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树皮( 二 )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熊果酸有明显的安定和降温作用,能降低大鼠的正常体温,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并能增强戊巴比妥的催眠作用和抗戊四唑的抗惊厥作用 。
4.抗癌作用:熊果酸在体外对培养的肝癌细胞有显着抑制作用,并能延长荷艾腹水癌小鼠的生命 。
5.增强杀昆虫剂作用:毛泡桐含泡桐素和芝麻素,此二成分对除虫菊酯和烯丙除虫菊酯的杀昆虫(蝇 。蚊等)作用有增效作用 。
6.其他作用:泡桐果有降压作用,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更明显 。熊果酸尚有抗炎作用,增加肝糖原,降低心肌和横纹肌肌糖原作用和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熊果酸100mg/kg有降低血清转氨酶的作用 。毛泡桐柄木质部尚含有梓醇,实验表明梓醇有利尿和泻下作用 。毛泡桐树皮含丁香甙,实验表明丁香甙有明显止血作用,用于术中止血,使出血明显减少 。
毒性熊果酸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680mg/kg 。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解毒 。主风湿热痹;淋病;丹;痔疮肿毒;肠风下血;外伤肿痛;骨折
用法用量呐服:煎汤,15-30g 。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汁涂 。
复方《纲目》:“桐华成简,故谓之桐 。其材轻虚,白色而有绔文,故俗谓之白桐、泡桐 。古谓之椅桐也 。”《本草经考注》:“桐之言洞也,枝于中空洞通之谓也 。”亦可参 。本品花大色白,故又称花桐、白花桐 。
各家论述1.《别录》:"生桐柏山谷 。"2.《本草经集注》:"桐树有四种,青桐,叶、皮青,似梧而无子 。梧桐,色白,叶似青桐而有子,子肥亦可食 。白桐,与岗桐无异,惟有花、子尔,花二月舒,黄紫色,《礼》云:桐,始华者也 。岗桐无子,是作琴瑟者 。今此云花,便应是白桐,白桐堪作琴瑟,一名椅桐,人家多植之 。"3.《本草图经》:"今处处有之 。陆玑《草木疏》云:白桐宜为琴瑟 。云南牂牁人,绩以为布,似毛布 。是作琴瑟宜岗桐、白桐二种也 。又曰:梓实桐皮曰椅,今人云梧桐也 。《尔雅》谓之榇,又谓之荣 。是白桐、梧桐二种,俱有椅名也 。或曰:梧桐以知日月正闰 。生十二叶,一边有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至上十二叶 。有闰十三叶,小余者 。视之,则知闰何月也 。故曰梧桐木生则九州异 。或云今南人作油者,乃岗桐也,此桐亦有子,颇大于梧子耳 。江南有赪桐,秋开红花,无实 。有紫桐,花如百合,实堪糖煮以啖 。岭南有刺桐,叶如梧桐,花侧敷如掌,枝干有刺,花色深红 。"4.《本草衍义》:"桐叶,《经》注不指定是何桐,致难执用 。今具四种桐,各有治疗条,其状列于后:一种白桐,可斫琴者,叶三杈,开白花,亦不结子 。一种荏桐,早春先开淡红花,状如鼓子花成筒子,子或作桐油 。一种梧桐,四月开淡黄小花,一如枣花 。枝头出丝,堕地成油,沾渍衣履 。五、六月结桐子,今人收炒作果,动风气 。此是《月令》清明之日,桐始华者 。一种岗桐,无花,不中作琴,体重 。"5.《三农纪》:"植艺:春初掘根,埋润土中,现头频浇,即生树 。伐后遍地生苗,可移植 。谚云:家有一千桐,一生不受穷 。言其伐而易长茂 。"6.《植物名实图考》:"桐,《本经》下品,即俗呼泡桐 。开花如牵牛花,色白,结实如皂荚子,轻如榆钱,其木轻虚,作器不裂,作琴瑟者即此 。其为紫者为风桐 。"
摘录《中华本草》
【泡桐树皮】

推荐阅读