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吃饭重口味警惕5大坏处

所谓“好厨师一把盐”,盐味可以增加食物的味道,也很适合重口味的人,但是中医专家提醒的是,重口味是存在危害的,下面的几个危害就是要警惕到的 。
(1)常说味道重的食品对*不好,它有哪些方面的危害呢?
一般来说,味道重的食物,令人担心的主要是盐(包括其他咸味调味品)、糖、增味剂和油脂过多的问题 。大部分情况下,味道重的食物含盐量都高 。所谓“好厨师一把盐”,盐多,再配合一些增味剂和其他调味品,就容易给食客留下深刻印象 。盐就是氯化钠,它是一种防腐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 。除了盐之外,味精、鸡精等增鲜产品,以及酱油、黄酱、豆酱、日本酱、沙茶酱、豆瓣酱、辣椒酱、腐乳、豆豉、蚝油、虾酱、鱼露等所有咸味调味品也都含有大量的钠 。
【中医食疗:吃饭重口味警惕5大坏处】过多的钠会增加肾脏负担,促进水肿,升高血压,造成组织脱水,增加胃癌风险,加剧经前期不适,还会增加尿钙流失,不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等等 。
(2)咸甜口的菜不能常点,为什么不健康?
太咸了,*会感觉不愉快,所以厨师会想办法让菜咸而不腻,常见的办法就是放糖和增鲜剂 。糖能减轻咸味、调和百味,加了糖之后,就可以放更多的盐而不觉得咸得难受,甚至还会产生一种浓郁够味的感觉 。可惜,糖本身也是不利于健康的,味精则会进一步增加钠的含量 。
所以,大量盐加上糖加上味精的调味组合,味道非常醇厚够味,却意味着其中的钠含量已经相当于正常调味的两三倍了,相当不利于健康 。
(3)味道重的菜一般比较便宜,味道清淡的菜反而比较昂贵,比如日餐和粤菜,为什么?
因为味道重的调味方式能够掩盖食物品质的低劣 。比如不新鲜的鱼和肉,用浓味烹调的方法,就吃不出其已经变坏的味道 。如果用清淡的烹调方法,人们就马上能分辨出原料的质量怎么样,这样店家就没法用不新鲜的材料,原料成本就必然会上升,菜也就不会太便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