳下的森林多了一份别样的幽深 。诗人从夕阳光照的角度切入 。夕阳所到之处便映入读者眼帘 。虽只写了“青苔” 。却让人有无限的想象 。有青苔必有溪水 。有溪水就会鱼儿 。那种景物好像就在眼前 。似乎是万籁都在这夕阳所照之处 。这就是诗佛心中空灵的自然之美 。
对于这首诗 。有许多不同的解法 。有人认为首句的一静一动 。次句的光明和青苔的幽暗 。都是在诉说一个禅意十足的自然法则 。
有人却认为这仅是写深山里的一种空暝状态 。
还有人给这首诗加上神秘的色彩 。傍晚夕阳下的深林里令人高深莫测 。
到底怎么解释全凭读者的想象 。这正是诗的意境高远的绝妙之处 。

为什么一首古诗会有不同的释义?你能举出一例吗?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路过不谢邀 。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水浒传》中宋江在浔阳楼上题的那首反诗:
心在山东身在吴 。漂蓬江海漫嗟嘘 。
他时若遂凌云志 。敢笑黄巢不丈夫 。
古代浔阳的分野属吴 。黄巢是唐代著名的起义首领 。曾写过那首著名的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气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
这四句诗看起来非常简单:
我身被困吴地心中记挂着家乡 。我常常感叹这四海漂泊的转蓬经历 。如果有一天能实现我的凌云志向 。黄巢的所作所为又算得了什么?
问题是宋江的凌云志到底是什么?于是这最后一句便众说纷纭 。论诗有一种方法叫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就是说看作者说过些什么 。做过些什么 。诗人所处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如何 。以此来追溯和理解他诗中的主张和用心 。历来论此诗者通过这种方法 。大概得出了以下几种解读 。
第一种 。把敢解作岂敢 。论者以宋江后来成为梁山泊主为依据 。认为宋江是拿黄巢自比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有一天我的凌云壮志实现了 。谁又敢嘲笑黄巢不是大丈夫 。
那么这“反诗”便成了真的反诗 。宋江要比黄巢还激烈的反抗宋王朝的统治 。百度百科采纳此说 。可是后来宋江选择的是招安 。似乎有些问题 。比如宋江写此诗之前怒杀阎婆惜而又伏法老老实实来江州作配军 。路上有人拉他入伙他也不曾落草 。这一路都是虽不安纪但很守法的形象 。
第二种 。论者以宋江最后招安归顺朝廷为依据 。认为这根本不是反诗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黄巢这种反叛的行径根本就不是丈夫所为 。
宋江在写这首反诗之前还写过一首《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 。长成亦有权谋 。恰如猛虎卧山丘 。潜伏爪牙忍受 。
不幸刺文双颊 。那堪配在江州 。他年若得报冤仇 。血洒浔阳江口 。
上阕虽写逆来顺受 。却俨然勾勒出猛虎欲择人而噬的威猛形象 。而下阕说血洒浔阳江口 。则是逆来顺受的突破口 。让猛虎的形象更加暴戾 。浔阳人又与你有何仇呢?这便分明是反诗了 。同一时间地点的两首诗不可能表现不一样的主张吧?
最后一种是我的解读 。我认为《西江月》中的“血洒浔阳江口”确实是有反意 。而笑黄巢的反叛不是丈夫所为也正确 。依据便是招安 。宋江死后被封忠烈义济灵应候 。宋江自始至终都相信天子“至圣至明”只是被奸臣障目 。所以他要为自己的逆来顺受和一身的技艺找一个突破口 。体制中没办法实现 。那就到江湖上去爆发 。所以要反 。但这反和黄巢不同 。反只是一种手段 。目的则是招安 。这就好比终南捷径 。最终要混到体制里 。让朝廷承认 。让兄弟们的才华武义有得施展 。也留下一世忠义之名 。
手机打字太累 。就到这里 。欢迎指正 。
为什么一首古诗会有不同的释义?你能举出一例吗?

文章插图
其他观点:
人们欣赏古诗歌 。往往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这就是所谓\"诗无达诂\" 。实质上 。这是因为诗歌常常具有多义性 。也正是由于这种多义性的存在 。才使得诗歌更加富有韵味 。营造诗歌多义性的方法 。最常见也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是双关、意象、典故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