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师孔子是子姓孔氏吗?为什么宗伯正曜说这是污蔑呢?


本文属于【我来自周朝】系列 。作者宗伯正曜 。转载请注明 。其所述内容与《史记》、《国语》、《春秋》等所有历史古籍所记载的史实完全不同 。属于宗伯学内传史料 。
先秦宗伯学(古儒学、古礼学、古经学)弟子宗伯正曜谨敬上海内外诸位学者 。为先师孔子正名 。
一、先师孔子的祖先是上古先王后稷 。也就是周王室的祖先 。姬姓 。
西汉杨恽假冒司马迁之名聚集门客杜撰和编造《史记》一书 。《史记·孔子世家》说“其先宋人也”是故意污蔑和造谣毁谤 。
武王伐纣之后把殷商(实际原称熏商、荤商、猃狁、熏育戎狄人)遗族中的王族封于宋 。因此“其先宋人也”这句话就是杨恽等人故意造谣 。意思是说先师孔子的祖先是熏育戎狄人 。《孔子世家》中还有其它许多污蔑之词 。如野合、圩顶、丧家之狗等等 。
二、先师孔子的父祖是周王室子弟
“叔”在参周时期不能乱用 。属于参文字义(即夏朝文字) 。只能用来称呼王室宗族的庶支 。如武王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等等;如熏商王族叔齐(与伯邑齐名);如公叔文子、叔孙武等等 。都是王室宗族 。
先师孔子的曾祖名叫孔防叔 。父亲叫做叔梁纥 。名字中的“叔”字都表示他们是周王室的宗族子弟 。因此并不是《史记》记载的“贫且贱” 。
三、先师孔子的姓名
“孔、丘、仲、尼”四个字都是参文 。也就是夏朝文字 。意思都是指祭祀和礼仪 。并不是古汉语字义所解释的山丘和排行第二 。也跟尼山没有任何关系 。这些参文字义因属于宗伯弟子内传 。这里不做过多解释 。
先师孔子 。姬姓 。孔氏 。字仲尼 。先秦时期尊号鲁姬丘子、子姬孔子 。后世通称孔子 。并没有兄长 。
四、释义“割不正不食”
参周古人吃饭使用器具中最主要的一种叫做“必” 。它包括盏 。盖 。勺三样东西 。如《周礼》“天子圭中必”就是指天子祭祀时使用“必”这一套器具 。其中的勺子叫做“匕” 。属于古文字义 。比参文晚 。比古汉语早 。后世学者错误解释成匕首或者刀匕 。再后来更加错讹为“割” 。彻底误解为割刀 。
“割不正不食”是古文字义和古汉语字义掺杂而成的一句话 。它的含义是:
在祭祀的时候 。供桌上摆放的祭祀器具“必”如果没有摆放的方方正正 。那么先师孔子就不会继续举行祭祀之礼 。
五、先师孔子去世
先师孔子在七十三岁的时候去世 。
长子孔伯鱼(鲤)五十岁去世 。《曹风·蜉蝣》是先师孔子哀孔鲤伯鱼之丧(斩缞) 。
先师孔子的妻子提前去世 。《诗经》中有记载 。
【先师孔子是子姓孔氏吗?为什么宗伯正曜说这是污蔑呢?】弟子子路去世的时候 。先师孔子写下《郑风·羔裘》等篇用来祭奠 。
《史记》在记载先师孔子去世的时候仍然假冒先师口吻造谣说“予始殷人也” 。意思就是先师孔子说自己是殷商人 。
六、《古传诗经》
《诗经(又名诗、诗三百)》是一部由先师孔子编纂并撰写的从参周到春秋时期的古礼诗史 。即用诗歌题材记录的历史和礼仪典籍 。其内容包含上古昏辞(婚礼)、判词、祭辞、祀辞、颂词、贺词、丧词、奠词、赠词 。还包括战争、离别、讽刺、逃亡、痛斥、阅兵、大宗伯收徒、田猎、送行、设墠等等诗篇 。
全书详细记录了参周(夏周)、熏商(殷商)、春秋时期的诸多历史史实 。诗作作者包括西周文王姬昌 。武王姬发 。太公望 。周公旦 。大宗伯尹佚(史佚) 。先师孔子 。周庄王姬佗 。周幽王姬宫湦 。周成王姬诵 。周襄王姬郑 。媒氏 。师氏 。普通士大夫等等 。全书最后由先师孔子编纂并撰写多数篇章 。
作品时间跨度大约从周文王大婚开始 。一直到约公元前479年先师孔子离世为止 。由于周文王的出生年代不可考 。公元前1143年文王驾崩是目前已知的确切时间 。
通过对《诗经》的描述可以分辨古儒学和后世学者的不同 。例如“《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的说法可以看出属于汉儒之后的诗学 。
七、宗伯正曜简介
治学师从先师孔子 。立身师从先师卧农先生(先师诸葛孔明 。因在襄阳躬耕陇亩而自号卧农 。并非世间流传的道号卧龙) 。赞宾介师宗伯牖中先生 。拜师时间为1988年(戊辰) 。拜师地点为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遐园西廊岳飞手书《前出师表》碑文之下 。
上古参周宗伯经学(古文经学)师从宗伯牖中先生 。拜师时间为1975年(乙卯) 。拜师地点为中国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畔观澜亭 。当时正值中国文化大革命末期 。拜师仪式一切从简 。因此缺赞宾介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