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样称呼自己的 古代怎样称呼自己有几种称呼方法

古代怎样称呼自己有几种称呼 *** ?你知道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首先第一种就是“朕”,这个字的意思就是皇帝,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皇帝,古代的皇帝一般都是九五之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这个字也是非常尊贵的象征 。第二种就是“我”字,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自己,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自恋 。在古代的时候,皇帝的称呼就是“朕”,所以这个字也是非常尊贵的 。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名字大多比较简单,多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 。然而在我国古代,情况却有些不同 。
古代的姓名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姓、氏、名、字 。姓是家族的名号,氏代表家族的分支 。名是小孩出生百日那天起的,字是举行成年礼那天由德高望重的长者起的 。
那么姓和氏、名和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比如孔子的大弟子子路,可他却称自己为“由”,这是什么原因呢?

古代怎样称呼自己的 古代怎样称呼自己有几种称呼方法

文章插图
姓和氏今天说起姓氏,我们会想到赵钱孙李 。
但是在古代,姓和氏是两回事 。
《通鉴外纪》记载:“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 。”
也就是说:姓是为了统一大家共同的祖宗而创立的 。
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人们往往居住在江河附近,所以最早的姓,多用江河名 。
比如黄帝住在姬水附近,所以姓姬;炎帝因为住在姜水附近,所以姓姜 。
在原始社会早期,也就是母系氏族社会,因为女性在部落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姓往往带女字旁,比如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都是这样 。
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提高,人口增加,部落里养不了那么多人,所以有能力的子孙后代,便走出原来生活的部落,独立门户,就产生了氏 。
《通鉴外纪》记载:“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
那时能独立门户的,都不是一般人,都是很有能力的,所以后来有氏的,一般都是地位比较高的贵族 。
至于平民和女人是没有氏的,他们只有姓 。
姓,人人都有;氏,身份高贵的男子才有 。像是在先秦时期,对于贵族男子,一般只称氏而不称姓 。比如在《史记》中,司马迁称秦始皇,不管他叫嬴政,而是叫他赵政,这是因为嬴是他的姓,而赵是他的氏 。叫赵政更显其身份 。
但是到了秦末汉初以后,基本没人用姓了,姓与氏也不再区分了 。今天我们说的姓氏,绝大多数情况仅是最初的氏,而并不含姓 。
名和字古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功能也不同 。
其中,名是小孩出生后满百日那天,由父亲摸着头取的 。
字是在孩子成年礼这天,由在当地有一定声望的长者来取的 。男子取字,是在20岁举行冠礼时,女子取字,是在15岁举行笄礼时 。
“幼名,冠字 。”——《礼记?檀弓上》
名是卑称,字是尊称 。
因为儿童不需要尊称,当一个人有了字,就意味着成年了,也意味着正式加入了社会 。
那么在古代,什么场合下称呼一个人的名,又什么时候称呼一个人的字呢?
在古代,如果是自己称自己,长辈称呼晚辈,老师称呼学生,都要用他的卑称,称呼他的名 。
比如说孔子,名丘,字仲尼 。
如果说孔子自己称呼自己,就用卑称,用自己的名,称自己为丘;如果是长辈称呼孔子,也称他为丘 。
比如孔子的大弟子仲由,仲是姓,由是名,子路是他的字 。孔子称呼他,就要称他的名,也就是由 。(编辑《论语》的人则叫他子路 。)
孔子有一个弟子冉求,比孔子小二十九岁,行政管理能力很强,特别善于理财 。求是他的名,有是他的字 。孔子称呼他,就要称呼他的名,也就是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