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是显宗的皇帝有哪些?


中华文化圈内 。各代中华正统王朝(也包括高丽、朝鲜、越南各王朝)对于先代开国始祖、或者对国家社稷立有大功的帝王(君主)都会建庙予以追尊祭祀(夏、周、秦三朝除外) 。这座帝王祭祀庙就是“太庙” 。而为了方便对薨逝的帝王加以祭祀崇敬 。后代君主为他们在太庙中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 。各自以一个特别称呼加以区分 。称为“某祖”或“某宗” 。这个称呼 。就是“庙号” 。
【庙号是显宗的皇帝有哪些?】最初的庙号起源于商代 。第一个拥有庙号的帝王是商王朝的实际开创者履(成汤) 。他死后被追尊为“太祖” 。但在商尚未代夏之前的商部落首领、成汤的七世祖“亥”(王亥) 。在成汤建立商王朝后 。被追尊为“高祖” 。称其为“高祖亥” 。从这一点来说 。王亥才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庙号的“君主”(虽然是追尊) 。
庙号初创之时 。对于供奉在太庙内的先君们只有四种称呼:曰“太”(太祖成汤、太宗太甲) 。用以尊崇创基立业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 。用以追尊劳苦功高者;曰“世”(世祖盘庚、世宗祖甲) 。用以拜谒世代祭祀者;曰“中”(中宗太戊、或祖乙) 。用以敬穆中兴国家者 。商王朝历时六百年 。一共是十七代、三十位商王 。包括追尊在内也只有七人获得了身后的庙号 。可见商太庙内的规制严整、肃穆有序 。

庙号是显宗的皇帝有哪些?

文章插图
周灭商以后 。没有沿用庙号制度 。所以历代周天子只有有谥号而没有庙号 。而秦朝因庙号、谥号都有“子议父、臣议君”之嫌 。所以一并废止 。只以“世序排行”为皇帝称呼 。自周到秦的这八百多年内 。中华文明中没有庙号这种特别的帝王称呼出现 。
汉高帝刘邦崛起于秦末乱世、最终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建立大汉王朝之后 。与群臣很认真地多次商议采用何种礼仪制度以符合汉室上承天命、君临天下的正统地位 。诸臣讨论后郑重建议重新恢复“庙号”和“谥号”制度 。以显示汉家政权承胤上古帝王、皇权至高无上的天命 。于是刘邦宣布恢复商代庙号礼仪制度 。从此后 。帝王庙号制度在中华正统王朝及东亚汉文化圈内延用了两千年 。直至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覆灭后才被废止 。
刘邦重建庙号制度之后 。也近水楼台先得月 。在高帝十二年(前195年)驾崩时 。被嗣皇帝刘盈及诸臣们根据“祖有功、宗有德”的商代评定标准 。加尊“庙号” 。奉入汉家太庙供奉 。刘邦也成为中华历代王朝中第一个得到庙号的皇帝——汉太祖(秦始皇帝和二世皇帝都没有庙号;刘邦后世“汉高祖”的称谓其实是司马迁史记一家之言 。实际的正史上 。刘邦的庙号是太祖) 。
庙号是显宗的皇帝有哪些?

文章插图
自刘邦重建庙号制度后 。西汉二百年间 。被追上庙号的皇帝有太祖刘邦、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高宗刘奭、统宗刘鹜、元宗刘衎七人 。但是高宗刘奭、统宗刘鹜、元宗刘衎三人的庙号后来被王莽取消 。所以西汉最终只有四位皇帝的庙号被保留下来 。接受后世子孙供奉尊崇 。
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之后 。也因“中兴之功”在驾崩后被嗣皇帝、孝明帝刘庄追尊庙号“世祖” 。刘秀的这个庙号可谓实至名归 。但是在孝明帝刘庄本人驾崩后 。庙号制度最初所使用的“太、高、世、中”四个字就不够用了(虽然刘庄生前的功业确实可以追尊庙号 。但此时只能用“高”字 。而用“高祖”不够格 。用“高宗”则是当年汉元帝刘奭用过的 。还最终被取消了 。也不宜使用) 。所以嗣皇帝、孝章帝刘炟经过和群臣的慎重商议后 。决定为孝明帝刘庄新建庙号 。以“显宗”作为刘庄在汉室太庙中的祭祀名称 。这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位庙号为“显宗”的皇帝 。
“显宗”所代表的含义是“有光前烈、中外仰德”的意思(还有百辟惟刑、行见中外的意思 。总之都是好称谓) 。自汉显宗刘庄开始 。“显宗”庙号在中华历代王朝中一共有五人获得 。其中只有两人在生前登基称帝 。驾崩后被追上庙号 。其余三人中 。一人是儿子建国称帝后追尊;一人生前是皇太子、去世后由儿子追尊;一人生前是亲王 。去世后儿子夺取了帝位 。追尊父亲为帝 。这三位都得到了“显宗”的庙号(虽然他们生前并没有当过皇帝) 。另外 。东亚汉文化圈内的外藩属国中也有四人获得过“显宗”庙号 。接下来为大家简略地介绍这几位位帝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