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莒国历史简介


莒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莒国历史简介

文章插图
莒地,商为古幕国,春秋时期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故城为莒地区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 。美丽而古老的莒国历史悠久,历代均有杰出文化艺术人才,创造并延续了灿烂的莒文化 , 与齐鲁文化并称齐鲁莒文化,成为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至今为世人所伟诵 。
据考,莒为地名始自原始社会的部落,《中国史稿》(郭沫若著)载伯益是早期融入华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 , 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十四个民族 。至商代为姑幕侯国,周为莒国,汉为城阳国,后为州为县 。古老而年轻的莒地,在数千年的岁月中 , 积沉了丰厚的文化,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莒县陵阳河出土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大口尊和陶质牛角号,把华夏文明史上推了一千年 。
商王朝时期,莒地属青州姑幕国 , 清雍正《莒县志》记:莒地唐虞以前无考,商(属)姑幕国 。此侯国也,殷爵列三等,而姑幕实侯此土,仅见之汉史中 。在春秋初从计迁莒后,莒国国势正强 。莒不断与齐、鲁、晋等大国会盟,还对周围小国不断发动战争 。到春秋中后期 , 国内混乱,政治腐败,国势日弱 , 疆域屡遭蚕食 。
1、周代史料空缺期
莒国自周初始封 , 至春秋鲁隐公元年的莒国历史史文空缺 。史记中未立《莒世家》 。于是,这段历史成为了一个谜,让后人永远无法猜测 。现在 , 仅知自己兹舆期始封,至鲁僖公年间的莒平公,共历十一世 。平公之后 , 开始出现国君世系的记载 。为了承袭了东夷风俗,国君无谥号,只在名字上冠以地名,用作在世时的称号 。从这里可以看出,至少自周初至春秋初期近三百年间 , 周人希望以周鲁为代表的华夏文化去同化东夷孑遗,并没有显著效果 。
2、有时可查的时期
自鲁隐公二年后,《春秋》经传始见莒之事迹 。战国时期楚简王灭莒(时间在公元前431年)的二百九十年间,莒国发生了很多大事 。与齐国、鲁国两大邻国关系很不稳定 。以说明夷夏之斗争与民族融合过程 , 在东方仍在继续进行中 。
3、莒国早期
自公元前720~前673年,为莒国历史的早期 。起初,莒的疆域似已较初封国时有所扩张 , 也有可能是逐渐恢复了周公东征前之的旧疆域 。它南入向(在今莒县南七十里处),北伐杞国,灭亡邾国 。杞为旧国 , 商朝卜辞中有杞侯字样出现 。周武王重封夏之后楼公于杞,初都于今河南杞县,春秋前,不知何故东迁 。先迁于今新泰县境,继又迁淳于(今安丘东北) 。杞之国土 , 东起今诸城境,西至安丘境,正好横亘于莒之北部 。莒欲扩地 , 向南已灭向,向北不能灭杞国,所以使用蚕食手段,先占领一邑 。杞本夏族,但因处东夷故地 , 用夷礼,所以齐国、鲁国等国很鄙视杞国,不与杞国建交 。
莒国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莒国历史简介

文章插图
莒国的西疆与鲁国接壤 , 西北与州国、纪国二国接壤 。州国是小国,姜姓,不久被齐所灭 。纪国曾因调停鲁国与莒国的关系 , 与莒在密地会盟 。公元前715年 , 鲁国和莒国因此在浮来结盟 。可以看出莒对西方及西北方的邻国,维持了友好关系 。但齐桓公即位后,齐国称霸 , 局面发生改变 。
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 。返回齐国当了君主之后,却不念旧德不久,齐国却向东方扩张 。纪国和杞国首遭侵略,亦见伐莒之文 。莒国似乎明白这个情势,以后不再向北发展,转向西、南两方 , 开始与鲁国鄫国发生纠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