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峨眉竹叶青


细说峨眉竹叶青

文章插图
产地介绍
山势雄伟、风景秀丽的四川省峨眉山海拔800~1200米的万年寺、清音阁、白龙洞、黑水寺一带是盛产竹叶青茶的好地方 。这里群山环抱,终年云雾缭绕;翠竹茂密,茶树生长十分适宜 。峨眉竹叶青外形扁条,两头尖细,形似竹叶;内质香气高鲜;汤色清明,滋味浓醇;叶底嫩绿均匀 。用于制作竹叶青茶的鲜叶十分细嫩,加工工艺十分精细 。一般在清明前3~5天开采,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嫩匀,大小一致 。适当摊放后,经高温杀青、三炒三凉,采用抖、撒、抓、压、带条等手法,做形干燥 。使茶叶具有扁直平滑、翠绿显毫,形似竹叶的特点;再进行烘焙,茶香益增,成茶外形美观,内质十分优异 。
竹叶青茶与佛家、道教的渊源甚长 。茶之兴盛,随世而进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 。因为长时间的坐禅容易使僧徒们疲倦、困顿,而茶因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因此成为最理想的饮料 。峨眉山茶早在晋代就很有名气 。据《峨嵋读志》载:“峨眉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今水寺后的绝顶处产一种茶,味初苦终甘,不减江南春采 。”佛文化中凝铸着深沉的茶文化,而佛教又为茶道提供了“梵我一如”的哲学思想,更深化了茶道的思想内涵,使茶道更具神韵 。道家“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茶道的灵魂 。品茶无我,我是清茗,清茗即我 。高境界的茶事活动,是物我两忘的,一如庄周是蝶,蝶是庄周 。而竹叶青正是这清茗之 。
制作工艺
⒈采撷
【细说峨眉竹叶青】竹叶青茶的采撷是一丝不苟的 。采撷的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鲜叶嫩匀,大小一致,以饱满均匀者为最佳 。清明前3~5天,是采撷的最佳时机,这是因为,不同季节的竹叶青茶沏泡开来的汤色和口感是完全不同的 。
春茶汤色黄绿明亮、清澈,口感浓醇回甘;夏茶汤色略带浑浊,口感变为略带苦涩;秋茶汤色黄绿,口感淡雅平和 。三者相较,只有春茶是最上品 。清明节前,正是白雪未尽、春芽初萌之时,这正是古人将竹叶青茶尊称为“峨眉雪芽”的来历 。
古时,采茶人多是妙龄少女,纤纤素手,与青青雪芽相映成趣,怕不又是一番美景 。
⒉加工
竹叶青的制作工艺是十分精细考究的 。新鲜的茶叶,在适当摊放之后,需得历经高温杀青、三炒三凉的工序,采用抖、撒、抓、压、带条等手法,定型干燥,茶叶才能达到扁直平滑、碧绿显毫、形似竹叶的特点;再进行烘焙,茶香益增 。成品茶秀外慧中,色香味俱全 。
名茶鉴赏
竹叶青茶采用的鲜叶十分细嫩,竹叶青茶特点是:外形扁平,条索紧直,肥厚带毫,两头尖细,形似竹叶;内质香气高鲜;茶汤黄绿明亮,香浓味爽;叶底嫩绿匀整 。
功效
竹叶青茶具有消暑、清热、去火、化痰解毒等功效,是食疗的理想、佳品,无任何副作用 。但是,冷茶对身体有寒滞、聚痰的副作用 。喝冷茶不仅不能清火化痰,反而会出现伤脾、胃和聚痰的情况 。所以千万不能喝冷茶,不管任何名字的茶都不能冷的喝 。
茶叶荣誉
1985年在葡萄牙举行的第24届世界食品评选会上,荣获国际金质奖 。竹叶青成为名茶以后,争用此茶名、商标以及仿冒、假造的就多起来,每到采茶季节,来自沪、苏、浙、鲁及川内等地的客商云集峨眉山,收购茶叶,各种质量高下不一的“竹叶青”茶充斥市场,也引发了商标的注册诉讼 。1999年9月,国家工商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对茶叶“竹叶青”商标注册不当一案作出终局裁定,从而四川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独家拥有“竹叶青”商标的专用权 。另外,茶叶“竹叶青”商标经评估价值已达两千多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