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七步诗》,是否为曹植所作?


在野史里记载了一件事 。说曹丕称帝后对曹植心怀忌恨 。有一次命曹植在七步之内写出一首诗 。如做不出来就将行大法处死 。

大名鼎鼎的《七步诗》,是否为曹植所作?

文章插图
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出:“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这首诗又被小说家演化为只有四句的《七步诗》 。知名度很高 。
【大名鼎鼎的《七步诗》,是否为曹植所作?】但曹丕称帝后他们兄弟二人见面次数极为有限 。曹丕拿作诗这种小把戏为难诗才横溢的弟弟 。于情于理于客观情况都不大可能 。被贬后曹植很快又被改封为鄄城侯、鄄城王 。一直过着心惊胆战的日子 。遇事无不小心谨慎 。
有一次曹植奉诏入京 。快走到洛阳时突然内心里感到了无名的惊惧 。就丢下随行人员骑马微行入京 。他偷偷地去见了大姐清河长公主 。想让她带着自己到哥哥面前请罪 。
大名鼎鼎的《七步诗》,是否为曹植所作?

文章插图
曹植不见了 。关吏不敢怠慢马上报告 。曹丕派人沿着来京的路线搜寻 。没有找到 。太后听说后认为曹植自杀了 。在曹丕面前痛哭 。
过了一阵曹植散着头发、光着脚并且自行背负刑具来了 。太后才转悲为喜 。曹植后来又被改封为雍丘王、东阿王 。不仅有人监管 。而且封地也变来变去 。日子很不好过 。
曹植的哥哥曹彰也没好到哪里 。曹操在时封他为鄢陵侯 。曹丕称帝后晋升他为公爵 。曹彰本以为自己与其他兄弟不同 。他带过兵 。对国家有用 。所以应该另有安排 。但诏书下来他也跟兄弟们一样就国 。
曹彰很不高兴 。鄢陵这个地方也不好 。属经济落后地区 。曹彰想改为中牟 。这里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离洛阳不远 。曹丕答应了 。封他力中牟王 。但不久就改封为任城王 。曹植奉诏入京的那一次曹彰大概也来了 。但他却莫名其妙地暴死在洛阳 。
有野史说 。曹丕邀曹彰在卞太后那里下棋 。一边下一边吃枣 。曹丕把毒药弄在枣蒂中 。自己只吃没毒的 。曹彰不知道结果中毒 。
卞太后拿水想救他 。曹丕早已密令左右把瓶罐都毁了 。卞太后急得只能光着脚跑到井边想去取水 。可水还是没打上来 。过了一会儿曹彰就死了 。
大名鼎鼎的《七步诗》,是否为曹植所作?

文章插图
这个记载也不足信 。曹彰是不是曹丕杀的先不论 。即使是 。曹丕杀个人也不必费这么大的事 。更不会当着母亲的面 。这个记载与《七步诗》一样都属于杜撰 。
不过 。曹丕称帝后曹彰、曹植以及其他几位宗室的处境确实很不好 。遣散出京、一再迁封 。内部又有人监视 。过的日子连普通人都不如 。
其他观点:
《七步诗》的确是曹植所作 。创作背景比较悲伤 。
曹操去世后 。长子曹丕即位 。曹丕的弟弟曹植为丞相 。
曹植很有才华 。通晓天文地理 。对政事有着独到的见解 。在朝中威望很高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 。曹子建独占八斗 。我得一斗 。天下共分一斗 。”这里的曹子建 。就是曹植 。由此可见曹植的才华也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
但哥哥曹丕生性多疑善妒 。有人说曹植要造反了 。于是曹丕就坐不住了 。也想趁着这个机会除了曹植:“不是说你很有才华吗?如果你七步之内做不成诗 。那就是欺君之罪 。”
于是曹植在兄弟相残、心中万分悲痛之下作成了这首诗 。
其他观点:
陈思王曹植的《七步诗》是中国古代最为短小而有名的诗篇之一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后来成了成语 。至今引用不衰 。但这首诗是不是曹植写的 。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
古今都有学者认定此诗为伪 。理由是几种古老的曹植集中皆无此诗 。这样来立论 。根据似有不足 。因为我们知道 。最早正式为曹植编定的集子出于他的侄儿魏明帝曹叡的旨意 。《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载 。太和六年(232)曹植死 。时年四十一;过了几年 。景初(237~239)中明帝诏曰:陈思王昔虽有过失 。既克己慎行 。以补前阙 。且自少至终 。篇籍不离于手 。诚难能也 。其收黄初中诸奏植罪状 。公卿以下议尚书、秘书、中书三府、大鸿胪者皆削除之 。撰录植前后所著赋颂诗铭杂论凡百馀篇 。副藏中外 。这个集子显然不全:另据曹植本人先前所说 。他自己选编自己的辞赋 。删定别撰 。为前录七十八篇(《前录自序》) 。这些还不是他一生辞赋的全部 。就已经有这么多;而奉旨编撰的钦定本全集 。包括赋颂诗铭杂论在内却一共只有百馀篇——这里一定被删掉了很多作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