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需注意的几点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蛋鸡育成期是指7周龄~20周龄 。鸡群在育成期主要完成骨骼、体重、输卵管及卵巢发育 。这一时期鸡群需要较高的能量,以保证体重的增长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需注意以下几点 。
一、蛋鸡育成期的营养特点为使育成鸡适时开产,避免过肥和早熟 , 降低其脂肪的沉积,且为后期控制体重做好准备,因此,此阶段日粮的蛋白质水平不宜过高,含钙不宜过多 。一般要求7周龄~14周龄的日粮中粗蛋白含量为16%;14周龄~20周龄粗蛋白含量为12%~14%;随着日龄的增加,饲料的营养水平会逐步下降,主要增加青粗饲料,但维生素、矿物质要满足需要,尤其要保证骨骼发育 , 因此钙磷比例要求合理 , 一般为2.0~2.5∶1 。
二、蛋鸡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需注意的几点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文章插图
此阶段的目标是为了达到体成熟和性成熟的同步,使鸡群在正常的开产日龄产蛋,以充分发挥鸡群的生产性能 。应根据鸡群在育成期的生理和营养需求,明确育成期鸡群的管理要点 。
三、蛋鸡育成期要限制饲喂限制饲喂可以控制鸡群的生长,控制性成熟 。鸡只在自由采食状态下 , 除夏季外都有过量采食的情况,这不仅会造成饲料的浪费 , 影响经济效益,还会促使机体积蓄的脂肪超重 。脂肪过多,易产软蛋,容易脱肛,易发脂肪肝,死亡率高,且容易导致性早熟,易出现小鸡产大蛋的情况,导致鸡只难产、死亡 。
限饲前应简单地分群,瘦弱鸡应分别饲喂,限饲时一定要注意饲料的完全营养 。限饲过程中,若有其他应激如接种、发病等,应恢复为自由采食 。
四、体重与均匀度控制育成鸡体重与产蛋期体重、蛋重呈正相关,也影响开产日龄与产蛋率 。良好的体重不仅会让鸡只适时开产,且产蛋率也高,否则即使提前开产也会导致如脱肛、输卵管炎等不良后果的发生 。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统计,正常体重鸡只与非正常体重鸡只 , 将导致整个产蛋期有35枚~40枚蛋的差异 。一般要求育成鸡的均匀度在80%以上,若低于70%,那么需对饲养管理进行改进 。实践证明,只有鸡群的体重符合本品种(或品系)所要求的变异范围时,才能表现出遗传性能所赋予的生产性能 , 即产蛋率、产蛋数以及母鸡的存活率等都表现为最优;当体重低于最佳体重范围时,上述各项指标显著下降;当体重超过最佳体重范围时,指标差异同样显著 。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需注意的几点 蛋鸡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称量是体重控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只有详细地称量才能很好地控制育成鸡的体重与均匀度 , 对超重鸡只进行限饲,对于体重低的鸡只增加饲喂量 。当称量测得鸡群的均匀度低于70%时,尤其是严重低于平均体重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如疾病、喂料的均匀性、密度、管理等方面,并根据其原因采取相应的增重措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